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决战_金胆
unsv文学网 > 帝王决战 > 帝王决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帝王决战》

 黄达倒未料到苏萧生了这样一张伶牙俐齿的口舌,更未想到郑溶会真的随苏萧去礼部库房查验曲柄盖依仗,早就冷汗直冒,两股战战,“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落花逐落水,残红尽散去。他觉得他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慢过。日子便是这样在他心上,一天天地捱了过去。

  皇帝远在帝京,端坐龙座之后,眼面前隔着的,是十二旒冕冠,前方这些惨烈的灾情,要经多少层大官小吏的眼睛,要如何地被他们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化成那些文过饰非的言语,再形成那些辞藻华丽的奏折,才可上达天听?

  杜士祯站在小院门口,看着邱远钦远去的背影,待到那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这才伸手悠悠缓缓地叩了叩院子,不一会儿便又个老婆子出来开门,一见杜士祯,脸上立马堆满了笑,极是殷勤:“哎呀呀!原来是杜大人来了,老婆子耳背,这会儿才听到,杜大人没久等罢?”

  苏萧笑道:“夫人放心,杜家哥哥现在正在我家中,我这就领着夫人去。”回转身来,还没等她向杜尚书告假半日,尚书大人便连声道:“快去罢,快去罢!”

  屋里有人低声说话,有人搭着他的手诊脉,两人的声音如同蝇蚊之声一般在耳畔嗡嗡作响,他强打精神,好不容易睁开眼,却见屋里只得绣娘一人,那绣娘在床边支了个吊炉子,炉子上突突地煨着药,见他睁开眼睛,那绣娘忙笑道:“药一会儿就得了,先生可要茶水润润喉咙?”他摇摇头,今科是他第二次参加科闱,三年前名落孙山,这次越发连发榜都不曾去看上一眼,他自是追悔莫及,心里滚锅似地煎熬着,只得咬牙忍耐,就盼着王旬看榜回来告诉他结果,只是自己没亲眼见着那榜文,一颗心终是悬在半空中放不下来。

  丁惟朝她略一拱手,面上带出了几分倨傲。
  郑清身旁有一年轻将军越众而出,道:“末将愿领兵救援!大将军若是愿拨末将三万精兵,末将誓将奉曲夺回来!”

  邱远钦虽出仕五年,却多有书生意气,秉性本是纯善刚正之人,虽与郑溶向来不相和,可也见不得这样的龌龊之事。他原本以为定是郑溶设下的圈套,白白害了郑求的性命,见众位官员都噤若寒蝉,可自己心中到底不平,故而方才忍不住出言质问。现下却亲眼见到那几个人,灰头土脸,挨了打却也不敢喊半句冤枉,心中便知此事确为郑求所为,他完全未曾料到郑求竟能为了一己之利竟然罔顾昌安城安危,心中不免愤慨,当即冷道:“下官无话可说。”

  还记得那日里苏萧看到她在一众太监之中,眉目清秀,姿容出挑,转身而去的时候,她步伐轻快,虽然是极力压制,却还是不小心透出了二八少女的轻盈娇俏,于是她一眼就看出了她的特别之处。在自己对瑞亲王郑溶说过那一席话之后,在那小双子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知道,也不敢再想下去,宫门前阴嗖嗖的一幕又陡然再次在她眼前出现——小双子的尸体直直地从郑清手中“咚——”的一声掉了下去,硬生生砸在宫门前汉白玉的砖石之上。
  只听苏萧笑道:“我家乡遍种芙蓉花,每逢春日里芙蓉盛开的时候,满城上下一片繁花似锦,”她眼前浮现出家乡的盛景,在芙蓉盛放的时节,城中便如同蜀中最好的绣娘绣出的锦绣一般,仿佛那花朵儿是铺天盖地地从九天之上抖落下来,洋洋洒洒,万花同放,一派娇媚,张扬嚣张。

  郑溶的手从桌下拿了出来,顾侧这才看到他手中一直握着一枚小巧精致的菱花镜,郑溶将手中的铜镜递给顾侧:“这便是她用来给那刺客报信的东西,借光传位,文九带人在我们遇刺之地旁边的草丛中发现的。”

  郑溶微笑道:“莫非子谦连这个也想不透?”
  说罢,他将桌上的酒杯慢慢地推到云霞的面前,只轻轻一笑,将一张银票压在酒杯之下:“在下想让前头的客人知道的不过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在下乃是承王世子景襄,第二句话,在下的道儿比他们现在的路子宽上百倍,第三句嘛……”突然间,郑溶伸手握住了云霞搁在桌子下的芊芊玉手,此举惊得她不由地一怔,不禁抬头去看他,只见他将她的手轻轻地放在酒杯之上,轻轻点了点那酒杯下的银票,“姑娘今儿可不是头一回见到在下,在下倾慕姑娘已是两年有余,自然姑娘对在下的身家也十分了解。姑娘仔细想上一想,方才在下对姑娘说的三句话,可是句句属实?”

  他是她的夫,是她的良人,是她春闺里长吁瘦了罗衣的郎君,是她可倚仗一生一世的天地,可如今,他只能这般待她,只能让她蒙着一方喜帕,孤零零冷清清地坐在那里。

  郑溶对她的动作仿佛未曾有所察觉,只温言道:“醒了便好,这阵子便安心地住在这里养伤罢,不要忧心其他的事情。”
  三喜拱了拱手,问安:“候大人最近安好?王爷他老人家甚是记挂着您呢。”

  冰消雪融,草长莺飞,飞柳垂杨,春光甚好。可御书房却是一片死寂。

  下午她进这屋子的时候,苏大人已是人事不省,旁边有一位胡须花白的郎中特别叮嘱她,苏大人所有的事,都必须她来服侍,不得让旁人来帮忙。她心下很是纳闷,买了她来就是服侍苏大人的,为是什么还特别叮嘱说,不得让旁人来服侍?这屋子里除了她,哪里还有什么旁的人?
  不过一时半刻之间,几人便用好了,收拾了各自的东西,便跟着那候在一旁的小太监往宫外走,小太监带着几人往宫门方向匆匆而行,由于是躲懒抄近路,选的路格外的僻静,天色尽黑,又无半点月光,甬道又长又狭窄,四围的宫墙仿佛比白日里愈加地肃穆威严了许多。饶是苏萧目力极好,也觉得四周皆是些黑魅魅的影子,看不到脚边五步之外的广袤的黑暗的世界。

  五儿这才反应过来,他问的是苏大人,壮着胆子道:“苏大人还没醒过来……”

  转眼之间,已是腊月初八腊八节,而四日之后的腊月十二,便是皇帝万寿的正日子,手上接了差事的诸人无不小心翼翼,个个打叠起百万分的精神,无不盼望着能顺顺当当地将皇帝万寿节的诸事料理妥当。
  这小女子为了谢恩,敢自己一个人独自在深夜里上燕子塔,看来虽然是个悍妇,却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悍妇。

  郑溶闻声起身,疾步迎到门口,低声道:“先生快请进去看看他的伤势。”

  若不是有人恰恰看到了这一幕,新科贡士王旬大人恐怕今晚就要交代在这齐胸深的河中央了。

  这郑丁跟在郑求身边多年,自然也不是一介草莽,早就练就了一番绵细心思,见在郑溶面前无机可乘,于是便假意被巡防营的人扭住,心中却憋了一口气,只待寻着机会就要报仇。

  她并不曾回头,只望着那天边的一抹清辉,良久方道:“银香,今天是第六个年头了罢。”

  两人走近大帐,辛七揭开猩红帘子进去,只听里间传来顾侧焦虑的声音:“殿下,现下民心所向,城内粮草几尽,郑洺已失民心,此时乃是攻克京城的最好时机.”
  郑洺朝着他扬了扬下巴,讽刺至极:“三弟和你那虞姬的感情真是叫一个荡气回肠——可惜呐可惜,供你凭吊的时间不多了,你也不用凭吊,你马上就能又见着她了。”他朝着四围的弓箭手抬起手来,脸上带着一丝狰狞可怖的笑容,“三弟,你先走一步,哥哥就不送你了!”手朝着郑溶的方向一挥——可意料中的响弦却没有破风而来。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