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皇妃》
她跪在地上并不曾抬头:“下官无有脸面得见天颜。”。
这一句话说得不仅杜夫人顿时间就止住了哭声,连着一旁的杜尚书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妙仁笑道:“这女子让殿下如此沉不住气?看来这一位莫非是殿下的心上人?”
下午她进这屋子的时候,苏大人已是人事不省,旁边有一位胡须花白的郎中特别叮嘱她,苏大人所有的事,都必须她来服侍,不得让旁人来帮忙。她心下很是纳闷,买了她来就是服侍苏大人的,为是什么还特别叮嘱说,不得让旁人来服侍?这屋子里除了她,哪里还有什么旁的人?
苏萧伸手取了那杯子,细细撮饮,顿觉满颊衔香,心中一扫多年来的愁闷,正是酒逢知己饮,诗对会人吟,她站起身来伸手摘了一颗青杏,道:“绿果垂青露,空枝犹花香。”依旧斟上半盏金陵春,顺着一弯冰波将那酒杯再轻轻推了出去。
他慢慢地阖上眼睛,嫁与邱远钦为妻。
行至第五日上头,刚刚出了西梁的地界,瑞王一行便遇了袭,瑞王领兵浴血奋战一天一夜,终究扛不住对方兵若蝗涌,一万仪仗精兵尽数覆灭,长公主灵柩被毁,瑞王领残部退入大漠,再无消息。
文九越听越胆战心惊:“难道,他们眼里头就没有王法了么!”
原来方才他一心便打定了主意,要与郑溶同归于尽,他知晓与郑求报仇唯一的办法便是到大堤之下,触动郑求原本安排好的机关,引水冲坝,掀起滔天的巨浪,搅它个天翻地覆。到时候坝毁人亡,不怕郑溶在这样的恶境中还能保全性命。
一个月前,她娘家府上往宫里头给她送封妃的贺仪,母亲进宫之时偷偷给她捎来一句话,说她长兄在工部的位置上好几年没挪上一挪了,原来先帝面前,家里说不上话,如今在皇上跟前儿终于有自家人,该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父亲让她在皇帝枕头边上吹一吹风儿,好歹给长子派一个活,往后也能有提拔的奔头。
郑洺猛然抬起头来,双眼通红:“原来是那个贱人!我原以为她是你害死的——你竟然同那个贱人有勾连……”他突然反身抽出佩剑,朝着郑溶扑过去,“今日你便同那个贱人一道儿在地底下去见先皇吧!”
苏家离棋盘街不过几条街的脚程,她先绕道往一家名叫馥香阁的水粉铺子去买了枚随身的八角菱花镜,这才往棋盘街而去,一路上她越走越慢,足足耗了一刻多的功夫,才走到那棋盘街,她刚在棋盘街上头最大的花儿匠铺子外头站定,便听到郑溶的声音:“阿萧。”
青萝照例领了下头的侍女,捧着漱洗之物走到了西苑,却见房门大开,她心觉异样,便示意后头的侍女俱守在门口,独自一个捧了银盆手巾走了进去,只见房内床帷低垂,却看不清里头的人,她心中暗觉诧异,心道:这个时辰了,苏大人为何还未曾起身?
郑溶含笑侧眸:“为兄这三个月一直看着,你行兵布阵颇有大将之风,假以时日必成我朝的砥柱之石。”
郑溶心中正为着水患之事焦虑,这两日几乎不曾有过只言片语,直恨不得插翅而行,听闻此言拉了缰绳,不由地皱眉责怪道:“何人晕倒?为何如此不济?可见平日好逸恶劳,将养得太过舒适!”周围的官员听闻此言,不由为那人暗暗捏了把汗,这人运道可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晕倒,恐怕醒了之后逃不过殿下的责罚。
两人亦放轻了脚步,随那人迈过了垂花门,再拐过几条曲径,脚下的石头径转了一个弯儿,面前突然大为开阔,只见一大片粼粼波光,连同空气中都微微带着些凉凉的水汽,顿时让人全身舒爽起来。
王旬望着那银香跑出去的背影,脸上颇有几分不自在,干咳一声,换了个话头道:“苏兄弟可大好了?”
苏萧道:“这话若是有旁人听去了,对殿下而言不过是一个比喻罢了,对下官而言,却是天大的罪过,”她深深沉了一口气,走到柳树之下,伸手攀下一枝柳条,递到郑溶的手上,“下官不过是只杜鹃罢了,正好停在这柳树上才相配呢。”
再说了修寝宫便修寝宫罢,又做甚么提起什么万里江山国祚昌永的虚话儿?今儿皇上说话,真是透着一番儿古怪。
郑求高声道:“殿下,今日乃春分佳节,殿下与民同乐为的贺这太平盛世的清平之乐。我昌安自古便有民俗,春分之日的鸡子必要献给家中族长或是德高望重之人,因此下官斗胆请殿下亲往第三支木桩处,亲手取下那木桩下的鸡子投入这河中,为我昌安之民酬谢河神的庇护之恩!”
喜娘抬头看了看洞房,这洞房哪里有半分的喜气?那新娘子坐了许久,跟个死人一般一动不动,屋里那几丝冷清清的喜气也和她不沾染半点关系,盖头珠帘下,那新娘子只垂下一双眼,目光仿佛是落在脚上鸳鸯图样的绣鞋上。喜娘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双绣鞋扎边的金线上留了块拳头大的泥污,竟是将那鸳鸯的花样子糊得了不成样子。
连折两名大将的消息传回帝京,引得朝廷一片哗然,这些年瑞亲王虽未曾亲自镇守西北,可因着瑞亲王留下的余威远扬,周边诸国俱不敢来犯,便是西北最强盛的西凉也在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瑞亲王不在朝中,生死难料,派出的两名将军又已血染沙场,以身殉国,一时间朝中群臣噤声,不敢出半个头,深怕一道圣旨便将自己派上了那修罗之场,白白断送了大好性命。
平福嘿嘿一笑:“家爷说的话,奴才就怕忘了,每日睡觉前都要背几遍,老早就滚瓜烂熟了。”
郑溶立府之后与这位妹妹交往甚少,不过年节才在宫宴上会上一会,他记忆中的景阳,不过是他年少失母之后,那个跑到他身边,仰着脑袋睁着一双大眼睛将手绢儿递给他的小妹妹,直到这一番话下来,他这才发现这位可爱伶俐的妹妹早已不复原先的模样,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深宫之中,在他看不到的那些阴暗地方,历练成了这样的心思。
前日,这位三殿下到达昌安乃是五更之时,并不曾下塌官驿或是临时府邸稍作休息,便直接打马上了州府衙门。
那马儿猛然吃痛,如同一道惊电一般冲了出去,那苏萧早已是浑身酥~软,哪里还经受得住这一下子?一时间只觉酥麻难奈直冲云霄,眼前天旋地转,攀在瑞亲王胸口前的双手陡然松了下去,饶是瑞亲王及时控马伸手捞人,那苏萧却仍旧被马儿狠狠地摔落到地上,在瑞亲王的别院里头足足养了一个月伤。
说罢便打了帘子往外看去,马车窗外虽春草萌发,可路上却不见有半个人影,车轱辘粼粼地压在早已泥泞过后干涸龟裂的路上,颠簸异常,艰难前行,一眼望去俱是洪水退后的凄凉惨淡。
她的世界中再无其他,只余下他的一双眼眸,她在他的双眸中清楚地看到自己此刻的模样,正犹如濒死之人渴求绿洲,到头来却发觉那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
她缓缓地背转身去:“苏萧想问问殿下,殿下问鼎,所求的又是什么?”
这一句话说得不仅杜夫人顿时间就止住了哭声,连着一旁的杜尚书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妙仁笑道:“这女子让殿下如此沉不住气?看来这一位莫非是殿下的心上人?”
下午她进这屋子的时候,苏大人已是人事不省,旁边有一位胡须花白的郎中特别叮嘱她,苏大人所有的事,都必须她来服侍,不得让旁人来帮忙。她心下很是纳闷,买了她来就是服侍苏大人的,为是什么还特别叮嘱说,不得让旁人来服侍?这屋子里除了她,哪里还有什么旁的人?
苏萧伸手取了那杯子,细细撮饮,顿觉满颊衔香,心中一扫多年来的愁闷,正是酒逢知己饮,诗对会人吟,她站起身来伸手摘了一颗青杏,道:“绿果垂青露,空枝犹花香。”依旧斟上半盏金陵春,顺着一弯冰波将那酒杯再轻轻推了出去。
他慢慢地阖上眼睛,嫁与邱远钦为妻。
行至第五日上头,刚刚出了西梁的地界,瑞王一行便遇了袭,瑞王领兵浴血奋战一天一夜,终究扛不住对方兵若蝗涌,一万仪仗精兵尽数覆灭,长公主灵柩被毁,瑞王领残部退入大漠,再无消息。
文九越听越胆战心惊:“难道,他们眼里头就没有王法了么!”
原来方才他一心便打定了主意,要与郑溶同归于尽,他知晓与郑求报仇唯一的办法便是到大堤之下,触动郑求原本安排好的机关,引水冲坝,掀起滔天的巨浪,搅它个天翻地覆。到时候坝毁人亡,不怕郑溶在这样的恶境中还能保全性命。
一个月前,她娘家府上往宫里头给她送封妃的贺仪,母亲进宫之时偷偷给她捎来一句话,说她长兄在工部的位置上好几年没挪上一挪了,原来先帝面前,家里说不上话,如今在皇上跟前儿终于有自家人,该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父亲让她在皇帝枕头边上吹一吹风儿,好歹给长子派一个活,往后也能有提拔的奔头。
郑洺猛然抬起头来,双眼通红:“原来是那个贱人!我原以为她是你害死的——你竟然同那个贱人有勾连……”他突然反身抽出佩剑,朝着郑溶扑过去,“今日你便同那个贱人一道儿在地底下去见先皇吧!”
苏家离棋盘街不过几条街的脚程,她先绕道往一家名叫馥香阁的水粉铺子去买了枚随身的八角菱花镜,这才往棋盘街而去,一路上她越走越慢,足足耗了一刻多的功夫,才走到那棋盘街,她刚在棋盘街上头最大的花儿匠铺子外头站定,便听到郑溶的声音:“阿萧。”
青萝照例领了下头的侍女,捧着漱洗之物走到了西苑,却见房门大开,她心觉异样,便示意后头的侍女俱守在门口,独自一个捧了银盆手巾走了进去,只见房内床帷低垂,却看不清里头的人,她心中暗觉诧异,心道:这个时辰了,苏大人为何还未曾起身?
郑溶含笑侧眸:“为兄这三个月一直看着,你行兵布阵颇有大将之风,假以时日必成我朝的砥柱之石。”
郑溶心中正为着水患之事焦虑,这两日几乎不曾有过只言片语,直恨不得插翅而行,听闻此言拉了缰绳,不由地皱眉责怪道:“何人晕倒?为何如此不济?可见平日好逸恶劳,将养得太过舒适!”周围的官员听闻此言,不由为那人暗暗捏了把汗,这人运道可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晕倒,恐怕醒了之后逃不过殿下的责罚。
两人亦放轻了脚步,随那人迈过了垂花门,再拐过几条曲径,脚下的石头径转了一个弯儿,面前突然大为开阔,只见一大片粼粼波光,连同空气中都微微带着些凉凉的水汽,顿时让人全身舒爽起来。
王旬望着那银香跑出去的背影,脸上颇有几分不自在,干咳一声,换了个话头道:“苏兄弟可大好了?”
苏萧道:“这话若是有旁人听去了,对殿下而言不过是一个比喻罢了,对下官而言,却是天大的罪过,”她深深沉了一口气,走到柳树之下,伸手攀下一枝柳条,递到郑溶的手上,“下官不过是只杜鹃罢了,正好停在这柳树上才相配呢。”
再说了修寝宫便修寝宫罢,又做甚么提起什么万里江山国祚昌永的虚话儿?今儿皇上说话,真是透着一番儿古怪。
郑求高声道:“殿下,今日乃春分佳节,殿下与民同乐为的贺这太平盛世的清平之乐。我昌安自古便有民俗,春分之日的鸡子必要献给家中族长或是德高望重之人,因此下官斗胆请殿下亲往第三支木桩处,亲手取下那木桩下的鸡子投入这河中,为我昌安之民酬谢河神的庇护之恩!”
喜娘抬头看了看洞房,这洞房哪里有半分的喜气?那新娘子坐了许久,跟个死人一般一动不动,屋里那几丝冷清清的喜气也和她不沾染半点关系,盖头珠帘下,那新娘子只垂下一双眼,目光仿佛是落在脚上鸳鸯图样的绣鞋上。喜娘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双绣鞋扎边的金线上留了块拳头大的泥污,竟是将那鸳鸯的花样子糊得了不成样子。
连折两名大将的消息传回帝京,引得朝廷一片哗然,这些年瑞亲王虽未曾亲自镇守西北,可因着瑞亲王留下的余威远扬,周边诸国俱不敢来犯,便是西北最强盛的西凉也在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瑞亲王不在朝中,生死难料,派出的两名将军又已血染沙场,以身殉国,一时间朝中群臣噤声,不敢出半个头,深怕一道圣旨便将自己派上了那修罗之场,白白断送了大好性命。
平福嘿嘿一笑:“家爷说的话,奴才就怕忘了,每日睡觉前都要背几遍,老早就滚瓜烂熟了。”
郑溶立府之后与这位妹妹交往甚少,不过年节才在宫宴上会上一会,他记忆中的景阳,不过是他年少失母之后,那个跑到他身边,仰着脑袋睁着一双大眼睛将手绢儿递给他的小妹妹,直到这一番话下来,他这才发现这位可爱伶俐的妹妹早已不复原先的模样,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深宫之中,在他看不到的那些阴暗地方,历练成了这样的心思。
前日,这位三殿下到达昌安乃是五更之时,并不曾下塌官驿或是临时府邸稍作休息,便直接打马上了州府衙门。
那马儿猛然吃痛,如同一道惊电一般冲了出去,那苏萧早已是浑身酥~软,哪里还经受得住这一下子?一时间只觉酥麻难奈直冲云霄,眼前天旋地转,攀在瑞亲王胸口前的双手陡然松了下去,饶是瑞亲王及时控马伸手捞人,那苏萧却仍旧被马儿狠狠地摔落到地上,在瑞亲王的别院里头足足养了一个月伤。
说罢便打了帘子往外看去,马车窗外虽春草萌发,可路上却不见有半个人影,车轱辘粼粼地压在早已泥泞过后干涸龟裂的路上,颠簸异常,艰难前行,一眼望去俱是洪水退后的凄凉惨淡。
她的世界中再无其他,只余下他的一双眼眸,她在他的双眸中清楚地看到自己此刻的模样,正犹如濒死之人渴求绿洲,到头来却发觉那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
她缓缓地背转身去:“苏萧想问问殿下,殿下问鼎,所求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