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日记_六气灵药
unsv文学网 > 常艳日记 > 常艳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常艳日记》

 斜阳下庭院寂寂,时有飞鸟在竹林间掠过,九郎穿过长廊来到那小屋前,敲了几下门,却听不到任何回音。他心存疑惑,推开屋门往里一看,却是空空荡荡,双澄竟并不在里面。。

  河面上的风卷袭而来,双澄起身走到那一方白亮之间,回过头最后望了他一眼,目光中满是悲伤。

  “太子殿下。”女子声音低微,眉目轻敛。

  听他这样一说,众人又往前方左侧崖间望了过去。果见有一株古松倾斜长在石缝之中,虬曲如苍龙凌空,但树上只有点点白雪随风飘落,并无人端坐。

  虽然端王力陈内情,若不是九郎在淮南王面前虚与委蛇,端王就不可能假布迷局,让人觉得他被困在边境,更不可能率兵一路疾奔回京护驾,季元昌也不会假装听令离开,最后又带人围困繁塔救出官家。然而官家却还是寒着脸,忍着剧痛摇晃着走到九郎面前,只问了他一句。

  “但嬢嬢肯定已经从杀手那里得知了钱桦的消息。”九郎道,“五哥作何打算?”

  可他一旦发作起来,就会歇斯底里地以头撞墙。僧人们拼命按住他,他也会嘶声大喊,似乎是在战场上面临着千军万马的践踏。
  “双澄!”跌倒在角落的冯勉失声大叫。却在此际,已有人冲上前来,拼尽全力将双澄护在了身后。

  她的目光缓缓移至一边,落在了悬在床头的梭子枪上。枪尖隐隐泛着寒光,锋利异常。双澄望着那枪尖,忽而怔怔道:“师傅,暮春之时,你也会与我一起行动?”

  她饶有兴致地看手炉上的雕花,九郎则在灯下静静地看她。
  双澄怔然,再盯着他望了几眼,方才有些印象。“你,你是……跟着淮南王到太清宫来的幕僚?”

  两人不敢过问更多内情,只抱拳领命。元昌才要出去,端王又道:“你先留一下,我还有话要说。”

  “什么?!”潘太后脸色一变,攥着扶栏厉声呵斥,“九哥,你怎能如此率意妄为?!”
  阴冷的风盘旋吹过,火光很快熊熊燃起。明明灭灭的光影间,路边隐约有数条黑影晃动,那持着火折子的人飞快奔去,与他们汇合后,随即趁着夜色掠向远方。

  尽管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到了此事,但听官家亲口说出,九郎的心还是坠了一坠。“爹爹,出阁开府便要正式封王,但臣与诸位兄长们相比,非但毫无建树,亦不懂政事,还是只做个郡王即可。”

  话音刚落,但听斜侧一声沉响,竟又有一扇小门陡然打开。
  丁述咬了咬牙,道:“你的意思是官兵中也有你们的人?”

  “圆木只有三四根,其余的皆是碎石,山上真有那么多人?”车中人撩起帘幔,袖口的玄黑貂绒在火光下浮着微光,又浸着清寒。

  端王见状,连忙上前作揖道:“爹爹息怒,这事九哥也曾对臣说过,臣倒是可为爹爹解释清楚。”他又看了看九郎,随即温和道,“只是九哥现在伤痛缠身,想来也需要休养,臣请爹爹暂时移驾,免得彼此再动肝火。”
  他向她这样说过,无论是在太清宫外,抱着伤心失意的她时,还是回到汴梁之后,聚少离多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认真,认真得让她至今想来还觉愧疚。

  九郎扶着桌沿慢慢站起,道:“当此情形,官家自是要将全部精力放在抵御北辽上了。”

  “我……我是双澄。”她扶着身后的梅树站起来,单脚跳上前,隔着小桥看他。她从未见过那么标致的男孩子,可他眼里分明含着霜雪,冷澈透骨,让她自惭形秽。
  她在内城里找人打听关于九郎的事情,可连着寻了几个行人,不是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就是连正眼都不瞧她。到最后,她只得提着包裹又回到了外城的那个小客栈。

  孔盛双肘撑着地面,悲声道:“食君之禄?我孔盛十六岁入军,一直跟着少将军戍守边疆。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少将军对朝廷忠心不二,到头来却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为什么会意外?”九郎扬眉道,“你小时候强行抱了踏雪,它的主人便一定会替它报仇。”

  仆人弯腰道:“小的也是托人找的,这天寒地冻的,很少有人愿意再去河里洗衣。”

  他顾自撑着杖慢慢走,头也不回。“不需要。”

  “没有,官家正因我不愿接受指婚而发怒,我若是说出双澄,只怕反会坏事。”九郎顿了顿,望着碧波潋滟的湖水出神。
  元昌正要解释,州衙里的官差匆匆赶到,他无暇与双澄再谈,只向远处的禁卫吩咐把守好府衙,便匆匆赶往公堂去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