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至高_宝藏传说
unsv文学网 > 侠客至高 > 侠客至高
字体:      护眼 关灯

《侠客至高》

 “我何尝不担心?”九郎的声音也低了一些,“但五哥说的也有道理,你师傅离开苍岩山的时候应该没料到会发生那么多事情,也许并没将屋中的东西全都收起藏好,你如果回去仔细检查一番,说不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双澄,虽然我并不介意你到底是怎样的出身,但若真如你师傅所说,那事情更会比以前复杂难办,而这段时间官家去了皇陵祭扫,要是等他回来后你想再走就难了。”。

  这天午后他依旧在窗下坐着看书,冯勉在旁安安静静地为他煮茶,却听得院中脚步声轻快,不多时便有人撩起玉竹垂帘,笑道:“九哥,我来看你了。”

  “单单只追那一人去了?”车中人淡淡道,“若他只是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身上背了个空包裹,却将丹参交予其他人带走。你们将大量人马集中于他一人身上,到时却容易上当。”

  夜色渐浓,太清宫沉静而又空旷,亭台殿堂在月色的浮涌下覆了极为透薄的纱。风吹影动,不远处太极殿内的吟经声飘于月下,渺渺茫茫,萦环不绝。

  得到官家的允许后,端王才告退出了长春阁。

  九郎怔了怔,又在她后腰那儿捏了捏,轻声道:“双澄,害怕吗?”

  双澄望着九郎,他微一忖度,朝着窗外道:“孙都监可先进城审问,至于我……倒是还有别的打算。”
  他将这枪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不由问道:“那你怎么忽然想到在这床幔后找?”

  祝勤还待劝阻,远处忽有马蹄声响起。回头一望,竟是一列士兵擎着火把朝这边驰来。他暗叫不好,迅疾道:“你先避一避,倘若来的是孙都监他们,只怕你连广宁王都见不到就已经送命了!”说罢,用力将孔盛推进荒草间。

  天际云霭低沉,似在酝酿一场漫漫大雪。年幼的他就静静站在檐下,手中本是攥着一枝刚从撷芳亭摘回的幽洁白梅,却慢慢地无声低垂了下去。
  九郎所乘之辇车车顶为镂金莲叶攒簇四柱,四面栏槛镂玉盘花,车前四匹骏马通体墨黑,颈下红丝串着铜铃,风声间铃音洌洌,一步一震。

  九郎没再说话,只是闭上双目,眉间满是伤怀。

  双澄站在重重树影下,攥着拳,手心出了汗。
  九郎沉默地望着前方,过了片刻,才道:“官家准备怎样做?”

  “我的事,与你们官府的人没甚关系!”她咬牙狠狠瞪他,“要不是我被暗算,你休想抓到我!”

  “如此甚好。”淮南王拊掌,又向那近旁的绿衣女子道,“凌香,我知你祖籍也是真定府,今日与这位双澄娘子在他乡偶遇,倒算是一种缘分。”
  她抬起头,迎着阳光,才望到了镌刻在青灰色城墙之上的三个大字。

  离开的时候,她一如既往攀上梅树,坐在枝头朝他回望。他正微微扬着唇角,在那儿拨亮灯火,光影在窗口跃动如波纹。

  他左手负在背后,倨傲道:“连姓甚名谁都不知,我又怎么帮你打听?”
  鹿邑城虽不似亳州繁华,但在夜色之下大大小小的店铺还未关门,门前的灯笼映出杏黄光晕,照在青石长街。按照守城武官的指点,她牵着白马往东边行去,一路上步履匆匆,也无心去看沿街商铺。只是在偶然停下问路时,却又感觉身后有人亦随之停下,她心中一紧,待问完之后悄悄侧过脸去。后方有一排卖各色灯笼烛台的货摊,摊位前正有四五个路人在围看,有两人虽站在人群之间,似是也在看着灯笼,可细看之下足蹬马靴,身穿骑射短装,绝非普通城中住民。

  九郎开窗远眺,可惜却因太远而无法看清。

  “是,臣铭记在心。”冯勉忙不迭答应着,迈着小步退了下去。
  他没有回答,只是正色道:“本想核实清楚了再告诉五哥,但眼下你就要离开汴梁,我总觉得其中过于巧合,不能不说。孙寿明乃是皇叔身边要员,想来之前五哥就算派人追查郊外农庄,也不会查到他的宅院中去。如今他却接连出城,或许那庄子里另有玄机……”

  日落时分仪式结束,栖云真人邀请他去偏殿饮茶,九郎婉言推谢。冯勉亦赔笑道:“九哥在大殿待了一天,着实有些疲惫。”

  “控制?”淮南王忽而放松了一切似的笑了笑,“你既然见过了双澄,总该明白她的选择并非是别人逼迫而成。”

  “难道真要让她糊里糊涂过一辈子?”菱红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转而回望远处屋檐,“太子一直思念阿蓁,只有见到了魂牵梦萦的心上人,他才会真正听从我们,你可明白其中意思?”

  端王低眉道:“臣不敢,臣也是担心爹爹龙体不适。爹爹现在要多加休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说罢,将手边的药碗递送了过去。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河流走,头脑中竟是异乎寻常的空荡,甚至最后连自己已经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都不曾意识到。
  “那个燕双澄,现在逃到了哪里?”潘太后微微闭着眼睛,神色显得很是疲惫。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