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之葵站_杀 妖
unsv文学网 > 深秋之葵站 > 深秋之葵站
字体:      护眼 关灯

《深秋之葵站》

 郑求历来喜欢标榜自己闲云野鹤,平素间就爱侍弄个花儿草儿的,他身量不高,一张圆脸,可不知何故,虽然年方才刚刚过六旬,他那眼皮子却似七旬之人一般往下耷拉着,颇有些三角眼的样子,于是让一张圆盘子脸也不由地带上了些凶相。也正是为此郑求平日间便留心刻意地掩饰那一股子凶相,于是说话待人格外的和气,在此地的官场上也颇有些高德的名望。。

  果然是她自己轻贱了性命。原来,原来一切只是她的痴妄之念罢了。

  那人下巴朝她抬了一抬,道:“那四对黄缎九龙曲盖,也是你备下的?”

  她紧紧地抓住苏萧的手,道:“小姐怎么会因为瑞亲王殿下受伤?”

  邱远钦听他语气不豫,以为他要怪罪苏萧,忙道:“殿下,下官方才试了一试,苏大人高热未退,恳请殿下勿要责罚于他。”

  所有的变故不过是一瞬之间,领头的侍卫见状高喝一声:“有刺客!快保护公主和王爷!”四周的将士如猛鹰一般迅速将长公主并瑞王围了个水泄不通,虽是事出突然,兵将诸人却井然有序,未见丝毫慌乱,个个举盾在胸,横戈持剑。围观的百姓们眼睁睁地看着方才还仪态万方的长公主此刻如同一只折翼的飞鸟一般轻飘飘地落入那瑞王殿下的怀中,胸口上还插着一支微微颤动的箭簇。

  伤处被人突然血淋淋的揭了开去,千斤的巨石来回碾压在胸口上,直叫她喘不过气来,杜士祯只看她慢慢抬起头来,双目通红,手里攥着的绢帕子,早已是湿濡一片,杜士祯眼尖,瞧见那绢帕子露出一点殷红,心下陡然一惊,抢上一步,却见那帕子上早是血迹斑斑——他未及思量,话已经出了口:“苏苏!今日是他尾七,我来便是想来告诉你一句,人死不可复生,便是他在天上,也断然不想见如此作践自己!”
  皇帝陛下近年来为延年益寿,笃信炼丹制药,这是朝中人人皆知的事情。

  皇帝目光炯炯,那帝王迫人的气势扑面而来,压得郑溶不得不微微低下些头:“为着储君的千古名声,也为着储君能独断朝纲,不被小人所惑恣乱国家,朕不介意效仿武皇帝,替朕的储君扫平这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他安安心心的做一个盛世之君。”

  郑溶也不置可否,半晌方才低低唔了一声。
  皇帝坐在团龙座上,目光从上而下如同利剑一般,仿佛要将他劈开,那折子上的谏言皇帝居然已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了:“不顾外敌之祸,假借水患之名,虚费朝廷岁银,将养王府车马。武将出身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有文才!”话虽然这样说,眼神却如同淬过的寒剑一般甚是犀利,朝臣既然敢如此上书,多少都有些缘由,皇帝生性多疑,皇子私下蓄养王府车马,募人练兵,光凭这一条,就是犯了皇帝的大忌。

  两人正说话间,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抱着琵琶推门而入,唇上点的是京师现下最时兴的万金红,面上晕了淡淡的桃花妆,对两人轻轻一福,软声道了句万福,便斜斜坐在软凳上,转轴拨弦,轻拢慢捻,缓声清歌,端的是歌喉婉转无限迤逦。一曲终了,耳边尽是那一歌清曲的余韵袅袅久久不散。

  后宫中地位最高的谢贵妃坐在侧首,其余的妃嫔按地位高低列在下首,侍女宫人环列四周,个个满面啼痕,太医院几位太医也是俱被拘在此处,面色俱存了惶恐之意。那谢贵妃见长公主郑淣进了宫来,仿佛见到了救星一般,忙起身迎了下来,口中泣道:“长公主,陛下他……”一语未了,已是泣不成声,几欲跌倒在地。
  抬头看着苏盛的模样,他也不觉滴泪而下:“苏盛兄乃是念钦至交好友,平生知己,念钦便是拼了万死之罪,也要将苏兄心血写就的万言书送至御案之上!”

  也不知荣亲王是有心还是无意,这话也不知对着谁说,仿佛是对着杜士祯,仿佛又是在对着下头的苏萧。苏萧打小就是极聪明的,听荣亲王口风这么一提,霎时间心中有了几分清明。杜士祯更是在这浑水圈里混贯了的,知道荣亲王不仅是在提点苏萧,更是在提点自己,自然不好言语,心中暗哼一声,却并不接话。

  银香背着小小的包袱,站在她的身后,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哭腔:“小姐,咱们走罢,您别再站在这里了,今日日头这么烈,会把您晒坏的!咱们去找邱公子吧!他一定会帮咱们!”
  他忙碎步跟上,郑溶却突然顿了脚步道:“派去的人可严守在值上?”

  “大人,我礼部所存的亲王所用仪制礼器是否共有八百四十二件?”

  此时正是暮春时分,举目四望,桃枝棠叶,碧草青茵,垂藤密林,黄莺穿柳,紫燕呢喃,苏萧不由地感叹道:“虽然也曾经来过明晓山,今日方知此山景致这般的好。”
  三喜低声道:“眼下不是临近万寿节了么,咱们皇上不是钦点了那位爷来把万寿节的关么,他哪里有那么多双眼睛来盯着桩桩件件的事儿?这差事做得是拔了尖儿还是温吞吞的汤汤水水,做得到底入不入得了万岁的眼,称不称得了万岁的心,现下还不都是在您老手心里面攥着么?”

  在场的众位官员听闻此话,每个人的脸色不由地变得煞白,不过瞬间的功夫,众人的耳旁已然听到了巨浪滔天的隆隆声响,浪头拍岸而来,惊涛已是迫不及待地冲上了堤坝最边上的人的脚背。场外的人群不由地一阵骚乱,无数百姓听闻郑溶如此一说,也知此堤将溃,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出,人群乱成一团,顿时间踩踏之声,哭叫之声充盈于耳。

  郑溶将手覆着自己的膝盖,慢慢地坐在她面前的绣椅上:“西梁并不是蛮夷之地。我或者二哥,总有一个会将你一路护送至西梁,那边新帝年纪尚轻,听说也是俊朗非凡,你必然和他举案齐眉。”
  杜士祯理直气壮地道:“我自然是来看望苏苏的,我同他情投意合两心相许,如今他遭了难,我自然不能抛弃他而去,邱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第二日,皇帝便传了赵妃兄长进宫,交给他修缮先帝寝宫的事儿,赵家老爷子虽是精明,倒没想到女儿在皇帝面前儿拐了这么大一个弯,求来的却是这样一个差事。这差事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说大呢,可眼下边疆战乱四起,皇帝却提起给先帝修寝宫,这国库能拨多少银子下来?银子不拨下来,事情又怎么能干得漂亮?说小呢,这毕竟是先皇的事儿,无论什么事儿,扯上了皇帝,哪怕是死了的皇帝,又怎会有小事情?

  他一把将她的身子扭转回来,捏着她的下巴将她的头抬起来,逼迫她的眼睛直直地对视着自己的眼睛:“阿萧,我郑溶并不信你是这样无情的人。”

  那郑洺在他的身后叹了一口气,又懒懒道:“这地方的茶水浮口得很,还是倒掉的好,”说罢端起茶盅,“哗——”的一声将杯中茶水尽数泼在他的面前。

  那衣袍半旧,颜色暗淡,那殷红子霎时间便隐入了青衫之间,空气中只余下一点血腥之味,教人心惊胆战。

  夜风之中,苏萧仿佛能听见两人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那情状如此的亲密,她微微别开头去,暗自后悔自己方才多管闲事,此时却不得不眼见着这一幕暧昧□□,她微微侧过头去正想离开,却听那女子突然又道:“大人,青娘烦劳大人再搭一把手。”
  第二日长公主车鸾起驾,瑞王殿下领着一万将士的送亲仪仗护送昏迷的长公主归国,归国途中,长公主不堪长途劳顿颠簸,于是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送亲的仪仗直接成了送葬的仪仗,瑞王命下头的人举了白幡换了麻服,片刻不停地往边境飞驰而回。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