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契约书_大动作
unsv文学网 > 魔鬼契约书 > 魔鬼契约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魔鬼契约书》

 不过片刻功夫,两人便走回了那惜字街胡同的宅子,郑溶左右看了看,点头道:“这倒是个清净的所在,是你赁下的?”。

  她耳边听闻上方似乎有低语声远远传来,人声低沉,听不清说些什么,渺渺飘飘似虚似实,愈发显得此处空寂可怖。这声音让她不由地汗毛倒立,焉知这声音不是自己的错觉?又焉知,这不是阿鼻地狱的鬼怪之音?

  苏萧随着众人跪下来,却听见场上那个人的声音自远处淡淡传过来:“昌安大堤今日之成,乃是我昌安百姓之功劳,郑公如此之说,倒让小王觉得当之有愧。”

  他不相信那些朝官递上来的含糊其辞的奏折,更不相信那一日二哥拉着他的手,对他说的那一句话:“小六,你三哥怕是没了……”

  老僧合掌:“殿下仁厚,不好杀伐之事,乃是众生之幸。”

  苏萧知这是官场中惯使的伎俩,一贯地攀高捧上,踩低欺新。她并不在意这许多,更何况心思也并不放在这些小事上面,她一面是家事如同一座巨山般压在心口,另一面又兼着唯恐女子的身份被外人所拆穿,所以凡事尽量低调,从来不与人争个高下,只是不卑不亢地埋头做事罢了。

  她想起郑溶一路上如何的以身作则,自觉无有脸面日日赖在马车之中,加上高热已退,腿伤也好了多半,虽精神还有些不济,到底还是自己坚持着又爬上了马鞍。
  苏萧已然知道这必然是个套儿,无论如何,现下只能硬生生顶着了,待见了尚书大人再谋划办法,于是便朗声道:“公公,自我朝高祖得了天下,御制天子用卤薄仪仗,这四对儿黄缎九龙曲柄盖乃是木质鎏金,上织彩云与流云火珠,一旁垂彩带三尺五寸,三层垂檐各一尺一寸绣金龙九只,下坠金铃十五只——公公,下官说得对是不对?”

  王旬是关陇人士,比苏萧稍稍年长几岁,与苏萧同住笔管胡同,考前举子们常去勾栏青楼等地,借了风雅之名,流连不返,其实不过是乱花迷人眼,心底不清净,胡天海地的闹几出风月故事罢了。当中也有动了活络心思的,借机打探消息,攀附官场内帷的贵人,打的又是别样的算盘。他两人对此多有不屑,加之王旬与苏萧祖籍乃是同地,因此两人多有往来照应,早已熟识。

  郑溶听罢一笑,只伸出一双修长的手指,尚未言语,指尖上便带出了微微的嘲讽,那手指慢慢叩在桌面上,满屋子静悄悄的,唯有手指叩在案桌上的声音砰砰作响:“苏大人,方才黄大人已说你或许将那黄缎九龙盖藏匿了起来,既然你也知那库房里头什么也没有,你倒要本王看些什么呢?”
  今日之事,本到此便是告一段落,可谁人都没有料到,今日之事还远远没有了结。

  杜远见他久久不语,想了一想,近前来在他的耳畔低语道:“王爷,那人是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苏萧。”

  郑溶倒是来了几分兴趣:“敢问大师以什么来论得失?”
  她吓得一个转身,待到回头过去的时候,那一袭白衫已经悠然远去。她心中暗暗懊悔,今儿可不是白白地来了一场么,只隔着那朦胧的碧纱格子恍惚地看了一眼,连着个囫囵样子也没瞧清楚。唉。

  “那亲王各式典礼仪仗上所用的红罗五龙曲柄盖,可否为两套四件?”

  据说这荣亲王大败北军返朝之后,圣上龙颜大悦,大摆庆功宴,因着荣亲王久居北方,在庆功宴上大赞北方辽远开阔,向圣上描述,北方连着水都是泱泱气派。圣上听了极为神往,又体谅荣亲王曾久居北方,当即下诏,征了京城近郊两万役民,耗时三年,为爱子开出这凌波湖,又从五十里之外的玉泉山引水至此。玉泉泉水冬暖夏凉,一直以来是皇城之内的御用之物,破例将泉水引至王府,足示荣宠之深。凌波湖旁,唯有一道白玉单拱桥将一方水榭与岸边相连,除此桥之外,这水榭其四围皆水,因此这水榭在名儿上也就随了凌波湖,称为凌波水榭。
  他慢慢地阖上眼睛,良久方缓缓地吐出四个字:“明日攻城。”

  一切和煦而温情的表象,原来只不过是为了让她错以为她在他的心中占了一席之地!

  苏萧忙上前去,笑道:“小弟无回城之车马,刘兄可否搭小弟一程?”
  “不……”她低低地开口,自己不过是一叶被卷入滔天巨浪的孤舟,这一回,就让她软弱地蜷缩在这个角落里罢,哪怕只多出几天这样平静的日子也好,“我就在这里等你罢……”

  四顾左右,四野茫茫,耳畔空有呼呼的风声,簌簌的落雪之声,哪里却有半分人影?是了,原是自己妄想了,三哥哪里能如此轻易的平安归来?方才准是那侍卫眼花了而已。

  那声音让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不由咯噔一紧。
  这人可真是个少见的刁钻性子。

  苏萧没想到他居然直通通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竟然不知怎么接才好,在邱府那半年所受的委屈涌上心间,半日方嘲讽道:“邱大人的家事,与下官有何干系?”

  苏萧心中极清楚此事便如同赶鸭子上架,情愿倒也罢了,不情愿那便是与荣亲王郑洺作对。王旬心思干净,总以为洁身自好方为正道,并不在这些事情上留心。可如今看来,连着他们这些不起眼的小兵小卒,一个接着一个的猛浪,也不得不身不由己地卷到这一场污秽中来。她原是听好些好事之徒提过两王之争,没想到两王的间隙已如此之大,连带着朝官们也早已经划下了道道,一眼望过去,便是好一个泾渭分明。如今之计,不过是先应承下来,到时候该怎么办,时日方长,可得细细做一番盘算才是上上之策。

  好好好!她果然是胆大至极的女子!

  老僧合掌:“殿下仁厚,不好杀伐之事,乃是众生之幸。”

  郑溶道:“这个你便不用管了,你只管安心做好工事便可。粮食的事,本王自有定论。酬劳之资也不是按日结付,可缓上十天半月的,眼下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要修筑好防事,保住昌安城。”
  这一次郑溶带头鼓起掌来,大声道:“好!果然是我军中的好男儿,本王再赐你一碗酒!”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