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百合_新的“旅舍”?
unsv文学网 > 凌乱的百合 > 凌乱的百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凌乱的百合》

 一时间,这四个字仿佛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刃,猛然插入她的心头,她疼痛难遏,终于不再低垂自己的目光,只管仰头去看他,他的玉冠在月光之下泛着极冷的光,许是方才舞剑的缘故,一缕青丝从玉冠中悄然垂了下来,他的面容素日间是极冷冽的,今夜却因着这青丝显得柔和了许多,她恍惚记起了一件事情,自己仿佛从没有像现在这般这样近,这样仔细地看过他,他看着她的泫然泪下模样,伸手揩了揩她的眼角,低声道:“怎么还哭起来了?”。

  那日里,杜夫人领着贴身丫鬟直奔杜尚书的公房,顿时,礼部六司只听得哭声震天:“你个老不死的!你到底把我的祯儿弄到哪里去了?你今日不给我说清楚了,我就不活啦……呜呜呜……我那苦命的儿啊……为娘可有七日没见到你了……你爹这个狠心的老王八蛋,打得你连自己的家都不敢回啊……老不死的,你把我的心肝还给我啊……我的祯儿啊……”

  她一听这声气儿不对,心疑是出了什么纰漏,忙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正是下官和宫里的公公们交接的。不知公公为何有此一问?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池郁啐道:“我哪里会认识这种人,不过是听说过罢了。”

  那老管家走后,他仰靠在软榻上,缓缓地闭上眼睛。想起那夜,在狱中他从苏盛的手里接过来一方衣帛,展开那绢绸一看,上头密密的殷红小字,他慢慢看下去,泣血万言,绢上的一字一言无不是血泪斑斑。

  妙仁大笑道:“这可就要问问你家王爷了!何人知晓这位女子是三王爷的意中人,专程给这女子下了相思方,好教生米煮成熟饭吧!哎呀呀,王爷可要专程感谢感谢那位好心人,今儿必然是能够洞房花烛,春凤一度呢!说起来啊,这射箭之人恐怕不是这女子的仇家,却是你家王爷的仇家罢?生怕你家王爷对这女子失了兴趣,就枉费将这个女子安排在你家王爷身边的一番苦心了呢!”

  郑溶知他意有所指,苏筝现如今是二王手心中的一张牌,虽是被自己在不意之间掀开了那底牌,可要保全她,到底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苏盛笑得贼兮兮的,一扫在外人面前官宦贵公子的派头:“我家小九儿之才不在蔡卓等人之下,为何倒要藏着掖着?”他凑近了些,那笑容越发地神秘,“小九儿尚未婚配,难道我家的小九儿就不想配个貌比潘安俊,才高八斗星的青年才俊?阿兄是将小九儿那上半阙的忆江南权作了抛出去的绣球,须得是个有能耐的,才能接得住呢!”

  一旁的太医忙战战兢兢地递上药单:“这是下官与同僚共同拟定的药方,陛下病兆不明,此番用药我等乃遵循循序渐进,滋养健体之药理,不敢下狼虎之猛药,还请大师过目。”

  一晃又是七日过去了,苏萧随着众人日日例行办差,再见到郑溶的之时,却已是在七日后昌安州府府衙的大堂上了。
  郑洺本预备着在万寿节上让小双闹上一闹,既问礼部和内务府一个管御不严人手混杂的罪责,乘机革了黄德和杜远的职,又将礼部侍郎杨忻下个大狱,让侯郎中顶上去,实实分了礼部的权。没想到不知何故消息走漏,不留神叫人将事儿直接安到了沈世春的头上,也怪沈世春平日便留下诸多把柄,喜好娈童之事又是朝野皆知,小双子又被匆匆葬到了乱坟岗连尸骨也寻不找,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暂且忍下这口气。

  她不由低低轻声一笑,垂了头并不看向他,讥讽道:“区区在下微薄之躯,何劳邱大人动问。”

  众人平日间俱见他一贯流风回雪,素来是的清贵到了极点的人物,又是当代士子中领衔文藻之风流人物,当下除了杜士祯那小子也无人敢上前戏弄于他,只待看他倒要如何。
  正在此时,方才带路的人引了一个人在门外,随着门外响起三声短促敲门声,一人闪进了屋内,郑求一见来人,抬了眼睛问:“余大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这一对望,望得杜五心中大呼不好,原来那下头的人不是别个,正是他的老爹杜尚书大人并瑞亲王殿下,他老爹一眼就瞅到了杜五百无聊赖的脸在金陵春那面酒旗下头晃荡,当下便将一双眉毛绞在了一起。

  郑溶早已看出事有蹊跷,只是方才苏萧眼神闪烁,言语含糊,他不想强逼她说出什么讹哄之语,便许她去了,此时见她去而复返,他随手放开那树枝,刹时间满树的琼花素雪簌簌落下,一时间浮玉飞琼,纷纷扬扬,他心中却是有了几分说不出的喜悦,低头温和道:“苏大人有话请尽管直言。”
  他知她犹豫,便用手在她身后,轻轻地将她往前一推,她果然不出他所料,果然便向郑洺投了诚——她的身世,她的彷徨,她的苦痛,她的家仇血恨——每一环都在他的算计当中,郑洺只当是她同郑溶一道儿骗了他,可哪里会料到她也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听闻他说完,巡防营里头早有人带头喊了起来:“殿下圣明!昌安清平!”

  郑洺再一一看过去,众人均过来与他见礼,他一一问过,闲聊几句,见面前几人各有风范,遂点头称赞道:“这才是少年才俊呢!”
  “遇刺?”顾侧原本撩起衣袍,正准备躬身下车,闻听此话,攀在车门上的手不由地一顿:“殿下可有受伤?”

  郑溶晃了晃手中的青花瓷小壶,微微仰起头来,任由玉酿春自壶嘴而出,牵成一线琥珀,流入那唇舌之间,待到一壶全尽,衣襟袖口尽是酒意,他将手中的青花小壶随意一抛,其声脆若裂玉,他起身抽起腰间佩剑,从凉亭中一跃而出,剑尖直指凉亭外烟柳青叶而去,剑尖在如水夜色之中,泛起一道凛冽的寒光。

  苏萧爽声笑道:“罢罢罢,王兄为小弟的事情费心良多,又承蒙刘兄看得起小弟我,我自然愿意做东,”她沉吟片刻,心上暗暗生了一计,又道,“咱们自然是人多些,热闹一番才好,索性我来下个帖子治酒办席,再多请几个人如何?”
  苏萧一面追悔莫及,一面忙转了身,微微侧身让出一条道儿来,再规规矩矩跟在杜尚书后头恭谨一拜:“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苏萧给瑞亲王殿下请安。”

  郑洺一直力主挥师北上,彻底平了蛮夷,为的是兵权独掌,郑溶却建言先治水患,如今皇帝上了年岁,耳根子也软了不少,居然听信了郑溶之言,还为此拨了专款银子。他私下联络了几个武将,参郑溶一本,他素来知道皇帝的软肋是什么,于是拟的那折子就专选皇帝的软肋上戳,果然就引得龙颜大怒。本来正等着看一场好戏,没想到这水患的驿报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了,可不是老天要助郑溶一臂之力么。

  辛七断然没有想到郑溶在这样的关口之上并不打算将自己带出京城,反倒将自己拨了去纸笔胡同,心下不由暗暗一惊,没有料想到殿下对那人用心已是至此,忙垂首恭敬道:“属下誓死护卫苏大人周全!”

  外头涌到场边看热闹的数以万计的百姓近日来多听到郑溶清名,无不感激这位亲王不辞辛劳前来赈灾,慷慨拨粮,举义粥修堤坝,又多对郑求不满,方才虽然被惊了一惊,人群中有些骚乱,可现在见有人带头欢呼,不由地纷纷跪了下去,爆发出一道又一道声浪:“殿下圣明!昌安清平!”

  苏萧一怔,哪里能料到郑溶如此一说,只呆愣愣地望着他,不知如何应答。

  刘沉许亦笑道:“既是同乡,咱们何必讲这些虚礼?”他转头过来,关心道:“苏老弟,方才王旬对我讲了前几日礼部的事情,唉,如今世道人心险恶,老弟你要多加当下哪!”
  话说苏萧每日间赶早晚归,再加上每月五日的夜值,和王旬竟然是连着好几日未打过照面,这一月之中,两人同桌吃饭的时候,更是屈指可数。眼看着快到中秋月圆之日,苏萧有心借了秋影金波的酬月之机,彻底解一解两人的心病。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