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清明上河图》
新书推荐:
第一章咸鱼她被迫躺红了
第二章春风沐雨
第三章求求你不要杀我
第四章军少掌心宠:甜妻,羞羞哒
第五章佛系娇气包[穿书]
第六章穿越诸天的怪兽
第七章恋母?禁果
第八章终极修真高手
第九章娱乐圈女武替[古穿今]
第一十章绝品弃妇
第一十一章我爱你深情未老
第一十二章破晓(伪骨科兄妹产奶)
生意渐渐做得顺了,丁大山憨厚诚恳,叶翠儿温和可亲,陆蔓儿机灵嘴甜,除了靖边城的熟客,周边一些卫城和军堡的熟客也纷纷慕名前来购物。宋芸娘和许安慧每月数着收益,都是喜不自胜,甚至计划着攒了差不多的钱后,再去宣府城开一家分店。。
听得城墙外渐渐平静,宋芸娘他们悬了一夜的心稍稍落定。李氏、张氏他们毕竟上了年纪,心惊胆战地熬了大半晚上,此时很有些精神不济,便各自回房歇息。宋思年再三嘱咐宋芸娘不可外出,见她郑重地点头保证,这才放心地回了隔壁的宋家。
许安慧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嘿,你小子要是能只顾着读书,那咱们许家的祖坟上只怕是要冒青烟了!”
“芸娘说得对。”萧靖北端着两盘菜走了进来,“王姨娘,咱们家现在就是普通的军户,什么夫人、爷、奶奶之类的就都不要再叫了吧。”
回程的路上,因骡车不像来时负重过多,荀哥儿便和芸娘一左一后地坐在骡车上,萧靖北一人骑着马,紧紧行在骡车旁边,他不断勒紧缰绳,调整着马的步伐,始终配合骡子的速度。
丁大山怔愣了一下,面露为难之色。宋芸娘想了想,便回房取了一小袋碎银子给他,“城里的军爷、官宅里的下人、茶馆里、酒楼里的各色客人,也许有知道些许消息的人。凭这些银子和他们套套近乎,总会有些消息。大山哥,就辛苦你出去打探一下。”
宋思年又和萧靖北一问一答地聊了几句,连敲带打地嘱咐了他一番。萧靖北毕恭毕敬地听着,小心谨慎地回答宋思年的每一个问题,有如受审一般。终于,院子里传来了宋芸娘清脆的声音,“爹,萧大哥,请到厨房吃饭吧!”
萧靖北陪着他们一起去了兵营。这里住的除了张家堡外的军户和流民,还有刚刚安置进来的游击军,显得十分拥挤和杂乱。
宋芸娘恼怒地瞥了萧靖北一眼,郁郁地说:“安平哥是我家的邻居,他们全家对我和我们一家都十分照顾,我只将他当做自己的哥哥。”
萧靖北骑着马,走在狭长的小巷里,两旁是低矮破旧的小院,围观的是衣衫褴褛的军户,宋芸娘的嫁妆也只有简单的几抬,但萧靖北的心情却远胜于当年走在繁华的京城大街上。那时,他更多的是彷徨和紧张,现在,却是得偿心愿的喜悦和激动。
宋芸娘到底还是没有搬到靖边城去住,而是留在了张家堡。毕竟她在这里住了这么久,邻里之间关系和睦,风土人情早已习惯,又记挂着一人独居的宋思年,便带着妍姐儿和盼哥儿留了下来。
荀哥儿笑着说:“爹,您放心,我可没有捅蜜蜂窝。那蜜蜂窝刚好在城墙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是我以前和三郎爬树掏鸟窝的时候发现的。我可是爬到另一棵树上,用衣服紧紧抱住手和脸,只露出眼睛,这才用弹弓射那蜜蜂窝,想不到只射了几下就射中了。”他眼里满是自豪和兴奋,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闪着亮亮的光。
东厢房的窗前,一株腊梅正开得灿烂,枝头绽满了小小的淡黄色的腊梅,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芸娘便明白了,原来昨夜只觉得整间房都萦绕着淡淡的香气,她还当是自己的幻觉,想不到香味的源头却就在窗下。
张氏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神色,“张二郎,他家可是民户吧?你爹答应了?”
宋芸娘笑得更加温柔,“我没有难过啊!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萧大哥日日在外面刀枪箭雨了。他答应过我们,战争一结束就马上回来。”
李氏奇道:“她有什么好怨的,当初不是她不要那徐文轩吗?难道要人家徐文轩等着她一辈子?”说罢语气一沉,“玥儿,我现在身体不好,不想动气。靖娴虽然叫我一声母亲,但你毕竟才是她的亲娘。劝也好,教也罢,你有空还是多费些心,让她不要再这样动不动就闹闹小性子,惹得全家人都不开心。”
芸娘无言,微微点了点头。李氏便痛心地说:“为什么我家安平就想不到这种变通的法子呢?”说罢,又充满希望地看着芸娘,“芸娘,你这是为了逃避王防守的权宜之计,是和萧四郎演的一出戏对不对?你们的婚约还可以解除,是不是?”
妇人吃力地仰起脖子,颤声道:“安全?还有哪里比这里安全?求求官爷,发发慈悲,让小妇人进堡吧。”
宋芸娘怔怔地看着萧靖北迈着稳健的步子一步步蹬上城墙,他身姿挺拔,稳稳立在城头,飞快地拔箭拉弓,只听得“嗖”的一声,弓箭破空而出,门外叫嚣的鞑子发出一声惨叫,片刻停顿后,叫嚣声更加高亢。
李氏一愣,“你……你这是干什么?”
芸娘慢慢走过来,微微低头对刘媒婆行了行礼,刘媒婆便又笑道:“这真真儿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姑娘,真是知书达理。这般聪慧可人的小娘子,我看啊,也只有张家那等人家才配得上呢!”
她看了看乱糟糟的院子,立即挺直了脊背,又恢复成了当年那个沉着从容的侯府夫人,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你们都愣着干嘛,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玥儿、翠儿,你们帮着大山将这堆粮食收拾一下;荀哥儿,你带着钰哥儿回房念书去;蔓儿,你带着妍姐儿去芸娘房里,哄着她睡一会儿。芸娘,你随我来。”转身刚走几步,看到宋思年焦急的面孔,她顿了顿又道:“亲家公也一起来吧。”
荀哥笑道:“他倒是想管来着,只是刚好三郎的姐夫郑总旗过来了,他说每家只要出一丁来干活就行,让胡总旗不要管的太细,这种活就交给小旗们管好了。胡总旗似乎很听郑总旗的,便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顽强抵抗,终于赶走了鞑子,解除了危机。此时,虽然张家堡的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灯火,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家人均在的,则是欢天喜地地团聚一起,咬着牙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餐。有亲人受伤的,则是小心翼翼地照顾伤员,将鞑子已经击退的好消息告知他们,期盼这喜讯能够促进伤情迅速好转。最沉默的小院,则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的家庭,他们紧闭户门,在家中默默地祭奠亲人。
“李婶婶,您……您想哭就哭出来吧……”荀哥儿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方才他见许安文神色不对,早已悄悄将他拉到一旁问明了缘由。他一直忍住悲痛,在钰哥儿和妍姐儿两个孩子面前强颜欢笑。此刻他送走了许家兄弟,又将钰哥儿和妍姐儿留在外院,当他走进内院,特别是经过宋芸娘的房间时,一直隐忍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
“为我好?”萧靖北冷笑了一声,“为我好的话,就要真心祝福我找到新的幸福,而不是百般破坏和阻扰。说实话,别说孟娇懿不可能再回到我身边,就算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我也不会接受她。我这辈子,只会有芸娘一个妻子……”
李氏想到未来的生活即将进一步改善,露出了向往之色,转念想到生活了四五年的张家堡和熟悉的左领右舍,又有几分不舍。
此时已是午后,秋天的煦日暖洋洋的照耀着高大的城墙,城墙外,一片枯黄的草地上,几棵大树在风中无奈地抖落着身上的枯叶,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如金色的蝴蝶般漫天飞舞,围着大树盘旋缠绕,最后恋恋不舍地依附于树根附近,在大树底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不远处的饮马河静静流淌着,如一条白玉般的缎带,在张家堡附近转了个弯,停留了一会儿,又缓缓向远处飘去。沿着饮马河的一大片稻田正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静候人们的收割。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城墙上方滑过,好奇地打量着城墙下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几百个军户们。
宋思年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缘故,他只当许安平面嫩,家中女眷多了不好意思多待,便笑呵呵地招呼许安平喝茶,“安平,你家的确被女眷住满了,你不方便的话不如在我家住一晚。待会儿我要芸娘炒两个菜,我陪你宵夜,咱爷俩喝喝酒,聊聊天。”想了想,又问:“安平,你只怕还没有吃饭吧!”
听得城墙外渐渐平静,宋芸娘他们悬了一夜的心稍稍落定。李氏、张氏他们毕竟上了年纪,心惊胆战地熬了大半晚上,此时很有些精神不济,便各自回房歇息。宋思年再三嘱咐宋芸娘不可外出,见她郑重地点头保证,这才放心地回了隔壁的宋家。
许安慧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嘿,你小子要是能只顾着读书,那咱们许家的祖坟上只怕是要冒青烟了!”
“芸娘说得对。”萧靖北端着两盘菜走了进来,“王姨娘,咱们家现在就是普通的军户,什么夫人、爷、奶奶之类的就都不要再叫了吧。”
回程的路上,因骡车不像来时负重过多,荀哥儿便和芸娘一左一后地坐在骡车上,萧靖北一人骑着马,紧紧行在骡车旁边,他不断勒紧缰绳,调整着马的步伐,始终配合骡子的速度。
丁大山怔愣了一下,面露为难之色。宋芸娘想了想,便回房取了一小袋碎银子给他,“城里的军爷、官宅里的下人、茶馆里、酒楼里的各色客人,也许有知道些许消息的人。凭这些银子和他们套套近乎,总会有些消息。大山哥,就辛苦你出去打探一下。”
宋思年又和萧靖北一问一答地聊了几句,连敲带打地嘱咐了他一番。萧靖北毕恭毕敬地听着,小心谨慎地回答宋思年的每一个问题,有如受审一般。终于,院子里传来了宋芸娘清脆的声音,“爹,萧大哥,请到厨房吃饭吧!”
萧靖北陪着他们一起去了兵营。这里住的除了张家堡外的军户和流民,还有刚刚安置进来的游击军,显得十分拥挤和杂乱。
宋芸娘恼怒地瞥了萧靖北一眼,郁郁地说:“安平哥是我家的邻居,他们全家对我和我们一家都十分照顾,我只将他当做自己的哥哥。”
萧靖北骑着马,走在狭长的小巷里,两旁是低矮破旧的小院,围观的是衣衫褴褛的军户,宋芸娘的嫁妆也只有简单的几抬,但萧靖北的心情却远胜于当年走在繁华的京城大街上。那时,他更多的是彷徨和紧张,现在,却是得偿心愿的喜悦和激动。
宋芸娘到底还是没有搬到靖边城去住,而是留在了张家堡。毕竟她在这里住了这么久,邻里之间关系和睦,风土人情早已习惯,又记挂着一人独居的宋思年,便带着妍姐儿和盼哥儿留了下来。
荀哥儿笑着说:“爹,您放心,我可没有捅蜜蜂窝。那蜜蜂窝刚好在城墙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是我以前和三郎爬树掏鸟窝的时候发现的。我可是爬到另一棵树上,用衣服紧紧抱住手和脸,只露出眼睛,这才用弹弓射那蜜蜂窝,想不到只射了几下就射中了。”他眼里满是自豪和兴奋,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闪着亮亮的光。
东厢房的窗前,一株腊梅正开得灿烂,枝头绽满了小小的淡黄色的腊梅,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芸娘便明白了,原来昨夜只觉得整间房都萦绕着淡淡的香气,她还当是自己的幻觉,想不到香味的源头却就在窗下。
张氏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神色,“张二郎,他家可是民户吧?你爹答应了?”
宋芸娘笑得更加温柔,“我没有难过啊!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萧大哥日日在外面刀枪箭雨了。他答应过我们,战争一结束就马上回来。”
李氏奇道:“她有什么好怨的,当初不是她不要那徐文轩吗?难道要人家徐文轩等着她一辈子?”说罢语气一沉,“玥儿,我现在身体不好,不想动气。靖娴虽然叫我一声母亲,但你毕竟才是她的亲娘。劝也好,教也罢,你有空还是多费些心,让她不要再这样动不动就闹闹小性子,惹得全家人都不开心。”
芸娘无言,微微点了点头。李氏便痛心地说:“为什么我家安平就想不到这种变通的法子呢?”说罢,又充满希望地看着芸娘,“芸娘,你这是为了逃避王防守的权宜之计,是和萧四郎演的一出戏对不对?你们的婚约还可以解除,是不是?”
妇人吃力地仰起脖子,颤声道:“安全?还有哪里比这里安全?求求官爷,发发慈悲,让小妇人进堡吧。”
宋芸娘怔怔地看着萧靖北迈着稳健的步子一步步蹬上城墙,他身姿挺拔,稳稳立在城头,飞快地拔箭拉弓,只听得“嗖”的一声,弓箭破空而出,门外叫嚣的鞑子发出一声惨叫,片刻停顿后,叫嚣声更加高亢。
李氏一愣,“你……你这是干什么?”
芸娘慢慢走过来,微微低头对刘媒婆行了行礼,刘媒婆便又笑道:“这真真儿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姑娘,真是知书达理。这般聪慧可人的小娘子,我看啊,也只有张家那等人家才配得上呢!”
她看了看乱糟糟的院子,立即挺直了脊背,又恢复成了当年那个沉着从容的侯府夫人,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你们都愣着干嘛,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玥儿、翠儿,你们帮着大山将这堆粮食收拾一下;荀哥儿,你带着钰哥儿回房念书去;蔓儿,你带着妍姐儿去芸娘房里,哄着她睡一会儿。芸娘,你随我来。”转身刚走几步,看到宋思年焦急的面孔,她顿了顿又道:“亲家公也一起来吧。”
荀哥笑道:“他倒是想管来着,只是刚好三郎的姐夫郑总旗过来了,他说每家只要出一丁来干活就行,让胡总旗不要管的太细,这种活就交给小旗们管好了。胡总旗似乎很听郑总旗的,便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顽强抵抗,终于赶走了鞑子,解除了危机。此时,虽然张家堡的家家户户都点燃了灯火,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家人均在的,则是欢天喜地地团聚一起,咬着牙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餐。有亲人受伤的,则是小心翼翼地照顾伤员,将鞑子已经击退的好消息告知他们,期盼这喜讯能够促进伤情迅速好转。最沉默的小院,则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的家庭,他们紧闭户门,在家中默默地祭奠亲人。
“李婶婶,您……您想哭就哭出来吧……”荀哥儿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方才他见许安文神色不对,早已悄悄将他拉到一旁问明了缘由。他一直忍住悲痛,在钰哥儿和妍姐儿两个孩子面前强颜欢笑。此刻他送走了许家兄弟,又将钰哥儿和妍姐儿留在外院,当他走进内院,特别是经过宋芸娘的房间时,一直隐忍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
“为我好?”萧靖北冷笑了一声,“为我好的话,就要真心祝福我找到新的幸福,而不是百般破坏和阻扰。说实话,别说孟娇懿不可能再回到我身边,就算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我也不会接受她。我这辈子,只会有芸娘一个妻子……”
李氏想到未来的生活即将进一步改善,露出了向往之色,转念想到生活了四五年的张家堡和熟悉的左领右舍,又有几分不舍。
此时已是午后,秋天的煦日暖洋洋的照耀着高大的城墙,城墙外,一片枯黄的草地上,几棵大树在风中无奈地抖落着身上的枯叶,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如金色的蝴蝶般漫天飞舞,围着大树盘旋缠绕,最后恋恋不舍地依附于树根附近,在大树底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不远处的饮马河静静流淌着,如一条白玉般的缎带,在张家堡附近转了个弯,停留了一会儿,又缓缓向远处飘去。沿着饮马河的一大片稻田正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静候人们的收割。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城墙上方滑过,好奇地打量着城墙下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几百个军户们。
宋思年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缘故,他只当许安平面嫩,家中女眷多了不好意思多待,便笑呵呵地招呼许安平喝茶,“安平,你家的确被女眷住满了,你不方便的话不如在我家住一晚。待会儿我要芸娘炒两个菜,我陪你宵夜,咱爷俩喝喝酒,聊聊天。”想了想,又问:“安平,你只怕还没有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