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_谁是恶人?
unsv文学网 > 道藏 > 道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道藏》

 郑续的眼瞪大一些,瞧着青娘的肚子,王婆子噗嗤一声笑了:“哥儿别这样瞧着,让奶奶好好歇着!”郑续点头不断:“王婆婆,你放心,我啊,一定会照顾好娘!”。

  琴姐儿的小嘴撅了下,对丫鬟摇头,快步走到亭边,正要去推门就听到门内传来郑大奶奶的声音:“不,不是这样的!”

  青娘在灶下烧洗脸水,昨夜的事,原本该是司空见惯的,可是青娘此刻回想,脸却一阵阵的发烧,不该这样的。可是既然做了,又有什么好害羞的?

  宁榴正打算回答,瞧见秀才娘子站在人群外面,脸色有些不好,宁榴已经笑着道:“虽不敢尽知,但我晓得,这人,已经自食其果了!”

  后院里的事虽然没传出去,可下人们之间也有议论,那丫鬟苍白着一张脸,瞧着琴姐儿什么都不敢说。

  吴氏想着,眼里的泪也扑簌簌往下掉,青娘感觉到吴氏的泪掉在自己发上,哽咽着哭出声。吴氏女儿和儿媳都已知道消息,也不免要哭一场。

  锣声一响,衙役们脸色就有些不好瞧,老成些的衙役道:“难不成你家想要拒捕不成?”
  “二奶奶说的是,我们两个,家里爹娘都是佃这家里田地的,爹娘晓得我们被挑中来服侍田主人,高兴得不得了!”绿儿比喜儿灵巧多了,话锋一转,就顺着青娘的话往下说。

  青娘微笑:“不去瞧瞧,怎么会让他们家后悔?”王婆子不由笑了:“奶奶和我们说笑话呢!”

  郑大奶奶已经叹气:“哎,不是我做人狠,只是打蛇就要打死,当日本以为,把人赶走,赶出族就万事大吉,谁知道还有这后面的事,更恶心的事,这族里的人,拿了银子不肯帮忙的太多了。我若不这样做,到时你们也好,姐儿也罢,只怕都被他们啃的骨头都不剩。也只有我先狠心了!”
  郑大奶奶眼里的泪又落下,吴娘子和丫鬟也不安慰,只走到厨间收拾了饭菜送上来。丫鬟把一碗鸡汤放在郑大奶奶跟前:“奶奶,今儿有鸡汤呢!”

  郑大奶奶笑了:“这才是乖巧的做法,以为拿了身契去,就再不怕了,真是做梦!”陈娘子点头应是,接着小声问:“吴家嫂嫂那边,该怎么办?还是说?”

  宁榴摇头:“不是,我们家有几百亩茶园,大哥他……”宁榴停住不说话,青娘已经钻进被窝,惊讶地道:“怎么你身上那么冰,按说你已经躺了好半天了。”
  王婆子站在那里,瞧见郑大奶奶过来,王婆子面色平静地给郑大奶奶行礼,并上前挑起帘子。

  三姑婆坐下后喘了口气,又喝了一杯茶,这会儿见他们又要争起来,三姑婆咳嗽一声:“都听我说,这事,我已经有主张了。青娘年纪还轻,也不能叫她守,只是秀才,你弟弟临去之前的话,你也听见了。他是叮嘱过青娘,要她守好这份家业的。”

  所有的事都做的那么巧妙,青娘按在王婆子肩上的手,似乎也失去了温度。郑明德能逃出一条命来,还真是算运气好。难怪郑明德初次到那地方时,会那样的,那样的沉默,会选择去做一个杀猪的,而不去选择做别的事。
  “不用分辨,你做过什么,你心里有数,你女人做过什么,她心里也有数。这世间,有些事,是不会过去的!”说完郑明德就离去。

  秀才娘子平日在镇上,也算有些头脸,方才黄婆子见了秀才娘子,也是客客气气的,这会儿突然变脸,秀才娘子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那里愣征。

  宁敏把张续的手指拿掉,指着哥哥对娘告状:“娘,哥哥,坏!”
  张秀才到的吴氏家里时候,已是太阳偏西,各家各户做晚饭了。张秀才匆匆下了驴,就去敲吴氏家的门。吴氏儿子开了门,瞧见是张秀才,就要把门关上,张秀才忙按住门:“表弟,我来寻我们弟妹说话的!”

  宁榴过来接了灯笼:“这个,还是一起睡床吧。”

  青娘听着王婆子的哭声,拍着她的肩,王婆子已经抬头瞧着青娘:“我晓得,这样的话,不该我说的,今儿我说出来,还不晓得大奶奶会怎么样在外面编排呢,要打要骂,二奶奶也就由大奶奶去,我不怕!”
  琴姐儿能感到自己的娘全身都在抖,刚想安慰郑大奶奶就听到青娘这样的话,琴姐儿不由皱眉瞧向青娘:“二婶婶,您对我娘,未免有些太过分了!”

  绿丫瞧着自己爹手里抓着的那把钱,摇头把那把钱又塞回去:“爹,我有吃有住有衣衫穿,不用的!”绿儿爹怎么肯收回去,两人还在推拒。

  回家的路上,青娘笑着问宁榴:“你和姑姑说了什么?我瞧姑姑对你,似乎有些不一样呢!”

  张二叔点头:“这要真成了,也是我们这侄媳的福气,只是她那个哥哥,你也晓得的,附近有名的吴大哥。”

  张秀才皱眉,青娘已经下了驴,对张秀才道个万福:“我家的中午时候被抓去县衙里,大伯,你是他的担保,想来您也脱不了干系。”

  “既有人证,那就请六婶婶把人证请出来!”青娘抢在郑大奶奶开口之前就先说话,郑大奶奶的手不自觉握紧,急忙对郑六奶奶道:“好了,六婶婶,晓得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们总是要在一家子相处的,那支金凤钗,也不算什么值钱的东西,丢了就丢了罢,我们还是快些进去!”
  三老太爷终究没把那药死的话给说出来,郑明德的眼微微低下,瞧着地下一言不发。四老太爷已经对三老太爷道:“三哥,话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想来侄孙心中,对他大嫂,难免会有不满,你我又何必枉费心机?”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