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终不负你_天诛
unsv文学网 > 余生终不负你 > 余生终不负你
字体:      护眼 关灯

《余生终不负你》

 我打量着碧儿,见她换上了素色的衣服,头上的珠花饰品也都卸了下去,只留了一只银簪。我在碧儿的帮助下匆匆了卸掉头上的珠翠,换了一身素服,走出房间,看着头上乌云压顶的天空,心下怆然。。

  看李世民的样子,并没有被刺客伤到一分一毫,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李泰居然受了伤。随行的太医正往他的右臂处上药。他状似无意的看了我一眼,我见他伤势无碍,别过头不去看他。

  我看着李泰脸上明朗的笑容,心道:那么人呢?是否也是盛极必衰?他此刻能这般若无其事,是因为他不知道有一天他的王位会被削,大唐也终有一天会灭亡。

  李恪手上的动作略一顿,还是自顾取下了我头上的落花,口中说道:“四弟是出了名谦和温润,你过去一直呆在皇后身边,与他时有接触,你会喜欢他也很正常。”

  我笑着摇摇头,用讥讽的语气说道:“别做梦了,你做不到的。以你这般狭隘的心胸,自私的灵魂,怎么可能开创四海升平的盛世?”

  我半睁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刚想起来,胳膊一伸便摸到了一个人。

  除夕守岁,是历来的规矩,古今皆同。往年的除夕,我都是陪在爸妈身边,看着电视,玩儿着游戏,时间过得倒也快,挨到凌晨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在唐朝,外面天寒地冻,屋子里只有几只烛火,几本书,漫漫长夜,实在是难熬。我几次想去睡,都被碧儿拉住了,说什么没到时辰就睡不吉利,我拗不过她,只有挨着。拿了一本《楚辞》坐在灯下,却是看了几眼就瞌睡,索性把书撇到了一边儿去。
  李愔走到我近前,笑着说道:“就许你跑来赏梅,我们就来不得了吗?”我忙说道:“殿下当然来得。”顿了顿,又道:“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两位殿下的雅兴了。”李愔说道:“急什么呀?陪我们呆一会儿吧。”

  水音说的对。不能效仿以往的,那就只好效仿现代的了。各大电视台的中秋晚会上都有什么节目来着?

  没想到我在现代所学的乐器没能让我走进音乐学院,到了唐朝却派上了用场,我竟要靠它就业。我点头道:“谢皇后娘娘,我愿意。”我不知道以我现在的身份,在皇上皇后面前是不是应该自称奴婢,但是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受“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影响的我来说,那两个字我实在说不出口。长孙皇后也并未计较,笑道:“那好,就让碧儿带你回房间吧。”
  那个残疾的年青人费力的向路边移动着,奈何腿上有残疾,半天才移动了一点点。衙役不耐烦,挥起鞭子抽到残疾人身上,“还不快点儿你!”

  我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旁边有脚步声,我只当是哪个宫里的宫女,眼睛仍旧盯着天上的月亮,看也不看的问道:“你也来赏月吗?”等了好一会儿,也不闻对方说话,我又意识到刚才的脚步声不像是女孩子的。我看向来人,怎么也没想到会是李恪。
  杨妃拍了拍我的手,说道:“怎么还叫娘娘?你应该叫本宫一声‘母妃’才是啊。”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来了唐朝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出来逛街,唐代的长安城,虽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西安,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可形形色色的商品和衣着各异的行人也看得人眼花缭乱,绝对称得上繁华。
  走到琳琅殿的门口,我停下脚步,说道:“我就不送你进去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我坐到她对面,把手一伸,说道:“那你把欠我的情先还了再说。”水音伸出手往我的手心一拍,说道:“你倒是一点儿亏也不肯吃。”

  我斜斜的睨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可我并不是你们草原上的女人,对可汗夫人的位置更加没有兴趣。”
  李恪看了看在灶上忙碌的老板,又看了看不远处衣衫褴褛的挑夫,说道:“只有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才能真切的了解到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需要,也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

  听得是李泰的声音,我手上的动作有一瞬间的停顿,只是一瞬间,紧接着继续手上的动作,将纱布在李恪的手背上打了一个结。

  “因为我不知道该对别人说我的来历,我也不知道我说了我真实的来历会不会有人相信。”
  我整整三日不饮不食,始终沉浸在悲伤之中。李治还以为我与吴王妃私交甚笃,一定是在为吴王妃的失踪而伤心。

  水音淡淡的说道:“后宫中的女子多得是,能为皇上生孩子的女人也多得是。况且,皇上对韦贵妃一直是很不同的,只要是韦贵妃想要的东西,皇上总是能给就给,不能给,也会想办法给。”

  离岸收了手中折扇,在我对面坐下,含笑看着我,“你有心事?”十分肯定的口气。

  我回头看向高阳,说道:“异域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

  宫廷之中,没有人是绝对善良的,阴谋和算计更是这些皇子们从小就在学的东西。我只是不相信承乾会害我。

  他的这句话我是相信的,以他对柔儿的思恋和我这张和柔儿几乎一模一样的脸,做出放我离开这样的决定,对于他来说一定是特别的难。
  李世民欣喜过望,如获至宝,不仅将《括地志》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秘府中,还赏赐李泰“物万段”,赏赐魏王府的财物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内廷后宫不禁人心浮动,纷纷猜测李世民是否有改立魏王为太子的打算。一些支持承乾的大臣纷纷向李世民劝谏,指责他对李泰的恩宠太过。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