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心计_幸存者
unsv文学网 > 侯门心计 > 侯门心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侯门心计》

 “如果没有你们,她会知晓那些陈年旧事?!”九郎已改以往的温和,眼底深处迸着无声的火。。

  双澄果然着急,求饶半天,端王方才道:“玩笑而已,何必当真?”顿了顿,又道,“其实当初官家是要派我去邢州的,只是后来大理寺那边有案件要查,我无法分身,嬢嬢又病得重,于是九哥才代替我离开了汴梁。说起来,你与九哥的重逢可真是机缘巧合,只不过这其中也有我的功劳了。”

  冯勉从早上忙到现在,听他问了才疑惑道:“好像是没见她过来,臣忙昏了头,竟没注意到。要不臣现在就去看看?”

  然而当他抬起头时,却惊讶地发现在官家所乘坐的马车之后,另有一辆攒柱金顶的华贵马车,只不过其上纹饰的乃是云间巨蟒,雄姿高扬,威严迫人。

  那是他当日在汴梁城中送给双澄的东西,一直留在她曾住过的小院。

  官家也想到了那样的场景,一时头痛不已,于是缓缓坐下,过了许久才道:“这消息不能拖延,明日早朝时便得向群臣宣布,与其在那时听他们争论不休,不如先有个大致打算,故此我来派人召你们入宫,好先在一起商议。”

  她不由停在了原处,没像以前那样转身离去。
  她哑着声音,道:“如果他在的话,我是不会去的。”

  九郎竟至无言,默默地抚着她乌滑的长发,始终觉得现在这般竟是自己亏欠了她许多。马车缓缓前行,外面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喧杂而又热闹,间有孩童嬉戏、摊贩叫卖,甚是繁华暖融。

  官家本来气的是河间将士们竟敢将端王扣押作为人质,如今见到朝中还有大臣为他们这群忤逆犯上的叛军陈词,更是怒不可遏。那几个言辞过于激烈的大臣自然首当其冲倒了霉,然而就此事的争论始终未曾停歇。
  双澄哑声道:“要怎样做才能雪耻?”

  一尾一尾,分分合合,在碧澈水中摇曳生姿,时不时有水花飞溅而起,跃在空中耀出颗颗珍珠,倏忽间又悄然落下。

  谁料潘家在宫内耳目众多,这消息不知怎的就被泄露了出去。祝勤还未抵达汴梁,已有数名官员接二连三地上奏官家,告的便是祝勤对待士卒严苛残酷,甚至纵容下属将两名犯事士卒活活打死。官家本想拖延,可那几人言辞凿凿意气激切,他无奈之下只得派人核实,结果竟发现他们所陈述之事完全属实。
  官家冷哼一声,“都当朕是木头刻成的摆设了吗?这等大事竟无人来报!”

  左手里还攥着那个圆圆的陶埙,其实从认出她至今,尽管已经相处了诸多日子,但他竟还是不能,甚或不敢确定双澄在听到曲声,看到他之后的反应。

  端王整顿衣袍站立在旁,道:“公务办完不敢耽搁,臣又想到清明将至,便全力赶回了汴梁。”他又看了看九郎,蹙眉道,“没想到刚刚回来便听说九哥受伤,臣心中担忧,于是急忙进宫探望,不想爹爹也来了这里。”
  她心底正盘算着,忽听得空中啸响,原来是宣德楼上方点燃烟火,数十道赤金虹霓交错飞掠,刹那间照亮了暗蓝天幕。与此同时,正对着城楼的灯门上升起一朵浩大莲花灯,粉白花瓣徐徐绽开,娇黄花蕊闪烁银粉,空气中暗香浮动,引得众人不胜赞叹。

  铁画银钩,睥睨众生。

  却也在同时,端王带人上到塔顶,众多禁卫疯狂涌上,将冯勉用力按下。
  在太清宫的最后一夜,两人同去映月井边,他在心间默默念着的,便也是这个意思。

  九郎微微一怔,“那双澄也要跟着走了?”

  “之前只是安排了人手跟在你与元昌之后……”他顿了顿,又道,“但后来想想,此事很有可能牵扯到当地官府,还是亲自前来比较好。”
  “没什么,只是知道皇叔不耐寂寞,没想到他对嬢嬢寿辰之事倒也放在心上。”九郎说着,便站起身来。冯勉上前搀扶,笑了笑道:“毕竟都想借着这件事显现风头,申王与信王也都在各自筹划呢。要不是九哥先前与太后有了矛盾,只怕现在才是最认真上心的一个。”

  她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便倚在他肩头,静默地听着他的呼吸。九郎慢慢地低下头,目光清澈而温柔。双澄怔了怔,下意识地便扬了扬脸,闭上了眼睛。

  当先一人身穿灰布厚袄,嘴唇已被冻得发白。他用力抹了抹脸上的雪末,勒紧缰绳回头道:“都校,这山路甚是艰险,雪又下个不停,咱们是不是找个避风的地方躲上一阵?”

  骑兵□□用力上挑,丁述随之跃起,如同风中苍鹰般掠向后方。又是一道寒光破空劈下,他翻身之际足踏枪身,袍袖一卷,已扣住后方一名骑兵的手腕。

  “我明白。”他背靠着椅子,缓缓道,“只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会到何时才能结束……”

  “去大牢。”他向冯勉低声说。
  那小路弯曲泥泞,路边停着一辆破旧的篷车。丁述将双澄送进车厢,随即跃上车头,扬起马鞭便趋向前方。双澄躺在车中喘息许久,只觉道路颠簸不堪,震得她越加头脑昏沉,不由蹙眉问道:“师傅,我们现在去哪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