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之物无删减全文》
新书推荐:
第一章我在古代有工厂
第二章快穿之横扫玛丽苏世界
第三章超级狂婿
第四章彼岸界尘
第五章炎皇帝国
第六章我真不是界主
第七章水月洞天2
第八章这个女主不太对劲[穿书]
第九章万人迷又在摸鱼[快穿]
第一十章爱情是碗青春饭
第一十一章跳到未来去怀孕
第一十二章无法隐瞒
这一列人马离开了此处,潜藏在远处草丛中的另一群人总算得以喘息。。
“只能是在心中跟神明说的,自然连你都不能告诉。”九郎似乎怕她不高兴,便问道,“你就不想着有什么要祈求的?”
官家的脸色一阵发白,背上冷汗暗出。
他摇头,“不会。我是在祈福。”
九郎还未回答,端王已道:“我来想办法,这汴梁城虽是天子脚下,但要想真的藏个人却也并非无计可施。”
“新宋皇帝明明是不愿信守承诺,才说荆国公主染了重病。枉你们中原人还一向自诩仁义谦和,却先是答应了我北辽皇帝的求亲,又纵容边境士兵杀我子民!这一番背信弃义的行为足以可见你们并没将我北辽放在眼中,看来只有在战场上见个分晓了!”
然而毕竟不想使得裂痕更深,她还是让人传唤九郎进来。
她却又往他身前钻了钻,小心翼翼地抱住他,过了一会儿,才道:“想多和你待一会儿,就像现在这样,没有别人打搅。”
他一手撑着手杖,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只是一时没站稳。”说着,便牵着双澄的手将她带进屋子。可就在这一转身之间,双澄视线下落,忽然看到了他衣袍下摆的道道血迹。
双澄只觉一阵寒意自背脊贯穿全身,“师傅这样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就算双澄被师傅保护着活了下来,又有什么用?如果真像淮南王说的那样,能迫使官家承认当初冤枉了祖父与父亲,师傅能不能不要再以死相拼?”
九郎缓缓道:“城西郊外有个叫做宣乐庄的地方,其间有一座庄院,说是淮南东路马军副都监孙寿明在汴梁买下的私宅。平日里少人来往,只有几名老人在庄内看守。近日孙寿明跟随皇叔到了汴梁,自然是出城去了那庄院几次,但除此之外,却又有来路不明的人乘着马车出入其中,看样子也不像是孙寿明的手下随从。”
“师傅……”双澄吃力地向前走了一步,用哀伤的眼神望着丁述,颤声道,“她的话为什么与你的完全不一样?我到底……到底应该相信谁?”
“九哥……”双澄心头一沉,不禁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
九郎坐在了台阶上,“大约还要等吧,现在月亮还未到中天。”
她说话的时候还低着眼帘,小翅似的睫毛轻轻垂下,让九郎不由得伸手抚了抚她的脸。“钻在箱子里难道不会难受?”
然而官家却忽又闭着眼睛问道:“之前白光寺被劫的人你可有查到下落?”
九郎很少会离开宅院。
她睁着双眼躺在黑暗中,回想起方才与那少年的句句对话,竟摸不透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说他是官吧,似乎与自己见过的地方官员不太一样。可若说他不是官,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谈,都显示出他定然不是寻常人物。
那个在汴梁城外出现的淡妆女子,初时便觉似曾相识,可是后来他却因见到了双澄而被惊扰了心思,完全没有想起究竟是在何时何地见过她。
“你留在京中还有其他事务。”官家叹了一声,“近来淮南的有些州县并不太平,我已令淮南王严加监理,那些不务农耕却到处生事的刁民该抓就抓,绝不可姑息。但你皇叔素来耽于享乐,我并不能完全信任于他,故此这祭扫皇陵之事还需我亲自前去,也好看一看沿途的具体情形。”
“那些士兵说是孔押队叫他们去找田家母子,难道这小小的武官就是抢夺丹参的主谋?他哪来的能耐?再说了,他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啊?”
“这是做什么……”她怔然站在门内,心道莫非是什么计谋?可即便要释放嫌犯,不是应该先在公堂上判决无罪么?这时一人不耐烦地将她推出偏门:“放你走还不机灵点?快快离开,再不要提及这事了!”
寒光凛凛的枪尖扎破杏黄帘幔,紧贴着官家的衣衫划过他的肩头,将他吓得面无人色。
微微晃动的马车中,双澄望着近在眼前的人,一时欣喜一时辛酸,竟不由自主地扑在了他怀里。
“信王在外面……”官家含含混混地念了一句,忽张了张唇,颤巍巍道:“雍王和申王呢?还有九郎呢?是不是见朕病了……就不来看朕了?”
说至此,他忍痛将乌木杖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宝慈宫玉阶之下,又挣开众人,艰难地朝着太后重重叩首。
淮南王似乎早就预料到官家会这样应答,从容地道:“若是以前,皇兄凭着所谓的帝皇威严或许还能镇下此事,可而今……”他讥讽地笑了笑,盯着官家,“边疆频频告急,守将不听指派,皇兄已经是处境艰难,再加上以往的丑事被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还会对您一片忠诚?就算坐在皇位之上,只怕也是空具其形了吧?”
九郎知道她独自留在那乐坊实在孤独,心中隐隐歉疚,看她较之以前清瘦了不少,不由抬起手来轻覆上她的脸颊。双澄将手贴在他的手背上,揉了一下。他想起端王之前的提议,犹豫了片刻,才道:“五哥至今寻不到你师傅的下落……所以他倒是有个建议,希望你能回苍岩山一次,元昌会陪同你一起去。”
“只能是在心中跟神明说的,自然连你都不能告诉。”九郎似乎怕她不高兴,便问道,“你就不想着有什么要祈求的?”
官家的脸色一阵发白,背上冷汗暗出。
他摇头,“不会。我是在祈福。”
九郎还未回答,端王已道:“我来想办法,这汴梁城虽是天子脚下,但要想真的藏个人却也并非无计可施。”
“新宋皇帝明明是不愿信守承诺,才说荆国公主染了重病。枉你们中原人还一向自诩仁义谦和,却先是答应了我北辽皇帝的求亲,又纵容边境士兵杀我子民!这一番背信弃义的行为足以可见你们并没将我北辽放在眼中,看来只有在战场上见个分晓了!”
然而毕竟不想使得裂痕更深,她还是让人传唤九郎进来。
她却又往他身前钻了钻,小心翼翼地抱住他,过了一会儿,才道:“想多和你待一会儿,就像现在这样,没有别人打搅。”
他一手撑着手杖,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只是一时没站稳。”说着,便牵着双澄的手将她带进屋子。可就在这一转身之间,双澄视线下落,忽然看到了他衣袍下摆的道道血迹。
双澄只觉一阵寒意自背脊贯穿全身,“师傅这样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就算双澄被师傅保护着活了下来,又有什么用?如果真像淮南王说的那样,能迫使官家承认当初冤枉了祖父与父亲,师傅能不能不要再以死相拼?”
九郎缓缓道:“城西郊外有个叫做宣乐庄的地方,其间有一座庄院,说是淮南东路马军副都监孙寿明在汴梁买下的私宅。平日里少人来往,只有几名老人在庄内看守。近日孙寿明跟随皇叔到了汴梁,自然是出城去了那庄院几次,但除此之外,却又有来路不明的人乘着马车出入其中,看样子也不像是孙寿明的手下随从。”
“师傅……”双澄吃力地向前走了一步,用哀伤的眼神望着丁述,颤声道,“她的话为什么与你的完全不一样?我到底……到底应该相信谁?”
“九哥……”双澄心头一沉,不禁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
九郎坐在了台阶上,“大约还要等吧,现在月亮还未到中天。”
她说话的时候还低着眼帘,小翅似的睫毛轻轻垂下,让九郎不由得伸手抚了抚她的脸。“钻在箱子里难道不会难受?”
然而官家却忽又闭着眼睛问道:“之前白光寺被劫的人你可有查到下落?”
九郎很少会离开宅院。
她睁着双眼躺在黑暗中,回想起方才与那少年的句句对话,竟摸不透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说他是官吧,似乎与自己见过的地方官员不太一样。可若说他不是官,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谈,都显示出他定然不是寻常人物。
那个在汴梁城外出现的淡妆女子,初时便觉似曾相识,可是后来他却因见到了双澄而被惊扰了心思,完全没有想起究竟是在何时何地见过她。
“你留在京中还有其他事务。”官家叹了一声,“近来淮南的有些州县并不太平,我已令淮南王严加监理,那些不务农耕却到处生事的刁民该抓就抓,绝不可姑息。但你皇叔素来耽于享乐,我并不能完全信任于他,故此这祭扫皇陵之事还需我亲自前去,也好看一看沿途的具体情形。”
“那些士兵说是孔押队叫他们去找田家母子,难道这小小的武官就是抢夺丹参的主谋?他哪来的能耐?再说了,他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啊?”
“这是做什么……”她怔然站在门内,心道莫非是什么计谋?可即便要释放嫌犯,不是应该先在公堂上判决无罪么?这时一人不耐烦地将她推出偏门:“放你走还不机灵点?快快离开,再不要提及这事了!”
寒光凛凛的枪尖扎破杏黄帘幔,紧贴着官家的衣衫划过他的肩头,将他吓得面无人色。
微微晃动的马车中,双澄望着近在眼前的人,一时欣喜一时辛酸,竟不由自主地扑在了他怀里。
“信王在外面……”官家含含混混地念了一句,忽张了张唇,颤巍巍道:“雍王和申王呢?还有九郎呢?是不是见朕病了……就不来看朕了?”
说至此,他忍痛将乌木杖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宝慈宫玉阶之下,又挣开众人,艰难地朝着太后重重叩首。
淮南王似乎早就预料到官家会这样应答,从容地道:“若是以前,皇兄凭着所谓的帝皇威严或许还能镇下此事,可而今……”他讥讽地笑了笑,盯着官家,“边疆频频告急,守将不听指派,皇兄已经是处境艰难,再加上以往的丑事被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还会对您一片忠诚?就算坐在皇位之上,只怕也是空具其形了吧?”
九郎知道她独自留在那乐坊实在孤独,心中隐隐歉疚,看她较之以前清瘦了不少,不由抬起手来轻覆上她的脸颊。双澄将手贴在他的手背上,揉了一下。他想起端王之前的提议,犹豫了片刻,才道:“五哥至今寻不到你师傅的下落……所以他倒是有个建议,希望你能回苍岩山一次,元昌会陪同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