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海誓的曾经_注视
unsv文学网 > 山盟海誓的曾经 > 山盟海誓的曾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山盟海誓的曾经》

 “九哥……”双澄喑哑着嗓子,低声道,“并不是她们将我抓走……那天晚上,是有人以你的名义将我骗出了城,然后,再将我带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

  ——其实记忆中的阿容,早已在似水流年中变得朦胧不清,唯有那玲珑小窗,浅淡身影,还留在她的心底……

  他默然点头。

  束发,换夜行衣,整顿腕间银钩。随后,推开后窗,翻身跃出。

  九郎这才落座,冯勉早就替端王备好了座椅,见他似是有事才专程过来,便躬身告辞退出了房间。

  “昨天洗的还没有干透呢,再说现在又不是冬天了,光着脚也没事。”双澄有些赧然。她的衣物并不多,尽管端王叫人给她送来过一些生活必需,但很多都被她退了回去,她用不惯那些精致华美的东西。

  “我已经快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她抓着车壁,马车正经过街边食肆,伙计的热切叫卖声直扑进她耳中。九郎不悦道:“现在不能让你出去,忍着点。”
  太后的病情时有反复,宫中的太医已经竭尽所能,然而她还是咳喘的厉害,精神渐渐萎顿。

  他的手温暖有力,双澄被他牵着,一颗心砰然疾跃,像踩在云里似的糊里糊涂地跟着他走。或许是一瞬,又或许是很久,她无法分清自己究竟被他牵着走了多远,那座石桥已近在面前,而斜侧前方的河岸上,临水而筑的小屋在月色下朦胧似梦。

  双澄搞不清宫中的复杂状况,只关心自己所认识的人,因问道:“钱桦对端王也不畏惧?”
  九郎没有回话,元昌只得按捺了疑惑在旁等候。此后不断有人来报,双澄的一举一动皆在九郎掌握之中,直至第四人离开之后,过了许久也不见再有人折返,倒是远处火把晃动不止,间杂着喊叫喧哗之声。

  他放下粥菜,小心翼翼地走到床前唤道:“施主……施主,起来喝粥了。”

  “爹爹,臣亦不愿将荆国送去北辽,但对方既然提出了,我们总该想法应对。”端王沉声道,“倘若断然拒绝,说不定他们就等着这个机会,可以说我们无意修好,然后发动进攻……”
  九郎向那人道谢后,沿着竹林小径一直往北。这附近除了一座藏书阁外并无大殿,故此少有人来,九郎直走至小径尽头也没寻到双澄,正想返回原处,却见不远处有一扇偏门掩映于松柏之后。上前一看,那木门并未上锁,门闩也滑落一旁。

  “臣向娘娘问安。”官家拱手作礼,姿态端正,让人无可挑剔。潘太后颔首,九郎又上前向官家行礼问安,官家看他一眼,缓缓道:“这次去鹿邑为你嬢嬢祈福打醮,倒是用了将近一月的时间。”

  “郑德妃不是没有儿子么?找个机会将九哥寄养到她那里去,免得官家来了也不悦。”某年寒冬,吴皇后曾倚靠在美人榻上笼着手炉愤愤道。
  端王朝前示意,老者这才颤巍巍地引着他进了不远处的一间屋子。那屋子虽不小,但走进去之后遍地满墙全是铁器兵刃,竟让人几乎无处可站。

  “这个时候太后顾不上双澄的事了,她现在丢了钱桦与那个病人,必定要先解决此事。而你借追查昨天城中骚乱的幕后主使,正好可以带着双澄出京,一路上我自会再命人暗中保护。”

  听到关门之声,双澄警醒回头,凌香却已敛容下拜:“本来早就想将娘子接来,无奈时机不到,若是贸然出手只会徒增麻烦,因此拖到今日才行动,还请娘子不要惊讶。”
  她紧紧攥着手心,不敢回头看他。这几日来与他时而热络时而疏远,她的心早已不复最初的平静。如今听他这样说了,自是怦然心动,却又不免纷乱如麻。

  “知道。”

  九郎望着她,想到这一路上她没日没夜地赶路,心中不由有些后悔。
  他话音甫落,那本已疼得快要昏过去的孔盛挣扎着爬过来。两旁的神卫禁军持刀拦住他的去路,他却抬起头道:“广宁王,小人确实犯下死罪,但小人满心冤屈没处说,要不是这样,也不会听祝勤的话为他卖命!”

  “他是以为我骗了他吗?”她伤心地抓住床沿,“我不知道他因为这件事会这么难受……”

  “正是为了这事而来的。”元昌抱拳道,“奉殿下之命去核查了一下淮南王及其身边人的行踪,都已写了下来,请殿下过目。”说罢,便从袖中取出素白信笺,恭敬递上。

  九郎回头看看双澄,她小声道:“热一下就可以,快要饿晕了。”

  “怎么会?”她抿着唇笑,回到他身边刚要往下说,檐下的灯笼被忽起的夜风吹得左右摇晃,灯火也几近熄灭。双澄下意识地往那边望着,忽觉肩上一沉,九郎已将他的玄色斗篷披到了她身上。

  脑海中浮现的还是当年她托着小小的脸庞,趴在这窗口朝他笑。“阿容,你教我写字好么?”
  “何时行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