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锢的人生_调解
unsv文学网 > 被禁锢的人生 > 被禁锢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被禁锢的人生》

 因一些回头客已经在许安慧的舅母那儿下了定金,宋芸娘和许安慧商议了一番,便将之前做好的那几十盒面脂仍放在舅母那儿代卖。他们准备再重新做一批新的面脂,用上新的包装盒,又专门请了柳大夫做药材配方方面的指导,还起了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叫“凝香雪脂”,期望着能打出一个品牌来。。

  许安文乐呵呵地一把接过,揣在怀里。宋芸娘拍了一下荀哥的脑袋,“傻小子,人家三郎是去读书的,不是去玩的。”

  宋芸娘又气又急,又有些好笑,“您就这一会儿工夫,能挖多大点儿空间。再说,万一鞑子真的打来了,他们就不会在地窖里搜一番?”

  “还慢慢考虑,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宋思年还要滔滔不绝地训导,芸娘忙打断他的话,“爹,我真的还有事,我这些米和菜不光是要送萧家,还要送些给义父,再不出门天色就不早了。”

  刘仲卿不再深情的凝视她,甚至不再正眼看她,他常常神情恍惚地、面容愁苦地发着呆,一看到她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

  芸娘心中大惊,紧紧抓住王姨娘的手,却感受到她的手一片冰凉,抖个不停,其他的女子也是害怕地挤在一起,有一两个胆子大的,已经战战兢兢的举起了手里的锄头,结结巴巴地喝道:“你……你们……好……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强抢民女。”

  一时间,院门内外分外安静,众人见萧靖北连错两次,都希望萧靖北能够答对这最后一个问题。
  宋思年不在意地笑了笑,语气中有几分怅然,“芸娘,过几日你便要出嫁了,爹看看你的嫁妆还有哪些没有准备好的。”

  白玉宁拍了一张大虎的肩膀,“不多说了,严大人已在防守府为我们设下了接风宴,不要让弟兄们久等了。”说罢冲着李氏和宋芸娘他们告辞,拉着张大虎便往外走,走到门口又急忙收住脚步,回头嘱咐道:“李婶子,弟妹,我们三日后便返京,你们这几日快些收拾行李吧。”

  柳大夫在张家堡围城之战中更加出名,王远已经免了他的税粮,让他不必受制于成日种田,而是让他全力辅助胡医士,正式重新开始他大夫的生涯。柳大夫虽然不舍聪明好学的荀哥儿,但是为了荀哥儿的前途,他还是忍痛割爱。同时,为了让荀哥儿不记挂自己、安心读书,他还挑选了两个机灵的少年做学徒。
  许安平看着他的身影,眼中有了几丝玩味的笑意,想不到这小子小小身板,骑术倒还真的算是可以……

  室内又安静了下来,几双眼睛都看着萧靖娴。萧靖娴心虚地看着李氏他们,嘴唇颤抖了半天,终于挤出一句话:“我……我……我愿意……同……同……王远……”

  宋芸娘刚刚从柳大夫和荀哥儿所呆的小院里出来。小院里的伤员比之前看到的多了数倍,已经挤得满满的,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芸娘见柳大夫和荀哥儿两人都忙得团团转,虽然神色疲惫,但精神状态尚好,她不好久待,便嘱咐了荀哥儿几句,转身出了小院。
  转身即将出门之前,钰哥儿冲过去拉住了他的衣袖,哀哀叫道:“小舅舅——”

  每当鞑子开始攻城,堡内居民便如惊弓之鸟,迅速躲进地窖,一直到彻底安静才会出来。宋家和许家的地窖里都铺了厚厚的稻草和被褥,旁边堆放了干粮和清水,已然成为了第二个家。

  李氏面色一沉,“钰哥儿,什么后娘,谁叫你说的这种话?”
  钰哥儿重重点了点头,小小的脸上表情严肃,“爹爹临走之前说了,他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照顾好祖母、姨奶奶,还有芸姑姑。”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在即,作者君掐指一算,女主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故此为她设下一难,亲们表恨我!!!

  芸娘嫁入萧家已是第三日,也就是和宋思年他们分别了三日。不论是在江南还是在张家堡,她从未离开过他们这么久。虽然萧家和宋家近在迟尺,但几日未见,她又已是萧家妇而不是宋家女,在心境上便觉得隔了很远。
  芸娘眯着眼回忆了一会儿,迷茫地摇了摇头。

  宋芸娘还想反驳,可是已经无法开口,“呜呜”几声已经被萧靖北炙热的唇堵在了喉咙里……

  此时他们有的由衷地羡慕,有的恶意地嫉恨,王远则是内心十分复杂,他紧张地盯着萧靖北,心中很是忐忑。
  李氏他们也跟着走了进来,李氏一把捂住嘴,跌跌撞撞地冲到床前,“我的儿啊,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啊……”

  宋芸娘也笑了,“说的也是。说起来,万巧尔是个实诚人,不似徐家老爷子那么奸狡,若以后他们家的生意交到她手上,我们倒也可以安心和他们合作下去。”

  “齐哥儿严不严重?我去看看。”宋芸娘面色一下子紧张,急忙起身要去厢房。

  宋芸娘如释重负,她知道钱夫人这一关已然顺利通过,便忙笑着上前拜谢。

  萧靖北淡淡笑了笑,无所谓地说:“谁知道呢,也许是为了防止我们充军后继续在一起密谋造反吧。”转念又想到,自己若不是充军到这北地的张家堡,又怎会遇上芸娘,成全一段姻缘。想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了温暖的笑意。

  巷子里的孩子们看到天上的焰火,先是呆了一呆,片刻之后,都欢乐地又跳又叫,将这大年夜的气氛渲染得既热闹又喜庆。
  一旁的余百户上前道:“回大人,万总旗家中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大概十几岁,儿子大概只有五六岁。”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