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启事》
新书推荐:
第一章覆雨翻云之夜月当空
第二章无良交易
第三章我又被人穿了
第四章暖冬狂想曲
第五章[名柯同人]在米花町飞升
第六章最刺激的长篇乱惀小说
第七章夏季暖
第八章西洋偷香
第九章月神戏星君
第一十章空灵
第一十一章bbbb88
第一十二章星际呆萌小夫郎+番外
皇帝道:“恭者,敬也。朕给了他这个封号,便是想着他能上敬天地,下敬父兄。常言道天家情薄,朕却盼着你们兄友弟恭,盼着他恭顺于新君——更盼着新君善待于他。”。
鸣虫低吟,流萤飞舞,这一夜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这几日,邱远钦在她面前只字不提那日晚间她所说的苏筝两个字,让她都不禁怀疑自己,那日晚上是不是其实她什么也没有说,是不是苏萧那两个字只是她梦中自言自语的呢喃,是她酝酿在心中的苦酒,并未曾将它一杯斟满端到他的面前。
见郑溶发问,郑求往前跨了一步,面上带了十分的惭愧道:“那日殿下抵了昌安,又并不曾允许我等前去迎接,我昌安等大小官员俱是各司其职,专心于赈灾,以至于殿下到府衙之时,昌安府衙内空无一人,昌安官员失礼于殿下之前。下官承朝廷重恩,觍居江阳巡抚之位,自然要严责申饬一番,今日,我昌安诸位同僚同来殿下驾前迎接,以弥补当日之过。”
郑溶默默地跪在地上,良久却听皇帝缓缓道:“今年三月上头,你那五弟也封王立府了,朕给他拟的封号是恭,你觉得这封号是个什么意思?”
一旁的苏萧见郑溶连斥责也成了不屑,不知为何也微微地替邱远钦红了一红脸,也不知这脸红到底是为着郑溶的不屑,还是为着邱远钦的脸面。她心中轻轻地咯噔一下,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她对着瑞亲王殿下的想法是如此的在意和敏感了?
老太爷只长叹一口气,不得已松了口:“你既然执意如此,我便依了你,不退这门亲事。只有一点,成罢了亲,你便上京赴考。我还是那句话,我邱家为官世代清白,断断容不下这样辱没门楣的孙儿媳妇。你既说与她并无私情,三五年归家省亲之时,便将她休了。孔子七出家语,不生儿男者出。到时候,休妻之事与你的品行断然无涉。”
苏萧避闪不及地将他的手打开了去:“我哪里对他动了什么心……”
王旬见她如此愁苦,大笑道:“随你随你。可若是那杜兄事后发难,再上咱们家来小住几日……依我看来,谦之,你好自为之罢。”
邱家虽然让邱二公子与她这样的不祥人成了亲,但是能省的俱都省了,一无亲朋二无主证三无良辰,一顶小轿就将人抬进了府门。熟络的,倒还知道二公子娶亲了,不知道的,还打量着是邱家的老太爷纳了哪户美貌的小寡妇做四房呢,何来什么喜毯红帐?
郑溶闻听她这样说,顺势往椅背上一仰,不由大笑道:“姑娘果然目光如炬!”
苏萧只觉得一个焦雷在头顶炸响,心中暗叫不好,伸手取了那匣子揭开来,却见里头整整齐齐地码着四支淡黄色的绢制兰花,下头铺着蟹壳青折枝纹样的绒布,衬得那四支兰花嫩若初发,娇艳欲滴,她将那绒布翻捡开来,下头却没甚么纸条之类的物件,她将那匣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却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疑惑道:“送东西的人可说过什么?”
八月的夜,清凉的流水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她呆呆望着天上的明月,又低头呆呆地望着一盏一盏从身边漂浮而过的小小花灯,那些花灯随着水流起起伏伏,从远处缓缓地来,再向远处缓缓地去。一盏一点红随波微微荡漾而来,她望着那盏三层八瓣儿的花灯出神,情不自禁地伸长了手去够,却并没有够着,那盏花灯在她身边打了一个圈儿,随水而去,若是放在平常,去了也就去了,可此时某个人却醉得厉害,偏偏不依,非要探着身子去勾那盏随波而去花灯,岸上头的王旬看得分明得很,这人怕是要一个倒栽葱,直接栽倒到水中央里去了。
郑溶大惊,陡然抬头:“父皇!”
皇帝见群臣噤声不语,眼光不禁从站在下头的几个儿子身上一一扫了过去,曾几何时,这几个儿子还不及自己腰高,有一次,洺儿还爬在自己的腿上,非要伸手去抓自己手中艳如殷砂的朱笔,那时候自己还哈哈大笑。
众官员一惊,不知何人胆子如此之大,苏萧转头过去,却见发问之人正是邱远钦,邱远钦本是荣亲王一派的人,这次跟着郑溶南下,多少也是荣亲王安在郑溶身边的一枚眼线一个掣肘,这时候,他出来为郑求说话倒也是意料之内的事儿。
郑溶笑道:“咱们兄弟两个倒想到一处去了。”兄弟两人一面说着,一面走到后头的九转回廊,捡了个僻静地方坐下来。
郑溶知他有话要说,笑道:“那依郑公之见,如此才不是小儿的游戏呢?”
王忻誉又叩了一个头道:“臣等知殿下乃至孝之人,可殿下万不可弃江山黎民不顾,方才不负先皇嘱托——”他提高了声音,道,“臣等恭请先皇遗旨!”
前几日,邱远钦从苏萧那里带来瑞亲王府确切的消息——郑溶与顾侧在别院密谈,心疑皇帝要传位为最疼爱的儿子郑清,故而决定要留守京城,伺机夺权,并将送嫁之差事推给自己。自己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既然皇帝是有了传位郑清的意思,那么无论是自己还是郑溶,总有一个要被打发出京,郑溶打的主意是留在京城谋划而动,若是自己去送亲,万一在路上皇帝咽了气,到时候自己鞭长莫及,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一个不慎便是功败垂成。
他斟满一杯酒,握在手中晃了两晃,却并不喝,眼光从酒杯上慢慢地扫到云霞的脸上,微笑道:“姑娘既能猜到在下家世,那依姑娘来看,在下来到贵地是要做什么呢?”
他缓步踱了过去,孙儿背影直挺,千年磐石一般纹丝不动。
三日之后的清晨,邱家祠堂那两扇厚重的门终于轰然大开,邱家老太爷杵着拐杖背光而立,晨霭之中,老太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最最心爱的孙儿这样的倔强,这样的顽冥不灵,再放任他这样下去,只怕就是要去了这孩子的半条命了。
郑溶坐下来闲闲把玩手中棋子,不经意地问道:“这棋局明明本是小王落了下风,大师为何要弃子认输?”
候郎中嘴边慢慢爬上一点笑纹,思索道:“后院?”
王旬赞道:“这主意自然使得。”
那人皮笑肉不笑道:“苏大人好一个伶牙俐齿!在咱家面前,苏大人也莫要摆弄些书袋,咱内务府的人虽说不识字,却知道皇上的事儿,是万万出不得差池的。大人既无法将黄缎九龙曲柄盖交出来,必然不是弄丢,便是毁损了,眼下别无他法——来人啊!请苏大人随咱们走一趟锦衣卫罢。”言下之意,竟是刑讯的口气儿了。
郑溶如何不知她心中的顾虑?哂道:“苏萧,你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那条银河。”
苏萧一愣,这才想起,今日果然是有个约的。而且这个约,还是杜五爷那日走之前给定下来的。
鸣虫低吟,流萤飞舞,这一夜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这几日,邱远钦在她面前只字不提那日晚间她所说的苏筝两个字,让她都不禁怀疑自己,那日晚上是不是其实她什么也没有说,是不是苏萧那两个字只是她梦中自言自语的呢喃,是她酝酿在心中的苦酒,并未曾将它一杯斟满端到他的面前。
见郑溶发问,郑求往前跨了一步,面上带了十分的惭愧道:“那日殿下抵了昌安,又并不曾允许我等前去迎接,我昌安等大小官员俱是各司其职,专心于赈灾,以至于殿下到府衙之时,昌安府衙内空无一人,昌安官员失礼于殿下之前。下官承朝廷重恩,觍居江阳巡抚之位,自然要严责申饬一番,今日,我昌安诸位同僚同来殿下驾前迎接,以弥补当日之过。”
郑溶默默地跪在地上,良久却听皇帝缓缓道:“今年三月上头,你那五弟也封王立府了,朕给他拟的封号是恭,你觉得这封号是个什么意思?”
一旁的苏萧见郑溶连斥责也成了不屑,不知为何也微微地替邱远钦红了一红脸,也不知这脸红到底是为着郑溶的不屑,还是为着邱远钦的脸面。她心中轻轻地咯噔一下,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她对着瑞亲王殿下的想法是如此的在意和敏感了?
老太爷只长叹一口气,不得已松了口:“你既然执意如此,我便依了你,不退这门亲事。只有一点,成罢了亲,你便上京赴考。我还是那句话,我邱家为官世代清白,断断容不下这样辱没门楣的孙儿媳妇。你既说与她并无私情,三五年归家省亲之时,便将她休了。孔子七出家语,不生儿男者出。到时候,休妻之事与你的品行断然无涉。”
苏萧避闪不及地将他的手打开了去:“我哪里对他动了什么心……”
王旬见她如此愁苦,大笑道:“随你随你。可若是那杜兄事后发难,再上咱们家来小住几日……依我看来,谦之,你好自为之罢。”
邱家虽然让邱二公子与她这样的不祥人成了亲,但是能省的俱都省了,一无亲朋二无主证三无良辰,一顶小轿就将人抬进了府门。熟络的,倒还知道二公子娶亲了,不知道的,还打量着是邱家的老太爷纳了哪户美貌的小寡妇做四房呢,何来什么喜毯红帐?
郑溶闻听她这样说,顺势往椅背上一仰,不由大笑道:“姑娘果然目光如炬!”
苏萧只觉得一个焦雷在头顶炸响,心中暗叫不好,伸手取了那匣子揭开来,却见里头整整齐齐地码着四支淡黄色的绢制兰花,下头铺着蟹壳青折枝纹样的绒布,衬得那四支兰花嫩若初发,娇艳欲滴,她将那绒布翻捡开来,下头却没甚么纸条之类的物件,她将那匣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却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疑惑道:“送东西的人可说过什么?”
八月的夜,清凉的流水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她呆呆望着天上的明月,又低头呆呆地望着一盏一盏从身边漂浮而过的小小花灯,那些花灯随着水流起起伏伏,从远处缓缓地来,再向远处缓缓地去。一盏一点红随波微微荡漾而来,她望着那盏三层八瓣儿的花灯出神,情不自禁地伸长了手去够,却并没有够着,那盏花灯在她身边打了一个圈儿,随水而去,若是放在平常,去了也就去了,可此时某个人却醉得厉害,偏偏不依,非要探着身子去勾那盏随波而去花灯,岸上头的王旬看得分明得很,这人怕是要一个倒栽葱,直接栽倒到水中央里去了。
郑溶大惊,陡然抬头:“父皇!”
皇帝见群臣噤声不语,眼光不禁从站在下头的几个儿子身上一一扫了过去,曾几何时,这几个儿子还不及自己腰高,有一次,洺儿还爬在自己的腿上,非要伸手去抓自己手中艳如殷砂的朱笔,那时候自己还哈哈大笑。
众官员一惊,不知何人胆子如此之大,苏萧转头过去,却见发问之人正是邱远钦,邱远钦本是荣亲王一派的人,这次跟着郑溶南下,多少也是荣亲王安在郑溶身边的一枚眼线一个掣肘,这时候,他出来为郑求说话倒也是意料之内的事儿。
郑溶笑道:“咱们兄弟两个倒想到一处去了。”兄弟两人一面说着,一面走到后头的九转回廊,捡了个僻静地方坐下来。
郑溶知他有话要说,笑道:“那依郑公之见,如此才不是小儿的游戏呢?”
王忻誉又叩了一个头道:“臣等知殿下乃至孝之人,可殿下万不可弃江山黎民不顾,方才不负先皇嘱托——”他提高了声音,道,“臣等恭请先皇遗旨!”
前几日,邱远钦从苏萧那里带来瑞亲王府确切的消息——郑溶与顾侧在别院密谈,心疑皇帝要传位为最疼爱的儿子郑清,故而决定要留守京城,伺机夺权,并将送嫁之差事推给自己。自己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既然皇帝是有了传位郑清的意思,那么无论是自己还是郑溶,总有一个要被打发出京,郑溶打的主意是留在京城谋划而动,若是自己去送亲,万一在路上皇帝咽了气,到时候自己鞭长莫及,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一个不慎便是功败垂成。
他斟满一杯酒,握在手中晃了两晃,却并不喝,眼光从酒杯上慢慢地扫到云霞的脸上,微笑道:“姑娘既能猜到在下家世,那依姑娘来看,在下来到贵地是要做什么呢?”
他缓步踱了过去,孙儿背影直挺,千年磐石一般纹丝不动。
三日之后的清晨,邱家祠堂那两扇厚重的门终于轰然大开,邱家老太爷杵着拐杖背光而立,晨霭之中,老太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最最心爱的孙儿这样的倔强,这样的顽冥不灵,再放任他这样下去,只怕就是要去了这孩子的半条命了。
郑溶坐下来闲闲把玩手中棋子,不经意地问道:“这棋局明明本是小王落了下风,大师为何要弃子认输?”
候郎中嘴边慢慢爬上一点笑纹,思索道:“后院?”
王旬赞道:“这主意自然使得。”
那人皮笑肉不笑道:“苏大人好一个伶牙俐齿!在咱家面前,苏大人也莫要摆弄些书袋,咱内务府的人虽说不识字,却知道皇上的事儿,是万万出不得差池的。大人既无法将黄缎九龙曲柄盖交出来,必然不是弄丢,便是毁损了,眼下别无他法——来人啊!请苏大人随咱们走一趟锦衣卫罢。”言下之意,竟是刑讯的口气儿了。
郑溶如何不知她心中的顾虑?哂道:“苏萧,你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那条银河。”
苏萧一愣,这才想起,今日果然是有个约的。而且这个约,还是杜五爷那日走之前给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