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入洞来_她不要我要
unsv文学网 > 郎君入洞来 > 郎君入洞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郎君入洞来》

 杜尚书倒是一团和气,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年少风流么,有什么关系。”。

  苏萧脱口道:“娘娘自然是情愿留下的。”

  可几乎又是在转眼之间,家里就如同突然了散掉了骨架子一般,哗啦啦的一下子山崩地裂。家里出事的那阵子,她就像做梦一样,眼睁睁的看着父兄入了狱,收了监。隔日里,大夫人被带到衙门里问了话,当日晚间就在房里悬了梁。她不敢再去回想那一段日子,平日里要好的常走动的亲朋至交些再没有一个愿意上门的,苏家没了官籍,卖了府邸,散了仆从,仿佛是一转眼,一门三进士的苏家就如一片云烟似的,在那繁华如梦的锦官城中烟消云散。

  一旁的丁惟见她出神出得厉害,又她面朝着正好是池小姐,当下颇觉得有些失礼,搭了她的手,好意提醒道:“苏兄台——”这一搭才发现,苏萧的手冰冷得如同冰窖里结了三年的冰渣子一般。丁惟被实实地唬了一跳,正想说什么,却瞧见苏萧注视着对面之人,目光煞是冰冷,丁惟这才顺着她的眼神仔细看去,却是吃了一惊,原来苏萧并不曾看一眼那娇艳动人的池家小姐,反倒是目不转睛地瞧着邱远钦。

  郑溶径直走上前来,坐在床边扶住她的肩膀:“你还受着伤,不必讲这些虚礼。”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仿佛已过了一生一世,水华寺那悠长低沉的钟声终于穿过山水而来。

  他知她犹豫,便用手在她身后,轻轻地将她往前一推,她果然不出他所料,果然便向郑洺投了诚——她的身世,她的彷徨,她的苦痛,她的家仇血恨——每一环都在他的算计当中,郑洺只当是她同郑溶一道儿骗了他,可哪里会料到她也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听他说完,上头的郑溶神色不辨,只淡淡一笑,抬手指了指苏萧:“苏大人,你怎么说?邱大人所言可否属实?”

  苏萧只听得身后传来呼呼的风声和越来越远的箭声,她心中到底松了一口气,慢慢艰难地抬起头来,却见到郑溶紧紧抿起的薄唇,犹然还带着一丝不可觉察的冷冽寒意。

  郑溶扬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三哥是可以替你安排安排——只不过妹妹你方才给三哥看的那一首小令,可惜时间太过仓促,三哥倒没看得十分仔细。妹妹一手青烟体写得出神入化,三哥佩服,因此上倒想请一请妹妹你的墨宝,不知妹妹可愿意赏脸给三哥写几个字,让三哥带回王府去细细临摹揣度一番?”
  回得府中,郑溶在马上便嘱咐了贴身的小厮,若是顾相前来,必然从后门而入,万万不得让人窥见。入夜,顾侧才轻车简从前来,两人相见,郑溶坐在上首道:“今日多亏你及时赶来,不然皇上必然会斥责一通,水患的事情也怕要搁置一番时日了。”

  苏萧现下病体难支,日日卧在塌上,精神萎顿,听银香讲,不过是杜大人来的时候,听他东拉西扯说些闲篇的时候,神色才会略微松些,杜士祯又三番五次地带了大夫来替苏萧问诊,那些名贵药品跟不费银子似的送了来,邱远钦亲眼瞧到过他托人送过来的千年老参,须发尽生,酷似人形,一看便是价值千金的珍品。

  他俯身过去将披在她身上的外袍紧了紧,将她小心翼翼地搂入怀中,手慢慢地抚上她濡湿的长发,如同安慰一只迷途的小兽,一下又一下:“不要紧,万事都有我在。”
  仪态万方的长公主郑淣轻轻地牵起裙裾,屈身为礼:“三哥吩咐,妹妹焉敢不从?”

  他见她不接果子,言语中又比方才的话更疏离了好几分,手微微在半空中一顿,便不动声色地将那瓷白碟子重新搁回案几上,口中只道:“说来听听。”

  此次南下之前,苏萧专程找来途径的各县图志,以熟悉情况,她尚且还记得,长琅紧临乌水,背靠怀山,整个县城地形狭长,如同一枚如意一般嵌在怀山山脚下。若是水患来临,除了上山一避,必是无路可逃,退无可退。若是由于本次的冬雪融化而形成山洪,夹石带泥地冲下山去,无疑是阻断了全县百姓逃生之路,此地恐怕早已是凶多吉少。
  郑溶坐在案几之后,神色喜怒无波,垂了眼眸,手指随意地在案几上的瓷白碟子沿边转了几转,半晌,方轻笑道:“这事儿可就奇了。本王倒从未遇到这样的奇事。官场上历来便是遇到祸事就往后缩的,唯恐半点火星子落到自己的衣袍上,今日,你们倒是反过来,争先恐后地要将罪名认下来,矫拟军令乃是死罪,你们可是不想要项上人头了么?”

  “那芙蓉花遍开在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依小弟看来,此等繁盛之景,”她轻声一笑,“可比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景象也要强上几分呢!”

  候郎中从茶盖子下看了三喜一眼,说:“正是这个理儿。我这边管的只是仪仗诸事,这些事情可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里里外外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当着您的面儿,候某也就把话说开了,纵有什么三五个小差池,圣上对那位爷也不过是训两句罢了,还能伤着筋骨了不成?若说是大差错么……候某跟您说实话了吧,只有一样——万岁的事情不能砸在我手上,我还得留着这个脑袋,等着看我那七岁的小儿娶妻生子,您说是不是?”
  候郎中嘴边慢慢爬上一点笑纹,思索道:“后院?”

  方才那女子刚至官驿的时候,郑溶便回来了,他远远地见到一名青楼打扮的女子在官驿门口纠缠不休,心中不由生起一阵厌烦,又心疑此女是郑求余党,找借口在这里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故而拉了缰绳,远远地立在树下看个究竟,哪料不过片刻,苏萧便走了出来,多管闲事不说,更在他的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场欲语还休的戏码。

  “十日……还要多少劳役人手,才可以在十日之内做完工防之事?”
  顾侧走到远思阁门口,举目朝内远远一望,只见里头点着十八枝的琉璃灯,门窗紧闭,郑溶坐在窗前灯下,既未提笔写字,更未抚卷读书,他的影子投映在密实的窓纸之上,显得极为落寞寂寥,顾侧在外头站了足足有一刻来钟,里头的人竟是纹丝不动。

  苏萧朝着郑溶勉力笑了一笑,气息越发地微弱:“殿下深恩重义,数次舍命相救,阿筝一介愚人,欺人……又欺己,不配……不配得殿下青眼,阿筝无以为报,唯有……一死以报殿下之深恩……”

  “不知?”皇帝朝着她的方向探身过去,“是不知,还是不敢说?或者是不想说?”

  那人不卑不亢道:“苏大人若是有不满之处,大可直接禀告殿下,属下自是情愿领殿下责罚。只是殿下的事情,苏大人可曾办好?”

  见皇帝兴致如此之好,众臣俱是卯足了劲儿要弄出一派太平盛世之景,不多时,郑洺便微微有些醉意,见郑溶尚是正襟危坐,便端了酒杯朝着他斜身过去:“三弟,咱们兄弟久未如今日一般畅饮,哥哥敬你一杯。”

  苏萧道:“王旬兄自然也是不相信的,可架不住家里头的老太太相信,王旬兄又是极孝顺的人,岂有忤逆老太太意思的时候?所以王旬兄的意思是,先将这门亲事定下来,等过了这三年之期,再行婚娶。”
  苏萧只见他朝着人群的方向微微颔首,伸手再取出一支箭,欢腾的人群霎时间便静了下来,却见郑溶不慌不忙地搭箭上弓,微微拉开了些弓,只是却不如方才的那一箭那么满,下头的将士们心中不禁嘀咕,不知为何射程远些,这一箭反比方才的弓拉得虚些,于是俱都只伸长了脖子,无不屏声敛息,只要看第二箭如何。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