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之大主宰_大乱之世来临
unsv文学网 > 斗罗之大主宰 > 斗罗之大主宰
字体:      护眼 关灯

《斗罗之大主宰》

 “不过三月未见,六弟在转眼之间就成了顶天立地之人了。”郑溶微笑着拍了拍郑清的肩膀,“三哥在西凉听闻你捷报频传,很是欣慰啊!”。

  郑溶斜斜看了她一眼:“你这些话从昌安说到京城,你说着不烦,本王听也听烦了。”

  苏萧不知他的用意,急切道:“邱大人高风亮节,心有古道热肠,苏某铭记在心。只是事实不可混淆,苏萧一人做事一人当,岂可将罪名推到他人身上?邱大人大义深恩,苏萧至死而不敢忘!”

  她与银香名为主仆,情同手足,当初从邱家逃出来的时,她给银香留了足够的银子,嘱咐银香好生留在蜀中,寻一家可靠的人家将终生托付了,哪里知道竟然会在这样饿殍满道的地方遇到她!若是今日她没有遇上银香,那银香岂不是要落得个任人欺辱的地步?

  转眼之间便见郑溶缓步走了进来,她在床榻上勉力支起身子来:“下官给殿下请安。”

  此刻众人对即将发生的事儿却是一无所知,永和王郑溶在场中有如神助,接着昌安巡抚郑求又被射杀,这哪一件不是千载难逢的稀奇事儿?众人正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这一出好戏怎样的鸣金收兵,好以后坐在千年的榆阳树下慢慢地讲给儿孙们听这一段掌故,没想到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儿的变故。

  说罢,顺手斟上一杯酒,递到苏萧的手中,觍颜央求道:“苏苏,你在一旁眼瞧着殿下怪罪于我,好不好也替我说句话呢!”
  杜尚书道:“官场历来变幻莫测,谁也难料下一刻的事儿,怕是黄达自己也没料到,今日进了刑部大狱的反倒是他自己。方才虽然有殿下的提点,也幸亏你是个机灵人,才立马想通了其中的纰漏,再一个是黄达他们必然是未承想到殿下今日会亲自到礼部来,行事到底欠了点周全,若是他们事先疏通了咱们礼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将黄缎九龙曲柄盖偷偷藏匿下一对,今日之事怕是殿下也救不得你了。”

  郑洺倒没想到他还有其他的事情,眉毛微微一挑道:“喔?如此爱卿讲来听听。”

  花厅外头的紫衣丫鬟见了她,不由一惊,她抿嘴一笑,举了手指在嘴边噤声,轻手轻脚地躲在碧纱橱外头偷眼观看,里头人影绰绰,看得不甚分明,耳边只听得一位少年公子的声音朗朗地敲在心口上:“如此多谢岳父大人,”那身影朝上一拜,仪姿风流,行为带着一股子说不出从容自若,“泰山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尾七。尾七。头七回魂,尾七归魂。

  空净大师合掌道:“郑施主放心,贫僧必尽力而为。”一语罢了抬眼望去,太阳西沉,乳燕归林,幼莺啼啭,这清净之景几乎美到摄人心魄,空净长长喟叹一声,“这天下苍生数年太平从此仰仗郑施主了。”

  那侍女见她转醒过来,早传了茶水,现下忙撩起蕙帐,恭恭敬敬地捧了一盅上前来道:“大人受了伤,高热不退,已是足足昏迷了三日,先请用点茶润润喉咙罢!”
  然而,她的良人径直拿了喜秤,挑开了盖头,快得连她还没来得及仰头对着他说一句话,快得连自家郎君的面容,她都还不曾看清,面前的那个人几乎是连看她一眼都不曾,就直接拂袖而去。

  那杜士祯刚吟罢这一句,丁惟性情一贯方正,不由道:“哪里像了?我看你时时刻刻忘不掉那些依红偎翠的事儿!”

  “咚———咚———咚———”不知何时,远山之中,传来了玉子山上夫子庙的黄钟之声,钟声低沉,盖过了前楼的丝管幽咽,钟声震彻天际,想来是杜五已经上了玉子山顶了,原来离席竟已有一个多时辰。
  银香忙将他两个迎了进来,苏萧忙叫了银香备茶让座,王旬见苏萧银香两人脸上均隐有悲色,只当他们兄妹情厚,久未相见自然面有悲色,不由打趣道:“苏兄弟,你不声不响便消失了这些日子,咱们又都打听不出你的消息,跟热窝上的蚂蚁一般,可把苏二小姐急坏了,平素间斯斯文文的佳人,竟然日日去那瑞亲王府求那些侍卫,只为亲眼见一见苏兄弟你,为兄可真是羡煞了你们兄妹情深啊。”

  苏萧咳嗽了一声,摇了摇头:“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现下吃什么良药也不过是吊着命罢了……”

  候郎中从茶盖子下看了三喜一眼,说:“正是这个理儿。我这边管的只是仪仗诸事,这些事情可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里里外外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当着您的面儿,候某也就把话说开了,纵有什么三五个小差池,圣上对那位爷也不过是训两句罢了,还能伤着筋骨了不成?若说是大差错么……候某跟您说实话了吧,只有一样——万岁的事情不能砸在我手上,我还得留着这个脑袋,等着看我那七岁的小儿娶妻生子,您说是不是?”
  郑清急道:“三哥这些日子是去了哪里?举国之人都以为你同景阳姊姊皆是去了,”刹那间便兴高采烈起来,“三哥既然是平安无事,那景阳姊姊必然也是……”

  长公主郑淣心下寒到了极点,一介久居深宫的女子哪有这样的能耐获取这寒地雪狐的胎中之血,显而易见这药丸乃是从宫外送进来的,人人皆知丽妃的靠山是郑洺,这么说起来……

  那老将一拍桌子,喝道:“你说谁是缩头乌龟!”
  这个在皇位上坐了近五十年的帝王,虽近来对国事不甚过问,可朝廷大事却了若指掌,朝政大纲更是牢牢地握在手中,朝中那数不清的暗探耳目更非虚设。

  皇子们间的争斗,哪个不是压上了全副身家性命,哪个又不是你死我活的龙虎斗?荣亲王眼下是看着一派权势煊天,可不到宣了遗诏登了大宝,谁知道压没压错庄?荣亲王这条高楼大船,是起得富丽堂皇,但保不准哪天说翻船就翻船了,到那个时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再说了,楚汉之争,一两个小棋子被随手牺牲,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岂敢轻易地在脑门正当中描上个鬼画符,让人一看便知她是给荣亲王办事跑腿的人?

  今日是万寿节的正日子,苏萧并几个礼部的同僚一道儿随杜远进宫,手中的琐碎事宜极是累人,几人从天亮一直忙到天黑,并没有半刻停歇,终于得空坐下来喘口气的时候,已是华灯高掌的时分了。

  那些本该在密室中低低吐露的秘语,却被她一点一点的听了去。

  皇帝盯着跪在下头的郑溶,语中透着一丝几不可见地欣慰:“好好好!这万里江山交于你之手——朕也可以放心去见列祖列宗了。”皇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终于微微阖上眼睛,“来日你若登基,到底还是留你兄弟一条性命罢!”

  他家里打发来的领头小厮名唤平福,左不过二十出头,正是手脚麻利溜儿的年纪,在他家里的一众小厮中间也是好冒尖儿的。见到王旬,平福忙跪下磕了好几个头,一股脑倒豆子似地说:“自从大爷赴京赶考,临到了发榜的日子,老爷太太成日间的打发了人到街上去打听京报,就盼着大爷能高中。那日接了大爷的泥金帖子,阿弥陀佛,可把老爷太太都欢喜坏了。家里足足摆了三日的流水席,请了全城最好的戏班子,在家里的院子里扎了戏台子,唱了一整天的大戏。全城里头的人都知道咱们家大爷中了黄榜,要做大官了,有头脸的乡绅和远亲们都来贺喜。咱们家的老太太专程为了大爷去了庙里头给菩萨娘娘磕了头,烧了手臂儿粗的高香,还对家里的爷们说,说是大爷如今出息了,成了官人老爷了,家里下头的兄弟些都有了靠依,都要学着大爷的样子,给家里门楣添些光彩呢。”
  她度量着三殿下在这里便不会如此不通情达理,于是咬了牙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解决怀清的燃眉之急。可怎知这随军的李参军是个死性子,油盐不进,任她如何巧舌如簧,愣是一口咬死了军令如山四个字,就是不放人。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