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方晴_我是沐家明珠
unsv文学网 > 午后方晴 > 午后方晴
字体:      护眼 关灯

《午后方晴》

 帝梓元朝他扬了扬下巴,把手上的书埋在脸上无赖地打起瞌睡来,留下满脸沉思的韩烨和一个呼呼大睡的胖娃娃。。

  我帝梓元不惧天,不畏地,不敬鬼神。但往后余生,却害怕再听到这世间有人再对我提及你的名字。

  值得,为了你,纵覆天下如何,纵倾天下如何,纵拱手天下又如何?

  帝永宁面上毫无表情,他的手拖住韩仲远,眼却望向房内灯盏下摇曳生姿的女子,眼底划过震惊、荒谬、失望、痛苦……最后只剩死水一般的宁静。

  安宁一个人在这里睡了这么久,太孤单了。

  卓玛反手将纸团扔进袖子里,对着手中的茶朝帝梓元使了个眼色,泡茶的姿势行云流水,一点儿看不出异常。

  韩烨低下头,从挽袖中拿出一朵梅花。
  “这就是你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得天庇佑,臣有生之年,能得见殿下平安还朝。”

  “小姐?”君汉提马欲回,听见此话,忙勒马停住,“侯君若从施府内逃出,必走五里亭,届时连澜清势必率大军围堵,您留在城内坐镇,让我去接应侯君……”
  朗城位处北秦极北之地,虽偏远,民风之悍却是北秦最盛。二十几年时间西家休养生息,秣兵厉马,朗城如今坐拥的五万铁骑已是北秦最精锐的军队。只不过当年一场大战致使西家族人伤亡殆尽,这一辈的家主西鸿淡了争斗之心,只安安稳稳守在领地,再未率领西家军队踏足战场。这次北秦东骞齐攻大靖,莫天本有意令西鸿挂帅,却被他委婉拒绝。西家在北秦声望极高,当年惨烈亦举国皆知,莫天无法强求,只得作罢。

  君玄的目光明明是淡漠甚至安静的,可连澜清却在她的注视下狼狈地挪开了眼。几乎毫无犹豫,他端起面前的杯盏一饮而尽,因为太仓促,甚至还洒落了几滴出来。

  “他十几年前有一次随姑祖母去晋南,说咱们晋南的长思花清雅隽丽,花开之时盛若繁星,花香十里,他那时候还少年心性,找我母亲讨要了些回来。后来他写信告诉母亲在东宫栽了满园,那时候我还没有入京,不过才几岁,连听母亲念信的耐心都没有。只是后来听说他种的长思这些年从来没有在东宫开过。”
  云夏古来三分,极北蛮族,极东骞族,中原夏族。三族朝代兴衰,帝国交替乃常事,但三族之中流传下来的氏族虽此消彼长,却鲜有灭绝。到了这一代,蛮族以莫家独大,骞族以东姓为尊,中原尊韩氏为帝、帝家为贵。但中原除了韩帝两家,还有其他五族——漠北施家,岭南云家,阮东白家,晋西梅家,蜀中赵家。

  帝梓元神色冷沉,把韩烨的密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一脚踩过,苍白的面色泛出大病未愈的潮红,眼底的怒意澎湃而出,“他想做什么,逞什么英雄,他要当第二个安宁不成!长青,备马!点齐城中剩余兵士,随我即刻北上,修书给温朔,让他调三万兵力驰援邺城。”

  往年恩科考题都以治国为主,唯有此次恩科以“云夏一统”为题,云夏分裂数百年,向来诸国割据,尚未有一统之时,所以大靖十几年科考,亦从未出过类似考题。
  不过两日,这座沦于北秦之手久达一年的大靖边关第一铁城的城墙上已经重新竖起了大靖鲜红的旌旗。宋瑜看着风中扬展的旌旗上那厚重古朴的“施”字,压下了眼底的酸涩,望向帝梓元敬意更甚。

  “众卿平身。”谨贵妃抬手,面目含威,踌躇意满,朗声问:“琼华宴将开,众卿可尽数入席?”

  厅中众人抬首朝门口望去,俱是一怔。
  嘉宁帝休憩的房间里,慌乱的宫娥端着热水进进出出,一脸仓皇,双手发抖,那盛着热水的铁盆里,飘着触目惊心的血红之色。

  除了北境战局牵动着大靖朝堂的一举一动外,这几年大靖朝上平稳得紧,连带着京城里也少了许多热闹。但临近年关,还是有件事破格让安安稳稳的京城热闹了起来——靖安侯府的嫡小姐帝安乐,即将周岁了。

  “努昊,说,此人入席,究竟所为何事?”鲜于焕从高坐上走下,他行到努昊面前,面上不怒自威,沉声开口:“此战事关重大,本帅绝不允许出一丝纰漏。努昊,瞒军情而不报,即便将来有德王责难,本帅也可依军法将你立斩于此!”
  半柱香后,帝烬言手停,朝众人望来。

  天已大亮,恰在此时,今日头一抹鹅毛大雪伴着晨曦之光从空中落下,雪花散落在锋利的长剑上,被横空劈成两半,天地之间更添冷寒之色。

  帝盛天笑的时候,天生有股子慵懒亲和劲,众人得了她的允许,一哄而上围着这个帝家老祖宗聊起天来。洛银枫最是个得劲的,小时候在晋南听的戏本里十本有八本都是帝盛天的传奇史,这回见了真人,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直想把云夏早几十年的秘史问出个窟窿来。

  “殿下,摄政王说了,若是您问起政事怎么这么折腾人,就让奴才回……”难得的,吉利听见这话没有温温柔柔客客气气,而是一本正经抬了头,模仿着帝梓元语气,“三年时间,纵只积沙亦能成土,遑论国事,本王日日都是这么过来的,若太子不耐御笔亲批,让他重新再回西北便是。”

  这太监名唤辰非,平日里专职司守北阙阁。也不知当年韩烨是怎么想的,一座小小的楼阁,还使了一队亲卫和一个太监专门守着。

  出乎所有人意料,储君的丧礼由宗室中最德高望重的齐王一手操办,却缺了最该出席的两个人。
  “吉利,请贵妃娘娘落座。”帝梓元慢悠悠抬头,端起一旁小几上的温茶抿了一口,扫了一眼面前剑拔弩张战战兢兢的谨贵妃,然后朝韩云挑了挑眉,“你也坐吧,小胳膊小腿的,慢着些蹦跳,小心着别折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