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明1671_冰种帝王绿
unsv文学网 > 异明1671 > 异明1671
字体:      护眼 关灯

《异明1671》

 宋芸娘无声地靠在萧靖北胸前,看着煤油灯里抖动跳跃的火苗,心中一片安宁。。

  王小旗让那群新来的军户在城门站好,一一指给蒋百户。

  王远愣愣看了一会儿钱夫人,见她谈笑间神采飞扬,英气勃勃,哪有半点儿平时久居内宅的郁郁之色。他笑了笑,愧疚道:“想不到夫人虽是小女子,胸中却自有大丘壑。平时为内宅琐事所累,倒是埋没了你这份豪气和抱负。”

  “芸娘,你马上就要成亲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这幅绸缎给你做身衣裙。你看看你,年纪轻轻的小娘子,长得又鲜亮,可身上穿的不是灰的,就是麻的。以后嫁人了可不能再这样,要好好拾掇拾掇自己。你家萧总旗好歹也是个小官了,你也要有个官太太的样子才行。”

  晚上,宋家人在如何安顿萧靖娴和萧瑾钰时遇到了难题。宋思年将宋芸娘叫到厨房,有些责怪地说:“芸娘,你做事情太欠缺考虑。昨日你只说带一个孩子回来住几天,怎么今日又多了一个大人?家里就两间厢房,两个土炕,我房里的土炕虽然稍微宽一点,但我和荀哥睡已经有些挤;你房里那个炕本就窄小,多睡一个孩子勉强可以,再加一个大人怎么挤得下去?”

  钱夫人闻言心中略有喜意,却又有些为王远的薄情感到心寒。王远一共有四个小妾,大姨娘生了王远唯一的女儿,年纪大了,又有女儿傍身,倒不怎么争宠。二姨娘和三姨娘明争暗斗了好几年,斗到后来,一个曾经小产,一个却是一直无法怀上,谁也没有落得好。以她对王远的了解,只怕他早已厌烦了这两人,巴不得自己替他处理掉。这三位姨娘钱夫人都没有看在眼里,她真正忌惮的是新纳的四姨娘。只是,这个四姨娘殷雪凝可是王远心尖尖上的人,稍微处置重了,他都是不依的,更别说是打骂或发卖了。所以,钱夫人虽然得了王远这样大度的承诺,却也不会真正当真。

  这时,城墙上守卫的士兵跑下来对王远报告:“大人,发现城墙外还有不小的动静,潜伏在外的鞑子似乎人数不少。”
  芸娘羞涩地笑了笑,“巧儿,你别笑我了。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宋芸娘羞红了脸躲进了厨房,萧靖北顿了顿,忙也跟进去帮忙。他愣愣看着在灶前忙活的芸娘,在红红的灶火的映照下,芸娘的光洁的脸蛋显得又红又亮,闪亮的火苗在她明亮的眼睛里跳动,看得萧靖北的心也是滚烫似火。

  她想开口,却觉得喉咙又痛又干,好不容易喊出几个字,“有……人……吗……”声音却是又虚又弱,带着几分嘶哑。
  来到宋家院门前,看到紧闭的院门,萧靖北还没动作,张大虎已经忍不住圆目一瞪,一边卷袖子一边大步向前,嘴里嚷道:“来来来,萧老弟,让俺老张来为你将这门给捶开。”

  宋思年他们略坐了坐便要告辞。萧靖北送走了宋思年他们之后,正准备回房,却听院子门口有人在喊“萧总旗。”萧靖北叹了口气,无奈的走过去,却听那人说道:“萧总旗,王大人请您去一趟防守府。”

  正在疑惑万分时,门侧闪过来一个高大的身影,几步走进来合上了门,下一刻,她已经落入了一个温暖硬朗的怀抱。
  宋芸娘也忍俊不禁,笑道:“只盼着咱们堡里多来一些这样的财主,那咱们的日子也好过些!”

  萧靖娴神色一喜,忙道:“不,四哥,还来得及。你不要娶宋芸娘,等咱们安顿下来,你去京城接四嫂好不好,我们还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宋思年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眼睛一亮,面露激动之色,急切地说道:“芸娘,你看,我去和隔壁的许家嫂子说说,凭我们两家的交情,她一定会帮我们的。再说,许二郎也很是不错,对你也极好……”
  芸娘沉思了一会儿,又慢慢冷静下来,她轻声说:“别急,咱们要想一个好办法,我一定要让这胡癞子付出代价!”

  想到这里,芸娘反而镇定了下来,她轻声安慰宋思年,“爹,天无绝人之路,以前那么难我们一家都熬过来了,这个坎也一定可以过得去。我刚才不是已经跟您说了吗,钱夫人答应我了,事情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只要我尽快定亲,她就帮我周旋。”

  “你这个臭小子,命都快保不住了,你还记得交什么税粮?你就算不交,那刘青山还能将我们怎么样?他现在自身都难保!”田氏忍不住抄起一个鸡毛掸子就又要敲打丁大山的头。
  “既然如此,四郎,你速去查访堡内还有哪些未成亲的男子,这两日迅速为靖娴定下一门亲事。我记得,这王大人是不会强迫订了亲的女子为妾的,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成全你和芸娘的这一场亲事。”李氏镇定地开口。

  白玉宁捉狭地笑着:“看来还是要弟妹亲自照料,你的伤才好得快啊!”

  钱夫人盯着芸娘冷冷看了半晌儿,气极反笑,“好一个巧嘴的宋娘子。我只当你是个自强自立的女子,怜你小小年纪,劳心家事,又爱惜你做面脂的精巧手艺,故此帮衬你一二。想不到我反而是引狼入室,你居然也和那些个不要脸的女子一样,存了攀龙附凤之心。”
  李氏连连点头称是,一行人又手忙脚乱地扶着宋芸娘上了马车,驶进了张家堡。

  这场厮杀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鞑子终于有了退兵的迹象。

  宋芸娘想了想,笑道:“如果你实在担心,便去张家堡将翠儿接来吧,免得你天天牵肠挂肚的不安心。”

  芸娘也是分外欣喜,“玉芬姐他们几个都是熟手了,我只需在熬制时看看火候、略加指导便行。安慧姐,既然客人们催的急,就辛苦你跑一趟去通知玉芬姐他们一声,让她们明日早上过来开工。”

  田氏本是定边城附近的农户,家中有丈夫和两个儿子。因鞑子前段日子抢劫了他们的村庄,便与丈夫、儿子一起逃难。途中又遇到了一小队鞑子,逃跑时,丈夫和小儿子不幸惨死鞑子刀下,她被大儿子拖着躲进了一个干涸的沟渠,这才躲过了鞑子的屠刀。

  店老板想了想,犹豫地说:“十两银子?”见萧靖北皱了皱眉,又试探着说:“八两?”见萧靖北仍不动声色,便说:“七两。”
  李氏冷冷笑了,“你也知道意愿。那你为何不问问你四哥的意愿,问问他是否愿意等着那孟娇懿,和她重修旧好?”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