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帝斩天诀》
新书推荐:
第一章首席记者的代价
第二章择偶意向调查表
第三章公子柱
第四章在你爱上别人之前
第五章蜀山派灭门以后
第六章甜宠鲜妻:冷少求放过
第七章NBA之神级球王
第八章豪门之爱之重生
第九章机长老公你好棒全文
第一十章错过不再爱
第一十一章终极蓝印+番外
郑仲宁严肃了面容,“蒋大人正等着呢,这等小事,让小旗们处置就可以了。”说罢对跟随他而来的一个小旗使了个颜色,那名小旗忙走到萧靖北面前,装模作样地责问他。郑仲宁便用手拍拍胡总旗的肩,加重了手里的力道,语气带了不由分说的命令意味,“胡大人,咱们走吧!”。
萧靖北低头抵着宋芸娘的额头,无声地笑了,心中充满了温暖、满足和欢乐。看着宋芸娘真真实实地躺在炕上,他悬了这么多日的心才踏踏实实的落了定。他双手捧着宋芸娘的脸,使劲亲了亲,这才笑着起身出了房门。
荀哥儿自然知道芸娘心中所忧所想,他沉声道:“姐姐,你放心,爹爹和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只管安安心心地嫁给萧大哥,不要老是记挂着家里。”
宋芸娘一边安慰着妍姐儿,一边目带询问地看着白玉宁,自己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一人充军,那旁边跟着的是什么人?”
果然,就听到副千户刘青山细细的、慢条斯理的嗓音:“谁说你交够了?你家夏天收麦时交了三石,现在还应交两石,这才一石都不够……”
走进院门,只见宋思年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身旁堆着一堆犁、镐、锄头等农具。这些农具有的生了锈,有的接头有些松动,宋思年几次三番地要拿出来修,都被宋芸娘拦住了。没想到,他见家中无人,居然一人跛着腿,将这些农具一一找出来,自己默默地修理。
萧靖北犹豫了下,想着终究是无法隐瞒,便道:“他开始自然是嚷着要见你义母,可是那帮审问他的士兵只当他满口胡诌,哪里耐烦理他。后来,他见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不愿你义母看到他那副样子伤心,又怕自己曾经土匪的身份会连累义母,连带着她都无法在张家堡待下去,便干脆闭口不提,一门心思等着我回来。”
宋芸娘颓然低下了头,她若知道和谁定亲便不会这般为难了。以前,她将自己的亲事作为支撑宋家的手段,现在,亲事又成了脱困的途径。似乎,她的亲事从来与她的心愿无关,与她的幸福无关。她对亲事的向往只存在于久远的过去,存在于遥远的江南:春暖花开的江南,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清新和暖意,那个怀春的少女,坐在粉色的纱帐里,一针一线绣着嫁妆,时不时怔怔想一会儿心事,又低头羞涩地傻笑……不知为何,她居然又想起了表哥,想起了那个温润的少年。表哥此刻应该已是娶妻生子,圆圆满满了吧,那个说过会照顾自己一辈子的人此刻却不知又在照顾谁……宋芸娘怅然想着,只觉得眼泪再一次涌了出来。
萧靖娴自从那日孟云泽绝然离去后,便一直郁郁不振,每日里都在自哀自怜,只觉得上天好不容易给了自己一线希望,又毫不留情地收了回去。这些日子,她看着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准备着四哥的婚事,似乎要在这贫瘠的边堡生生世世扎根下去,便越发郁闷气恼不已。
宋芸娘摇摇头,双手搭在箫靖北抚着自己小腹的手背上,波光滟潋的眼睛里是水样的温柔,唇角微微翘起,带着为人母的自豪和骄傲,轻声道:“他乖着呢,他和妍姐儿一样体贴懂事,知道他爹爹回来了,乖乖地不闹腾呢!
萧靖北忍俊不禁,一改平时在萧瑾钰面前严肃的面孔,柔声道:“只要你听话,就去芸姑姑家里住几天,不过,不能惹事哦!”
萧靖北看到萧靖娴面色发白,眼神惊恐,一副惴惴不安的惶恐模样,想到兄妹诸人,眼下也就剩下自己和萧靖娴两人,又想到萧靖娴在京城里毕竟是娇惯的侯门贵小姐,现在跟着他们一路颠沛流离之后,又住在这贫瘠艰苦的地方,也的确是很吃了些苦,一颗心便有些硬不起来。他深深叹了一口气,低沉道:“靖娴,四哥自问一向对你不薄。四哥难得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难得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何你要从中作祟?”
她一落泪李氏、王姨娘他们便如临大敌,不住的唠叨,“使不得,使不得,坐月子流泪将来容易见风流泪的。你现在喂着奶,千万别胡思乱想的乱伤心,不然奶水不好,对盼哥儿也不好。”
昨天萧靖娴偷听了李氏和芸娘的交谈后,彻底断了重回京城富贵生活的念头。她是审时度势之人,既然明白重回京城无望,便只能重新做新的打算。她见芸娘深得李氏和萧靖北的喜爱,又想着她以后在萧家的地位只怕会越来越重要,便只好放下对芸娘的敌意,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冷言冷语,而是别别扭扭地装出了一副亲热的模样。
王远愣了愣,转瞬笑道:“如此说来,我们这次都是依靠了火器的威力啊。说实话,要不是那两门火炮和几十杆鸟铳,我们张家堡也难以支撑到你们前来援救啊。”
宋芸娘有些气急,“你这个臭小子……”话没说完,旁边的刘大叔拍了拍许安文的肩膀,笑哈哈地说:“许老三,你这个精猴子,我看你是不想读书,故意逃学的吧?”说完,周围的人都爆发出一阵笑声。
队伍里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在钱夫人的鼓舞和带动下,一些在巷子口观望的军户们也纷纷加入了队伍,其中还有许多女子。张家堡的军户们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不得不留在家中,其他人员几乎倾巢出动,队伍越来越大,几乎有六七百人。军户们自然而然地簇拥着钱夫人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斗志昂扬地向城门走着。
“安平,你小子总算来啦!快,还不快来拜见夏总兵大人!”
北方的秋天黑得早,宋芸娘和许安文沿着长巷走近家门时,暮色已经笼罩了巷子两旁的一个个小院。不知谁家院子里飘出了诱人的饭菜香味儿,随着傍晚的凉风缓缓袭来,带着家的温暖,温柔地将两人包裹。芸娘满身的疲惫一下子消散,浑身筋骨放松了下来,眉眼也格外柔和。一轮明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升上了天空,静静地照着张家堡。月光在芸娘脸上、身上洒下了一层朦胧的光,芸娘周身像披上了闪着柔光的轻纱,洁白的脸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茫,看上去是那般美好和不真实。
许安慧看着犹自发愣的芸娘,笑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我做主为你接了这第一笔生意,不多不少,刚刚二十盒,面脂和手膏各十盒。只不过你之前装面脂的小罐子太简陋,我已经托人去靖边城多买些精致的小盒子回来,好马还得配好鞍才行啊!”
宋芸娘看着意气风发、英姿不凡的萧靖北骑在马上慢慢远去,一直阴沉的天在此时居然也放晴了,隐隐露出了阳光,照着萧靖北远去的背影,也照上了宋芸娘的心头。芸娘便也觉得自己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自萧靖北离开后便一直怅然若失的心一下子又充实了,涨得满满的,又是甜蜜又是安心。
萧靖北讪讪地放下手,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刚才一番震惊和激动,现在只觉得背后已经汗湿,一阵夹带着几片枯叶的秋风呼呼扫过,便觉得浑身发凉。
萧靖北带着期盼的心情,神不守舍地守了一天城门,心中一会儿猜测王姨娘此行请媒人是否顺利,一会儿憧憬自己和芸娘的婚事,一会儿又忧心王远回来后能否善罢甘休……他左思右想,神情恍惚,连好几次士兵向他报告事项都没有察觉。好不容易守得临近傍晚,换了岗后,萧靖北便疾步向家中走去。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完了团年饭,便又到了孩子们最期盼的放烟火的时候。
荀哥儿便又在一旁不耐烦地说:“是荀叔叔,荀叔叔,不是荀哥哥。”他嘴里还含着锅巴,说出来的话含含糊糊,格外可笑。
马车旁,萧靖北带着十几个士兵骑着战马一路紧紧相护,时不时地勒紧缰绳,放慢马儿的速度。
士兵见到萧靖北,顿时松了一口气,“萧总旗,可算找找您了。王大人有急事找您呢!”
王远将视线从远方的鞑子军队上收回,阴沉着脸打量着张家堡的城墙,心想,幸好今年已经完成了城墙包砖的工程,若非如此,只怕更是没有守住城堡的希望。他心中稍稍安定,又沿着高大的城墙环顾了一遍,突然看到吊桥还没有收起来,瓮城城门居然也还留有一小半未关。他大惊失色,冲着万总旗大嚷:“你怎么搞的,城门怎么还没有关上?”
萧靖北低头抵着宋芸娘的额头,无声地笑了,心中充满了温暖、满足和欢乐。看着宋芸娘真真实实地躺在炕上,他悬了这么多日的心才踏踏实实的落了定。他双手捧着宋芸娘的脸,使劲亲了亲,这才笑着起身出了房门。
荀哥儿自然知道芸娘心中所忧所想,他沉声道:“姐姐,你放心,爹爹和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只管安安心心地嫁给萧大哥,不要老是记挂着家里。”
宋芸娘一边安慰着妍姐儿,一边目带询问地看着白玉宁,自己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一人充军,那旁边跟着的是什么人?”
果然,就听到副千户刘青山细细的、慢条斯理的嗓音:“谁说你交够了?你家夏天收麦时交了三石,现在还应交两石,这才一石都不够……”
走进院门,只见宋思年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身旁堆着一堆犁、镐、锄头等农具。这些农具有的生了锈,有的接头有些松动,宋思年几次三番地要拿出来修,都被宋芸娘拦住了。没想到,他见家中无人,居然一人跛着腿,将这些农具一一找出来,自己默默地修理。
萧靖北犹豫了下,想着终究是无法隐瞒,便道:“他开始自然是嚷着要见你义母,可是那帮审问他的士兵只当他满口胡诌,哪里耐烦理他。后来,他见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不愿你义母看到他那副样子伤心,又怕自己曾经土匪的身份会连累义母,连带着她都无法在张家堡待下去,便干脆闭口不提,一门心思等着我回来。”
宋芸娘颓然低下了头,她若知道和谁定亲便不会这般为难了。以前,她将自己的亲事作为支撑宋家的手段,现在,亲事又成了脱困的途径。似乎,她的亲事从来与她的心愿无关,与她的幸福无关。她对亲事的向往只存在于久远的过去,存在于遥远的江南:春暖花开的江南,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清新和暖意,那个怀春的少女,坐在粉色的纱帐里,一针一线绣着嫁妆,时不时怔怔想一会儿心事,又低头羞涩地傻笑……不知为何,她居然又想起了表哥,想起了那个温润的少年。表哥此刻应该已是娶妻生子,圆圆满满了吧,那个说过会照顾自己一辈子的人此刻却不知又在照顾谁……宋芸娘怅然想着,只觉得眼泪再一次涌了出来。
萧靖娴自从那日孟云泽绝然离去后,便一直郁郁不振,每日里都在自哀自怜,只觉得上天好不容易给了自己一线希望,又毫不留情地收了回去。这些日子,她看着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准备着四哥的婚事,似乎要在这贫瘠的边堡生生世世扎根下去,便越发郁闷气恼不已。
宋芸娘摇摇头,双手搭在箫靖北抚着自己小腹的手背上,波光滟潋的眼睛里是水样的温柔,唇角微微翘起,带着为人母的自豪和骄傲,轻声道:“他乖着呢,他和妍姐儿一样体贴懂事,知道他爹爹回来了,乖乖地不闹腾呢!
萧靖北忍俊不禁,一改平时在萧瑾钰面前严肃的面孔,柔声道:“只要你听话,就去芸姑姑家里住几天,不过,不能惹事哦!”
萧靖北看到萧靖娴面色发白,眼神惊恐,一副惴惴不安的惶恐模样,想到兄妹诸人,眼下也就剩下自己和萧靖娴两人,又想到萧靖娴在京城里毕竟是娇惯的侯门贵小姐,现在跟着他们一路颠沛流离之后,又住在这贫瘠艰苦的地方,也的确是很吃了些苦,一颗心便有些硬不起来。他深深叹了一口气,低沉道:“靖娴,四哥自问一向对你不薄。四哥难得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难得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何你要从中作祟?”
她一落泪李氏、王姨娘他们便如临大敌,不住的唠叨,“使不得,使不得,坐月子流泪将来容易见风流泪的。你现在喂着奶,千万别胡思乱想的乱伤心,不然奶水不好,对盼哥儿也不好。”
昨天萧靖娴偷听了李氏和芸娘的交谈后,彻底断了重回京城富贵生活的念头。她是审时度势之人,既然明白重回京城无望,便只能重新做新的打算。她见芸娘深得李氏和萧靖北的喜爱,又想着她以后在萧家的地位只怕会越来越重要,便只好放下对芸娘的敌意,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冷言冷语,而是别别扭扭地装出了一副亲热的模样。
王远愣了愣,转瞬笑道:“如此说来,我们这次都是依靠了火器的威力啊。说实话,要不是那两门火炮和几十杆鸟铳,我们张家堡也难以支撑到你们前来援救啊。”
宋芸娘有些气急,“你这个臭小子……”话没说完,旁边的刘大叔拍了拍许安文的肩膀,笑哈哈地说:“许老三,你这个精猴子,我看你是不想读书,故意逃学的吧?”说完,周围的人都爆发出一阵笑声。
队伍里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在钱夫人的鼓舞和带动下,一些在巷子口观望的军户们也纷纷加入了队伍,其中还有许多女子。张家堡的军户们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不得不留在家中,其他人员几乎倾巢出动,队伍越来越大,几乎有六七百人。军户们自然而然地簇拥着钱夫人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斗志昂扬地向城门走着。
“安平,你小子总算来啦!快,还不快来拜见夏总兵大人!”
北方的秋天黑得早,宋芸娘和许安文沿着长巷走近家门时,暮色已经笼罩了巷子两旁的一个个小院。不知谁家院子里飘出了诱人的饭菜香味儿,随着傍晚的凉风缓缓袭来,带着家的温暖,温柔地将两人包裹。芸娘满身的疲惫一下子消散,浑身筋骨放松了下来,眉眼也格外柔和。一轮明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升上了天空,静静地照着张家堡。月光在芸娘脸上、身上洒下了一层朦胧的光,芸娘周身像披上了闪着柔光的轻纱,洁白的脸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茫,看上去是那般美好和不真实。
许安慧看着犹自发愣的芸娘,笑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我做主为你接了这第一笔生意,不多不少,刚刚二十盒,面脂和手膏各十盒。只不过你之前装面脂的小罐子太简陋,我已经托人去靖边城多买些精致的小盒子回来,好马还得配好鞍才行啊!”
宋芸娘看着意气风发、英姿不凡的萧靖北骑在马上慢慢远去,一直阴沉的天在此时居然也放晴了,隐隐露出了阳光,照着萧靖北远去的背影,也照上了宋芸娘的心头。芸娘便也觉得自己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自萧靖北离开后便一直怅然若失的心一下子又充实了,涨得满满的,又是甜蜜又是安心。
萧靖北讪讪地放下手,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刚才一番震惊和激动,现在只觉得背后已经汗湿,一阵夹带着几片枯叶的秋风呼呼扫过,便觉得浑身发凉。
萧靖北带着期盼的心情,神不守舍地守了一天城门,心中一会儿猜测王姨娘此行请媒人是否顺利,一会儿憧憬自己和芸娘的婚事,一会儿又忧心王远回来后能否善罢甘休……他左思右想,神情恍惚,连好几次士兵向他报告事项都没有察觉。好不容易守得临近傍晚,换了岗后,萧靖北便疾步向家中走去。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完了团年饭,便又到了孩子们最期盼的放烟火的时候。
荀哥儿便又在一旁不耐烦地说:“是荀叔叔,荀叔叔,不是荀哥哥。”他嘴里还含着锅巴,说出来的话含含糊糊,格外可笑。
马车旁,萧靖北带着十几个士兵骑着战马一路紧紧相护,时不时地勒紧缰绳,放慢马儿的速度。
士兵见到萧靖北,顿时松了一口气,“萧总旗,可算找找您了。王大人有急事找您呢!”
王远将视线从远方的鞑子军队上收回,阴沉着脸打量着张家堡的城墙,心想,幸好今年已经完成了城墙包砖的工程,若非如此,只怕更是没有守住城堡的希望。他心中稍稍安定,又沿着高大的城墙环顾了一遍,突然看到吊桥还没有收起来,瓮城城门居然也还留有一小半未关。他大惊失色,冲着万总旗大嚷:“你怎么搞的,城门怎么还没有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