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真香事件_法天象地
unsv文学网 > 情敌真香事件 > 情敌真香事件
字体:      护眼 关灯

《情敌真香事件》

 郑溶道:“你知道我不放心什么,有道是有凤来栖,自然栖的是梧桐,”他抬手一指,指了指院子当中的那一株柳树,“如今那凤凰栖在了柳树上,还是和旁人挤在一株树上,我自然是不放心的。”。

  郑洺猛然抬手指着郑溶,高声叱道:“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也只是借口而已!朕乃是堂堂正正奉遗旨登基的皇帝!你不过是暗处窥偷皇位的鼠辈而已!”

  郑溶站住了脚,只见长公主郑淣头上簪珥步摇全无,一扫珠翠珠冠各式缀饰,只着一袭湘色长衣,下头露出一双雪白的赤脚来,郑溶不由低声责备道:“景阳你这是要做什么?”

  先头,刚才救人的男子一听到她要拜谢他家主人,忙推辞不允,百般推脱不掉,就直接掉头而去。她仗着喝了酒,觍着一张三寸厚的脸皮儿,说什么也要死拽着人家的衣裳,非要向恩公当面致谢。人家走得健步如飞,她跟在后面走得踉踉跄跄,一个不留神,摔得自己左手臂儿血流如注。若不是人家怕她再跌得个狗啃泥,只怕早就几个箭步将她甩开到九霄云外去了。

  郑溶在一旁默默地坐了下来,转过头去看苏萧。只见她双目紧闭,蹙着眉尖,颊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身子也不由自主地蜷缩成虾米的样子,似是极为难受。

  黄哥一笑,掂了掂那银子,露出两排被叶子烟熏得黑黢黢的牙齿:“等下了值,咱们哥几个好好地去喝上一盅!”

  她的话将他刺得鲜血淋漓。在她的心中,他邱远钦不过是一个背信弃义的薄情之人罢了。那日他到她家提亲的时候,那窗下的那双绣花鞋,那一片衣角永远地活在他的回忆之中,仿佛是他生命中最最瑰丽的梦,到如今不过是结发不识,纵然是相见却也不能相认相亲。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自今夜掌灯时分,镇北王郑溶身边的贴身侍卫文九就站在镇北王别院侧门外头不住张望,终于远远地见一匹高大的骏马拉着一辆青帷小车飞奔而至,辛从用力拉住缰绳,口中“吁——”了一声,那马儿扬起马蹄停了下来,用鼻孔朝着文九的方向使劲喷了喷气。

  苏萧方想开口唤一唤那人,可才一张口,水就直接呛进了她的口鼻之间,她咳了好几口方把水咳了出来,却不敢再开口,哪晓得正在此时,一个猛浪又直扑扑地迎面打了过来,她觉得自己的双手双脚被江水冻得没有了任何知觉,早已是强弩之末,只是为了求生,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吊在那人胳膊上,哪里还扛得住这样的一波猛浪?
  她一时语塞,正不知如何作答,却猛然回忆起来,自己在半昏半沉之间听到的那个声音,哪里是什么阿兄的声音,分明就是瑞亲王殿下的声音!瑞亲王殿下怎会在此处?她想开口询问,心中却不知何故生起了几分怯意,身子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缩。

  话音未落,只见郑清一把松开他的衣襟,拔腿就往大门外奔去,一路上只有一个念头在脑中反复盘旋——三哥还活着!三哥还活着!那郑清一口气跑到了行营门口,却生生地在石门槛前头收住了脚,他立在门槛前,不由将双拳捏紧了又缓缓地松开,极力稳了稳神,方提起一口气慢慢跨过那一尺多高的石门槛,口内轻轻唤了一声:“三哥?”

  原来,郑溶这一番算计早已是筹划好了的。自从那日密谋之后,郑求便早已派了人手,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将万福桥旁的大坝偷偷地掏空一段,这一段大坝现下早已是不堪重负。他今日假借春分设了个圈套,引了郑溶来到堤坝之上,方才他这样在明面上高声称颂郑溶之德,暗地里却包藏祸心,不过是想借着祭献之事将郑溶引到堤坝的最边上,待到郑溶到了堤坝边,再引水冲毁大堤,这样一来还怕郑溶不葬身江底?即便郑溶命大活了下来,在朝堂之上荣亲王一本参上去,参他郑溶一个修缮堤坝不力的罪名,堤坝被毁,不仅害得自己性命有损更让万民丧生,这样让皇家蒙羞之事,即便是亲王也怕是死罪难免活罪难逃的罪责。
  见她点头,那人又慢吞吞问:“皇上万寿节上的仪制用度之物,可是你前几日清点备下的?”

  只见他松了袖口,俯身从箭筒中取了一支箭,缓缓地搭在拇指上的碧玉扳指上,挽起大弓,将一张弓拉得如同满月一般,微微地侧了侧头,引弓而发,说时迟那时快,场下的众人尚未看清他手中的动作,那支箭便如同流星一般飞了出去,众人耳边听得弓弦在空中铮然作响的声响,再看之时,第一只木桩上的鸡子已是箭至蛋碎,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长公主一面悠然取下那鸽子脚环上的蜡丸,一面漫不经心道:“我这个三弟,素来是个什么性子?他是个诸事做绝的性子,若是安安稳稳留在京城等父皇御驾归天,等来一纸遗诏登了大宝,他难免不疑心放在外头的各位王爷心存不满,生有二心,与其那样坐等各位王爷羽翼渐丰,剪除不力,何不干脆就在登基之前给他们一个理由。”
  她虽在病榻,外头的消息总归还是断断续续地传了进来。他离京小半个月,送亲队伍来至西凉都城津州,长公主入城的那一日,西凉百姓倾巢而出,万人空巷,为一睹□□长公主风采,长公主出自礼仪之邦,感念百姓淳朴,在满城欢呼声之中,长公主缓步走出车鸾,在那一刻全城百姓不禁屏住了呼吸,人人惊叹这一位仪态万方,雍容华贵的公主仿佛一轮明月高悬于天空,让周围的一切在突然间黯然失色。

  前日,这位三殿下到达昌安乃是五更之时,并不曾下塌官驿或是临时府邸稍作休息,便直接打马上了州府衙门。

  郑洺仿佛心情大好:“爱卿请起。”
  郑溶眼光顺着他往龙椅上看过去,皇帝两旁各侧坐着一名美貌的妃嫔,俱是刚封不久的美人,也都是郑洺私底下遣了人四处寻来的,再由皇帝身边的内侍引荐给皇帝的。

  她循声望去,不是巡抚郑求却还有谁?只见郑求满面喜色,高声称颂道:“今日我等有福,一观殿下神采英拔的天人之姿,此番堤坝之功成,殿下更是居功至伟!”

  妙仁上去一步道:“殿下若是还信得过在下,便让在下看一眼这姑娘的伤处。”
  那一晚,他的手慢慢地抚上她濡湿的长发,如同安慰一只迷途的小兽,一下又一下:“不要紧,万事都有我在。”

  仲夏之夜,闷得更无有一丝风气儿。蝉鸣一片,庭院荷塘,千柄荷叶,青盘翠盖,上头的一方莲花竞相盛放,下头却是泥沼一塘。

  闭上眼睛也能想象,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们会如何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流民人数在奏折中层层递减,到了皇帝的御案上,只怕还不到十之一成。受灾之情更是层层掩盖,等到了皇帝的耳中时,只怕也早成了一片歌舞升平,天下太平之景象了。

  苏萧慢吞吞地走在棋盘天街上,天街上熙熙攘攘,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她眼角瞥着旁边一顶黑帷小轿从身边走过去,一个小厮跟在轿旁,正眼也没看她一眼,吆喝着开道,直接越过她,疾步往前而去。

  四围寂静得可怕,不知过了多久,水华寺内那只两丈长的描金木鱼一下一下地撞在重至千金的青铜大钟上,那钟声悠缓低沉,在明晓山中回荡,久久不散。

  话音未落,却被他冷冷打断:“怀清百姓?!现下江阳诸地,哪一处不是饥民流离,匪乱四起?你可知我调三万人马到昌安的用意?”他猛然回身,手往案几上的卷轴上一指,语气中含着隐隐的怒气:“这上头堆着卷牍累累,只需粗看三行,我何须这个房门,便知各处纷乱不已!我倒知怀清近况,但我来问你,你可知,每日间有多少流民涌入昌安?今日里昌安又增设有多少处粥铺?前来排队领粥的饥民今日又有多少?明日又会增加多少?昌安的存粮还够几日?每日要动用多少牲畜去从外运粮回昌安?要动用多少人马去押运才能不半途中被流寇劫了去?”
  一席话缓缓说来,目光竟不曾落在她身上分毫。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