神州奇侠传_你还是当初那个蝼蚁!
unsv文学网 > 神州奇侠传 > 神州奇侠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神州奇侠传》

 嫣儿低下头,怯生生的说道:“姑娘的衣服,王子已经命人扔掉了。”。

  我脸一红,垂眸道:“杨妃娘娘如果知道你这样,肯定也是要担心的。”

  一曲将完时,李泰起身来到我身边,安静的站在我身后。我拨下最后一根琴弦,缓缓的收了手,站起来转过身,一不留神,额头刚巧撞上了李泰的下巴。我脸一红,赶忙后退了一步,不想身子撞到了身后的琴案,身体向后仰去。李泰揽住我的腰,轻声道了句:“小心!”

  古今描写秋色的诗词虽然多,但大多是伤秋悲秋的,适合此景,却不适合此情。

  无论是李世民对他的宠幸还是赐名,都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并没有多惊讶,看着她一脸欢愉的样子,心里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酸涩,问道:“你很喜欢皇上吗?”李世民虽然威武不减,但是毕竟已经年近四十了,而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儿啊。

  我刚想告辞,忽然想起一件事,说道:“我还有一事想请教大师。”

  高阳嘟着嘴,说道:“我就是气不过嘛。”问道:“皇上可见过使者了?”高阳摇摇头,“还没有,父皇把她安排在驿馆了。”她平复了一下,说道:“都说吐谷浑公主厉害,我倒好奇,她到底是个什么人物,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
  李愔咳了一声,说道:“这是我的朋友离岸,人们都称他随园公子。”又指着高阳向离岸介绍道:“这是我的十七妹高阳。”指了指我,“这是我和你说起过的慕雪姑娘。”

  水音道:“你不喜欢这样的日子,不代表别人也不喜欢。不管皇上的女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是有不少的人都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呢。”

  李恪坐到椅子上,把我拉到怀里,问道:“你好像对辩机很好奇,为什么?”
  离岸头也不抬,说道:“送姑娘回房。”

  李恪只定定的看着我,眼神深邃如看不见底的湖水,右手紧紧的握着手中的酒杯,不知是否因为太多用力,指节微微泛白。然而他却始终不肯端起酒杯。李愔不放心的看了我一眼,用胳膊碰了碰李愔,唤道:“三哥。”李恪仍是没有反应。我双手端起酒杯,看着李恪说道:“我先干为敬。”说完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不知是否是喝得太急的缘故,眼睛微微有些泛酸。

  伫立良久,他的影子早已消失不见,我才依依不舍的走到桌案前,拾起笔,在宣纸上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他和我对视一眼,说道:“没有就好,那便随你吧。”

  太子妃宠溺的看着高阳,笑着说道:“好!全都依高阳的。”她回身把一个小太监招呼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对我和高阳说道:“我们走大厅外面等着吧。”

  我从他的膝上站起身,面对着他,问道:“如果一早就知道结果呢?如果告诉你注定会失败你还要去争吗?”
  我叹声道:“是啊,所以有的时候,知道,反倒不如不知道。”

  “回到属于我的时代。”既然李勣一早就知道我不是这里的人,我也不需要对他隐瞒些什么。顿了顿,继续说道:“实话告诉国公大人,我不是唐朝人,我是生活在一千四百年以后的人。我在一次展览中看到了一枚玉佩,就在我想触碰它的时候它的光泽就变了,然后我就不知道我为什么来到了这里。”

  “太子殿下!”我走了过去,学着宫女的样子福了福身,算是请了安。
  那个女孩儿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说话的语气却异常沉稳。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长得并不十分出众,但是自有一种端然大气的风度。她说得没错,知子莫若父,李世民定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儿子谁更适合做什么。太子能力不足,然而他是嫡长子,李世民不愿废他,只能给他寻找更多立功的机会。而李恪,的确是几位皇子中最适合去赈灾的人选。

  无论是李世民对他的宠幸还是赐名,都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并没有多惊讶,看着她一脸欢愉的样子,心里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酸涩,问道:“你很喜欢皇上吗?”李世民虽然威武不减,但是毕竟已经年近四十了,而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儿啊。

  娥设喝道:“心儿,不得无礼!这是大唐的蜀王殿下。”
  “是。”李福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李恪又对一旁的小厮说道:“你们两个下去吧。”

  我见李恪的眉头又锁在了一起,忙安慰道:“每个人都是又私心的,让他们平白无故把手里的钱财拿出来,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所有的人都一惊,紧张的看向承乾,李世民眉头一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承乾站起来,被侍卫扶下场,才重新坐下来,对身边的张公公吩咐道:“去宣太医给太子瞧瞧。”

  站在娥设下首的一位将军忽然开口,我忙移开视线,看向坐在上面的娥设。李愔也将视线从我的身上移开,掩去惊愕的表情,对娥设说道:“父皇让我从大唐带来了一颗南海东珠送给可汗夫人,夫人肤若凝脂,气质雍容,与南海东珠甚是相衬。”说完,又回头看向我,只是目光已经转为平静。

  他的语气既温柔,又带着让人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乖乖的把双手摊开在他的面前,反正这丑陋的伤疤他已经看过了,我也不在乎让他再多看几眼。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那时,我已经是李治的昭仪,宠冠后宫。李治善良而儒弱,本顾念兄弟情谊,也不相信自己的兄长谋反,然而当时的大权全部都在长孙无忌手里,李治又一向听这位舅舅的话。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