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阿昧》
“为了报家仇,隐名入京?居然还入仕了。”顾侧沉思片刻,悠然道,“我倒想起一件事情来,苏家与邱家有何关系?邱远钦这两年,倒是一直暗中在查苏家的事儿。”。
那皇帝听见他进来,睁开眼睛朝他抬了抬手,指了指软榻上:“上来罢。”
她仿佛不知身在何处,一腔子的血仿佛争先恐后地往头上涌,接着再一股脑儿地齐刷刷地冲向脚下,她只觉浑身冰冷,双手几乎要不可抑止地颤抖起来,可心口似乎又憋闷到极致,像是三伏天里,紧闭了门户一般,一丝丝风气儿也没有办法透进来,那样的压抑憋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郑溶笑道:“你如今越发的伶牙俐齿了,连本王都敢抢白。叫你去讨你就去,再说了——苏大人本就是咱们府上的,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
她推门而入,只见屋内装饰甚为简陋,既无古玩奇珍,也无帷纱罗帐,一眼便知乃是临时拾掇出来的下榻之处,正当中放着一张甚是宽大的梨花木案几,上头码着厚厚好几重文书卷轴,旁边立了一株巨大的灯树,上头错落的十几碗斗大的灯盏中,红焰烁烁,映照得满室透亮,郑溶分明是将议事之所一并搬到此处来了,旁边四扇的画屏略微一隔,后头恐怕便是瑞亲王殿下的床榻了。
苏萧道:“殿下专程在此处给下官讲姜妃娘娘的往事,又将那古槐指给下官看,下官怎能不明白?再说这古槐下虽无封土碑石,树下却群栽金莲花,金莲花并不是京师郊野应有之花,却是塞外最常见的花儿,下官料想必然是因为姜妃娘娘喜爱金莲花,于是殿下特地寻了来栽在这里;况且这山野之中,落叶纷杂,可这古槐四周却与别处不同,一派芳草茵茵,打扫得极其干净,必然是有人日日看顾。若是这样下官尚且不知此处乃娘娘香冢,那也枉费殿下带下官到此地的心意了。”
她咬着下唇,将浸出来的血珠抿了去,慢慢地将这个与自己一道儿长大,小自己一岁的妹妹紧紧地搂在了怀里,一下下地抚摸她干瘦的脊背,微微背过脸去,生怕她看到自己的表情,可泪水却早已经在脸颊上纵横交错,她压低了声音向银香保证道:“傻丫头……我再也不会丢下你一个人,咱们姐妹两个再也不分开了。”
风雨已来,豆大的雨点扑在窗棂子上,噼啪做响,郑溶慢慢垂下目光:“儿子不敢妄自揣测。”
太子一位空悬已久,朝中朋党纷立,皇上经年服丹,夜御数美,实则不过是以强药勉力维持,渐显外强中干之像,病榻之前,将令太子监国侍奉左右。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却听见耳边有个慈爱的声音传来:“咦,小苏,你怎么在这里?”才说四下无人,通廊上不知何时却站着个目光慈祥的尚书大人,抄着手笑吟吟地看着她。
她一面暗暗为那女子惋惜,不解为何如此绝尘脱俗之人,那女子竟然不知珍惜,一面又暗暗为自己庆幸不已,若是没有那女子的下堂求去,母亲哪能默许自己对表兄的一片痴心?
他望着她,仿佛这一刻他早已等了千年,他慢慢地举步走了过去,走到她的面前,就那样低头去看她,少女瘦弱的肩膀藏在广袖宽袍之中,让他几乎忍不住要将她就那样一点点地按在怀中,嵌入他的心上,从此抵死纠缠,至死不休。他听见自己低哑的声音:“阿萧……”
抬头看着苏盛的模样,他也不觉滴泪而下:“苏盛兄乃是念钦至交好友,平生知己,念钦便是拼了万死之罪,也要将苏兄心血写就的万言书送至御案之上!”
一语惊醒当局人。
那一晚,听着银香哽咽的话语慢慢地讲述那一幕幕一桩桩,苏萧几乎感同身受。心痛得仿佛有一把尖锐锋利的匕首慢慢地将她的心割开一般,那刀刃在她的心上飞旋不已,痛不可遏。
苏萧不知如何对答,只好拱手默默侧立,却听得尚书大人接着问道:“小苏哪,你今夜是和哪些青年才俊把酒言欢呢?”
苏萧心知此事大不好,自己明明将四对黄缎九龙曲柄盖全部交送了内务府,如何就出了岔子?她头上顿时冒出一层薄汗,却强自镇定道:“下官可否借的红罗绣五龙曲柄盖一观?”那公公朝着桌子上的盒子努了努嘴,讥讽道:“您老给好好看看吧!”
苏萧的心突突直跳,心下一阵骇然,这女子的身份是如论如何都要咬紧了牙关不能让人得知的,她的头几乎埋到了衣襟之中,声音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千真万确。”
苏萧苦笑道:“下官哪里有什么大志气,不过想求一个平安度日罢了。”
他脸色青白,半晌,方惨然喟叹道:“无论如何,下官终究在这里等着她。”
郑溶听他如此一说,向堂下众人笑道:“郑公原来是要给本王出考题了!”
她只是无言以对,无颜相对而已。
郑洺再一一看过去,众人均过来与他见礼,他一一问过,闲聊几句,见面前几人各有风范,遂点头称赞道:“这才是少年才俊呢!”
再无人可以依仗。
张德朝着一旁努了努嘴,旁边的一个太监随即端进来一盆盐水,这盆盐水在外头放了小半个时辰的,里头已经结了好些碎冰渣子,那太监端着盆子将水朝着那小双子从头至下地泼过去,只听得一声撕心裂肺地惨叫,当中的人狠命一挣,连带得手脚上的铁链一阵刺啦啦作响,可毕竟一日一夜的拷打下来,人早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气力了,不过是挣了一挣便如同散了骨头架子似地,软软地垂下了头。小顺子心下咯噔一下,再也不敢多看,快步走到张德跟前,凑近了张德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老太爷只长叹一口气,不得已松了口:“你既然执意如此,我便依了你,不退这门亲事。只有一点,成罢了亲,你便上京赴考。我还是那句话,我邱家为官世代清白,断断容不下这样辱没门楣的孙儿媳妇。你既说与她并无私情,三五年归家省亲之时,便将她休了。孔子七出家语,不生儿男者出。到时候,休妻之事与你的品行断然无涉。”
宝荷一转身就抛了三尺水袖,葱葱玉指做了个兰花妆,柳眉微微扬起,娇嗔道:“管是叫他追悔莫及!”
这一路走来,顾侧为了心中的那一派清河海晏的图景曾失去了什么,郑溶最是清楚。现如今的两人,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左相,一个是离那龙椅一步之遥的皇子,眼看着那龙椅几乎是唾手可得,可他偏偏在这时候,又生出这样的心思。
那女孩子犹自还在哭哭啼啼,旁边的大汉早已经一脸不耐烦,如同拎小鸡崽子似的将那瘦小的女孩子单手便拎了起来,扔下一块碎银子,啐道:“卖身契都签了,哭得真他妈丧气!”
那皇帝听见他进来,睁开眼睛朝他抬了抬手,指了指软榻上:“上来罢。”
她仿佛不知身在何处,一腔子的血仿佛争先恐后地往头上涌,接着再一股脑儿地齐刷刷地冲向脚下,她只觉浑身冰冷,双手几乎要不可抑止地颤抖起来,可心口似乎又憋闷到极致,像是三伏天里,紧闭了门户一般,一丝丝风气儿也没有办法透进来,那样的压抑憋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郑溶笑道:“你如今越发的伶牙俐齿了,连本王都敢抢白。叫你去讨你就去,再说了——苏大人本就是咱们府上的,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
她推门而入,只见屋内装饰甚为简陋,既无古玩奇珍,也无帷纱罗帐,一眼便知乃是临时拾掇出来的下榻之处,正当中放着一张甚是宽大的梨花木案几,上头码着厚厚好几重文书卷轴,旁边立了一株巨大的灯树,上头错落的十几碗斗大的灯盏中,红焰烁烁,映照得满室透亮,郑溶分明是将议事之所一并搬到此处来了,旁边四扇的画屏略微一隔,后头恐怕便是瑞亲王殿下的床榻了。
苏萧道:“殿下专程在此处给下官讲姜妃娘娘的往事,又将那古槐指给下官看,下官怎能不明白?再说这古槐下虽无封土碑石,树下却群栽金莲花,金莲花并不是京师郊野应有之花,却是塞外最常见的花儿,下官料想必然是因为姜妃娘娘喜爱金莲花,于是殿下特地寻了来栽在这里;况且这山野之中,落叶纷杂,可这古槐四周却与别处不同,一派芳草茵茵,打扫得极其干净,必然是有人日日看顾。若是这样下官尚且不知此处乃娘娘香冢,那也枉费殿下带下官到此地的心意了。”
她咬着下唇,将浸出来的血珠抿了去,慢慢地将这个与自己一道儿长大,小自己一岁的妹妹紧紧地搂在了怀里,一下下地抚摸她干瘦的脊背,微微背过脸去,生怕她看到自己的表情,可泪水却早已经在脸颊上纵横交错,她压低了声音向银香保证道:“傻丫头……我再也不会丢下你一个人,咱们姐妹两个再也不分开了。”
风雨已来,豆大的雨点扑在窗棂子上,噼啪做响,郑溶慢慢垂下目光:“儿子不敢妄自揣测。”
太子一位空悬已久,朝中朋党纷立,皇上经年服丹,夜御数美,实则不过是以强药勉力维持,渐显外强中干之像,病榻之前,将令太子监国侍奉左右。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却听见耳边有个慈爱的声音传来:“咦,小苏,你怎么在这里?”才说四下无人,通廊上不知何时却站着个目光慈祥的尚书大人,抄着手笑吟吟地看着她。
她一面暗暗为那女子惋惜,不解为何如此绝尘脱俗之人,那女子竟然不知珍惜,一面又暗暗为自己庆幸不已,若是没有那女子的下堂求去,母亲哪能默许自己对表兄的一片痴心?
他望着她,仿佛这一刻他早已等了千年,他慢慢地举步走了过去,走到她的面前,就那样低头去看她,少女瘦弱的肩膀藏在广袖宽袍之中,让他几乎忍不住要将她就那样一点点地按在怀中,嵌入他的心上,从此抵死纠缠,至死不休。他听见自己低哑的声音:“阿萧……”
抬头看着苏盛的模样,他也不觉滴泪而下:“苏盛兄乃是念钦至交好友,平生知己,念钦便是拼了万死之罪,也要将苏兄心血写就的万言书送至御案之上!”
一语惊醒当局人。
那一晚,听着银香哽咽的话语慢慢地讲述那一幕幕一桩桩,苏萧几乎感同身受。心痛得仿佛有一把尖锐锋利的匕首慢慢地将她的心割开一般,那刀刃在她的心上飞旋不已,痛不可遏。
苏萧不知如何对答,只好拱手默默侧立,却听得尚书大人接着问道:“小苏哪,你今夜是和哪些青年才俊把酒言欢呢?”
苏萧心知此事大不好,自己明明将四对黄缎九龙曲柄盖全部交送了内务府,如何就出了岔子?她头上顿时冒出一层薄汗,却强自镇定道:“下官可否借的红罗绣五龙曲柄盖一观?”那公公朝着桌子上的盒子努了努嘴,讥讽道:“您老给好好看看吧!”
苏萧的心突突直跳,心下一阵骇然,这女子的身份是如论如何都要咬紧了牙关不能让人得知的,她的头几乎埋到了衣襟之中,声音小得几乎让人听不到:“千真万确。”
苏萧苦笑道:“下官哪里有什么大志气,不过想求一个平安度日罢了。”
他脸色青白,半晌,方惨然喟叹道:“无论如何,下官终究在这里等着她。”
郑溶听他如此一说,向堂下众人笑道:“郑公原来是要给本王出考题了!”
她只是无言以对,无颜相对而已。
郑洺再一一看过去,众人均过来与他见礼,他一一问过,闲聊几句,见面前几人各有风范,遂点头称赞道:“这才是少年才俊呢!”
再无人可以依仗。
张德朝着一旁努了努嘴,旁边的一个太监随即端进来一盆盐水,这盆盐水在外头放了小半个时辰的,里头已经结了好些碎冰渣子,那太监端着盆子将水朝着那小双子从头至下地泼过去,只听得一声撕心裂肺地惨叫,当中的人狠命一挣,连带得手脚上的铁链一阵刺啦啦作响,可毕竟一日一夜的拷打下来,人早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气力了,不过是挣了一挣便如同散了骨头架子似地,软软地垂下了头。小顺子心下咯噔一下,再也不敢多看,快步走到张德跟前,凑近了张德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老太爷只长叹一口气,不得已松了口:“你既然执意如此,我便依了你,不退这门亲事。只有一点,成罢了亲,你便上京赴考。我还是那句话,我邱家为官世代清白,断断容不下这样辱没门楣的孙儿媳妇。你既说与她并无私情,三五年归家省亲之时,便将她休了。孔子七出家语,不生儿男者出。到时候,休妻之事与你的品行断然无涉。”
宝荷一转身就抛了三尺水袖,葱葱玉指做了个兰花妆,柳眉微微扬起,娇嗔道:“管是叫他追悔莫及!”
这一路走来,顾侧为了心中的那一派清河海晏的图景曾失去了什么,郑溶最是清楚。现如今的两人,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左相,一个是离那龙椅一步之遥的皇子,眼看着那龙椅几乎是唾手可得,可他偏偏在这时候,又生出这样的心思。
那女孩子犹自还在哭哭啼啼,旁边的大汉早已经一脸不耐烦,如同拎小鸡崽子似的将那瘦小的女孩子单手便拎了起来,扔下一块碎银子,啐道:“卖身契都签了,哭得真他妈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