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闯皇宫:妃常难训_星域之眼
unsv文学网 > 女汉子闯皇宫:妃常难训 > 女汉子闯皇宫:妃常难训
字体:      护眼 关灯

《女汉子闯皇宫:妃常难训》

 拜了祖宗,入过祠堂,上了族谱,青娘她们,才算是郑家的人了。青娘对婆子点一点头,示意知道了。婆子也就退下,外面又响起说话声,绿儿从窗边一瞧,笑着道:“厨房里送早饭来了,还要请二奶奶示下,哥儿姐儿们,是不是也该请起了?”。

  “这主意妙极!”宁榴的话像从牙缝里挤出来,张秀才格外高兴:“那就这样说定了,等事情成了,我奉上十两银子,你不是正好要说亲,这就做了彩礼钱,我走了,还要去寻青娘去。”

  “我就这么好?”青娘心里更酸,勉强对吴大哥笑着说,吴大哥点头:“我的妹妹,自然是这天下地下,最独一无二的。”

  青娘眼眸一转,站起身走到吴娘子面前,声音轻柔:“是啊,我原先也不懂呢,毕竟这懂药理,可是件大奇事,你既有这样的,为何要屈身做一个下人呢?”

  宁榴送走他们,关好大门走进屋里,见青娘闭着眼躺在床上。

  读书人,切记,不可酸腐!慈父的话在宁榴耳边响起,许久没流的泪从宁榴眼里流出。

  青娘听郑大奶奶这样说了,唇边现出一抹嘲讽的笑,接着青娘就对郑全媳妇道:“那绸缎庄,嫂嫂今日回去,过两日就收拾进城罢!”
  “你弟弟是我的夫主,他的血脉,自然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才叫是他的血脉!”青娘的话说的张二叔和张秀才都不禁愣住,接着张秀才笑了:“无知妇人,无知妇人,难道你还想说什么怪力乱神的蠢话?”

  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宁榴觉得自己的脑子都糊涂了,到底什么时候?自己引以为傲的定力,就这样消失了?

  宁榴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手从青娘肩上离开。青娘听出他话里深深的难过,青娘想安慰他,可一时青娘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他,过了好一会儿青娘才自嘲般的笑笑:“我总觉得自从男人死后,我过的苦,可这会儿想想,你过的,才更苦。”
  这会儿人都信青娘宁愿去死也不愿做妾了,有个脾气暴躁的妇人已经站起身:“呸,朱家,不就是这知名的乡绅,可也没有这鱼肉乡里的。婶子你温存着你侄女,我们出去骂朱家的人去。”

  郑大奶奶的眉皱起:“二叔,你休要为霸占家产,想出这样的主意来,还给我身上泼污水,我行得正,坐的端,并无一点错误!”

  绿儿应一声是才道:“二爷二奶奶这些日子,就商量着怎么把绸缎庄收回来,还说,等绸缎庄收回来了,就要二爷安心地读书!”
  琴姐儿的话还没说完,看见郑大奶奶面色苍白,琴姐儿就啊了一声,急忙问丫鬟:“娘不是说去寻二婶婶说话吗?怎么这会儿,脸色这样苍白?”

  郑全媳妇又一杯酒落肚,对着郑大奶奶的话也多起来:“这些日子,族里面有些流言呢,说二婶婶不好相处,还说什么你和二婶婶妯娌两个,从来不在一起说话的。今儿我亲眼瞧见,你们两个,相处的好的很呢!可晓得外面的话,都是靠不住呢。”

  王婆子已经伸手去把香炉捡起,把香炉重新放在供桌上,去取了香来,重新在蜡烛上点燃了香,对着郑太太的画像拜了两拜。把香往香炉上插:“太太,您若有灵,此事是真,就让这香插好!”
  宁榴当时只恨天对自己不公,此刻听到长久以来的猜测被证实,宁榴转身瞧着吴管家,突然冷笑:“当日|你们为了产业,诬我并非父亲亲生,今日为了保住父亲产业,又说我是父亲亲生,到底事情如何,我也不想去知道了。我今日|已是张家的赘婿,所生的孩子,一个姓张,一个姓宁,和郑家没有关系。我还是……”

  宁榴的脸越来越红,青娘给宁榴又斟一杯酒:“这是第三杯了,吃完这杯,你就好好吃菜罢,等会儿还要守岁呢!”

  吴氏抱着青娘的肩膀:“青娘,过来和我住吧,我们姑侄一对寡妇,这样守着也好,若你不愿意守……”
  真是一样的苦呢!宁榴想着这句话,耳根不由一红,青娘觉得气氛有些尴尬,手摇一摇:“罢了,不提了,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

  “不要,我就爱吃排骨,炸焦黄了,啃着,多舒服。”青娘接了排骨,给宁榴递钱,宁榴接了钱:“吴大哥,该回来了吧?”

  青娘惊讶地看着宁榴,宁榴面上笑容没变,瞧着张秀才:“秀才,你晓得的,我是个粗人,又是干杀猪这个营生的,不会讲什么道理,只懂的动手!”
  吴氏拉着青娘的手不肯放,众人簇拥着青娘夫妻回到家中,宁榴用钥匙开了锁,把车推进去,众人又要跟着进来。

  要告官,张秀才也会被牵连,那这会儿就是张秀才告的官。

  青娘一把抓住儿子的手,指着他的大拇指:“这还不长?快过来,我给你剪,不然等你爹回来了,他要剪,可和我给你剪不一样!”

  丈夫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张秀才频频前来探望,青娘那时以为,张秀才是兄弟情深,后来才晓得不是这样的。

  账房先生打着算盘,头都不抬:“这样人家纳个妾,算个什么大事?再说了,还不晓得人家情愿不情愿。”

  朱老爷原本以为,一般人到了公堂之上,早被吓得发抖,事情很快就能解决,因此在后面安心等着。谁知等来等去,连茶都换了两遍,还不见知县下堂,朱老爷忍不住让个小厮去打听。
  “爹娘苦挣的产业,留给大哥也好,不给我也罢,横竖都是这家里的东西。”郑明德的话让三老太爷点头:“明德这话说的对,哎,明德当日若你能不出门,在这家里,好好地读书,只怕我们家里,也要再添一个举人,或者进士也说不定!”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