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道君_“魔术师”女士的讲解
unsv文学网 > 最后的道君 > 最后的道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最后的道君》

 “她的下落……一点讯息都没有了吗?”末了,九郎还是不死心似的抬头问道。。

  双澄情急之中伏身藏在草垛后。寂静之中,有灯笼摇晃着出现在小路那端,护卫们果然沿着路线缓缓而来。她的身子几乎蜷缩成团,耳听得脚步声渐渐迫近,更是屏住了呼吸。

  双澄咬着下唇,坐在了井沿边,望着自己孤零零的影子,本来已经强忍回去的泪水又悄悄滑落。

  窗外透进了微白的光,华彩雕梁下悬着的琉璃灯渐渐黯淡。潘太后望着他的身影,轻声道:“淮南王是否已经派人传信于你?”

  “我师傅啊。”双澄眨眨眼,忽而心中一动,“不过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有个人也教我写过字。”

  她却又高兴地道:“你笑起来还是有酒窝的,只是很不明显了。”

  繁台乃是汴梁一景,乃是自然而成的一处高台,旁边建有古寺高塔。正是桃李争春之际,远远望去,那处晴云碧树,殿宇峥嵘。若是平时这繁台周围满是踏青的游人,但今日因为有皇家子女到来,汴梁官员与禁卫们早早地安排妥当,寻常百姓一律不能接近。
  官家一怔,继而心中更寒。难怪申王会如此轻易就带着信王悄然离开了繁塔,先前听闻此事还觉得古怪,如今看来,申王早已与淮南王沆瀣一气。只是淮南王现在说是要迫使自己传位于申王,但过些时候,难保不会再借故取而代之。

  打发走了那传话的内侍后,冯勉回屋语重心长地对九郎道:“太后娘娘已经很久没召您过去,这一次九哥千万要忍住,不能再和娘娘争吵。”

  可还是清楚此处并非自己久留之地,她这样一个生长于山野的无名小卒,与九郎、端王之间如同隔了千万道鸿沟。此次来到汴梁,也算是开了眼界,最好是能够找到父亲,然后再一同回山,过好自己的日子即可。
  譬如途中休息时,冯勉会来叫她去车边伺候,说是伺候,其实也就是端茶送水。青缎帘子一挑,她躬身将茶盏送进窗口,九郎默不作声地接过去。她再一抬头,总会感觉他有意无意地朝她望上一眼。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殿下,如果真是守城将校说谎,那必定是受人指使……而能够使他们敢于如此大胆行事的人,只怕……地位极高。”

  “奴婢知道了,回去后一定劝慰九哥耐心等待。相信到太后娘娘寿辰之际,一切都会有转机的。”
  想及他的一切,心绪就千转百回。元昌在后面叫了她两遍,她才回过神来,掩门,上锁。

  潘太后紧闭着双眼,眉宇间有难以掩藏的愁绪,却再没说什么,只是长长地叹息。

  只是这一路奔波不息,有时候甚至连夜间也在赶路,一天睡不了两三个时辰。双澄虽是练武的身子,却也禁不住长时间的颠簸劳顿。距离汴梁还有十几里的时候,天色转而阴沉,元昌本来打算带着双澄一鼓作气赶回城中,可见她骑在马上都神情萎顿,便掉转马头回去问道:“怎么已经受不住了?”
  九郎摇了摇头,眼中含着遗憾。“前年官家与嬢嬢为他选定了文御史的第三女作为正妃,可惜年末的时候那文家三娘子染病亡故,五哥的册妃之事就此搁置了下来。”他说着,又往桥下缓缓行去。双澄追上几步,遥望见苍松之畔有玲珑楼阁,不由道:“会不会就是这儿?”

  官家震了震,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惊乱,大步奔到窗前,往外一望。

  他却没有在意,只看着她,缓缓道:“你可确定他说的是真话?”
  “……最初是他喂猫,后来都是我自己养的。再说了,给你一只小猫,你不是还有伴了吗?”

  冯勉先是一愣,随后皱起双眉思索片刻,方才想明白了什么似的试探着道:“九哥的意思是,如果是娘娘派人劫走的,就这样才能请她将双澄放回;如果不是,娘娘为显示自己坦荡,也得想办法查出双澄的下落?”

  可悲这祝勤满怀期望赶到汴梁,等待他的不是官家和颜悦色的召见,而是将他降职到亳州的一纸贬书。
  听得舱门打开,她的眼底浮现深深惊惧,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袖口。等看到站在船头的九郎时,她更是呼吸为之一顿,嘴唇也不由微微发颤。

  虽知九郎一直维护于她,可现在双澄只觉自己病得不是时候,恹恹然向元昌道了歉意,默默地躺回了床上。

  “那么难道要一整夜都黏着我了吗?”他低下头,轻轻地握住她的小手。她扬起脸,站在如水清澈的月光里,望着他道:“可是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他转过身看看她,她又将手中的小瓶子晃了晃,“不要了吗?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呢!”

  端王摇了摇头,道:“皇叔的计策也是险招,爹爹应该不会立即就下决定。但不管如何,局势已如紧绷之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祸患。不知嬢嬢的寿辰还能否如期庆贺,但愿到那时能有个万全之策……”

  隔着一道门廊,远处的花圃前蹲着小小身影,乌黑长发垂至腰间,正低着头不知在摆弄什么。
  那日回去之后,他很早就睡下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