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阙辞_家底
unsv文学网 > 玉阙辞 > 玉阙辞
字体:      护眼 关灯

《玉阙辞》

 宋芸娘面色冷淡,“她这是自作自受!当年你已让王大人将她抬为和钱夫人平起平坐的平妻,她却偏偏闹着要和离。”说罢又瞪着萧靖北,“我看都是你们太惯着她,才害了她。当初若不是由着她和离,还任着她回京,也不会如此。”。

  宋芸娘很是过了几天悠闲的日子。

  “喜欢,当然喜欢。”李氏缓缓靠坐在罗汉床上,舒适地靠着软垫,沉默地坐了一会儿,似乎在回忆往日的时光。她满意的看着孟娇懿,“好孩子,难为你找出这一模一样的家具来,又布置得和原来一样……看到这间花厅,我几乎都以为我从未离开过这里,这几年都是一场梦……”

  李氏放低了声音,怒气中带了几分哀意,“不是我们对她绝情,是她对我们绝情啊。人各有志,她舍不下荣华富贵,我们也不能强拉着她和我们一起受苦。”

  宋芸娘低头坐在桌子旁的小凳子上,手里缝补着荀哥儿的一件棉衣。昏黄的灯光下,她的面容有些模糊,密密的睫毛像两排小扇子遮住眼帘,在眼睛下方投下一层阴影。她神态安静娴雅,专注地坐在那里一针一线地缝着,莹白如玉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萧靖北皱起了眉头,“钰哥儿,以后不能叫荀哥哥,要叫荀叔叔,不然辈分不对啊!”

  余百户犹豫了下,面上现出几分不忍,“可是……楯车前面都是我国的百姓……”
  王远眼睛一亮,扩大了城堡的规模,又有这么几员猛将镇守,不怕将来不干出点功绩,受到上峰的赏识,到时候自己这个防守的职务也可以跟着升一升了……他沉吟片刻,认同地说:“严大人所言极是,此事我将去靖边城同守备大人禀告。我看就沿着西城墙在外侧建一个子堡就行,此外,墙外住着的流民如愿意入军籍,便可留在堡内,否则一律驱逐。至于主持建子堡的事情……”他环顾了四周,看到了正站在一旁看着鞑子的头颅和武器发呆的蒋百户,笑道:“蒋百户上次将城墙包砖工程做得很好,这次建子堡就仍由你主持吧,刚好你原来的手下胡总旗也回来了,你也添了一个助手。”蒋百户一愣,回过神来忙上前领命。

  宋芸娘仍在刘大爷家住了两日。两日后,萧靖北从王远那儿借来的马车到达了刘庄,随车前来的还有已经哭得双眼红肿的王姨娘。

  许安文推辞不过,便坐了下来。
  荀哥本因今日书店之事情绪不太高昂,心事重重,此刻便也只是淡淡地说:“下次来的话一定找你。”

  又有军户斥道:“你懂个什么,这回的情况不一样,我哥昨日在王大人的议事厅里听得可真切了,这回鞑子来势汹汹,带兵的又是大王子,又是小王子的,都是鞑子顶顶厉害的人物。据说他们两人要比赛,看谁夺的城多,赢了的那一个就是下一任的鞑子大王。要不是情况实在是危急的话,王大人怎会还要命所有住在堡外的军户搬进来?这在以往可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第二日,萧靖北便去了荣国公府。
  萧靖北见他们神色疲惫,便急急迎他们进堡,让他们去休息室稍作休整。

  宋芸娘看着意气风发、英姿不凡的萧靖北骑在马上慢慢远去,一直阴沉的天在此时居然也放晴了,隐隐露出了阳光,照着萧靖北远去的背影,也照上了宋芸娘的心头。芸娘便也觉得自己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自萧靖北离开后便一直怅然若失的心一下子又充实了,涨得满满的,又是甜蜜又是安心。

  蒋百户闻言大笑:“我在这边境住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带着仆人充军的?你们听说过这等奇事没有?”他笑问身旁的郑仲宁和胡勇,二人均笑着摇头。
  萧靖北放下铁锹,含笑看着芸娘,眼中充满无限的柔情蜜意。宋思年看了看这眉目传情的两个人,咳嗽了两声,问道:“芸娘,昨晚睡得好不好?”

  看着面色惶惶的殷雪凝,芸娘无声地拉住她的手,只觉得触手一片冰凉。芸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似乎给她力量。她在心中奇怪殷雪凝的父母怎舍得让自己的女儿与人做妾,难道些许的小恩小惠竟比女儿终身的幸福还要来得重要?

  安静一会儿的人们一听,又炸开了锅,吵囔起来。
  王远看了看他,沉声道:“你手下的战兵要加强训练,养精蓄锐,随时准备迎战。”

  萧靖北脚步轻快地向城门走去,他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心情激动难平。朝阳映着他英挺的面容,显得他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他看着天边冉冉升起的红日,只觉得自己心里一片火热。

  芸娘趴在炕上,涂了药膏的背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她眼前突然浮现出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他坚毅地挡在自己面前,仿佛可以给人最安全、最可靠的庇护,他伸出的手臂是那样强壮有力,仿佛可以击退一切困难,所向披靡。
  院子里,钰哥儿一会儿好奇地看看地窖里忙活的宋思年父女,一会儿又跑到厨房看看忙得热火朝天的李氏和王姨娘。他自然不会有大人们那种对战争的恐惧,此时看到忙碌的大人们,他倒是觉得既好奇又兴奋,迈着小短腿在厨房和地窖之间来来回回忙个不停,沿路洒下一片咯咯的笑声。带动着大人们也露出了几分笑意,稍稍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李氏也忍不住道:“云泽,虽然这些事情和你无关,我也忍不住要说说。当初,可是你们家害怕受到牵连,逼着我们四郎和你三姐和离。你三姐也是千肯万肯的愿意离开我们家,连幼小的钰哥儿都不顾了。你别看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不好,我们之前住的更是比这里差上千百倍,你三姐可能跟我们受这样的苦?她既不愿和我们继续在一起,又怎能强求我家四郎不能娶妻?”

  “关城门!收吊桥!”眼看着鞑子的军队越来越近,王远闭了闭眼,狠下心,斩钉截铁地下了命令。

  “胡癞子,你干嘛欺负老人家!”宋芸娘急得一个箭步冲到他面前,伸手挡住他的胳膊。

  芸娘在脑中不断回想着昨晚柳大夫看过荀哥后,对父亲和自己说的一番话,“老夫刚才为荀哥儿诊脉,仔细观察了他的神色,荀哥儿小小年纪,却心思沉重,可能他为此事太过愧疚和自责,抑郁在心,你二人要多宽言开导,切不可再给他压力。”

  原来,那日丁大山骑着小毛驴,一路上躲躲藏藏,花了两日的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张家堡,此时,萧靖北他们已经离开张家堡去了周将军的游击将军署。
  “萧靖北、萧瑾钰、萧靖娴、李淑华、王玥儿,一家五口,二男三女,京城人士,判的是全家永远充军。”王小旗照着册子念着。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