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渣夫懒妻录[穿书]_九变龙鳞
unsv文学网 > 七零渣夫懒妻录[穿书] > 七零渣夫懒妻录[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七零渣夫懒妻录[穿书]》

 郑四叔听到郑明德这话,那眼里不觉有泪,用袖子擦一下:“哎,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可是你这读书去,家里的嚼用?”。

  说完这汉子对宁榴拱手,往另一边去。宁榴推着独轮车继续往家赶。镇子离村子不上四里地,宁榴一个年轻壮汉,很快就到了村子。

  说话时候,秀才娘子瞧着青娘,面色嘲讽。

  三姑婆见秀才娘子要倒,也不去扶,只叹了一声:“你要瞧青娘不顺眼,想法把她嫁了,也要和她商量,哪有这样做事情的?这会子,还不晓得哪家要怎么处置呢。”

  宁榴已经在那接话:“有一种炭,烧了也不会有炭气!”

  丫鬟不好意思地笑笑,接着轻声道:“奶奶,真的只有二奶奶……”郑大奶奶笑的很笃定:“难道你没发现,你二爷什么都听你二奶奶的?若不是你这位二奶奶,他还不是和原先一样?”

  有这样两个孩子,就像有了依靠,假使真有那么一日,自己也全不担心!青娘瞧着宁榴的背影,不知为了什么,这两日,又想起宁榴曾说过的话了,有几百亩茶园的人家,家里出的茶是可以上贡的贡茶。
  第二日郑明德果然一日没出门,青娘又借着去道谢兼催郑大奶奶把上坟的东西都准备好的借口,又去寻郑大奶奶。

  休说邢举人这番话没有得罪张秀才,就算真的得罪,张秀才也不敢和邢举人说什么。因此张秀才急忙还礼:“都是我想的……”

  这?宁榴觉得自己的脸更加红了,这样一来,倒显得自己不对,全是用小人之心去衡量别人了。青娘突然一笑,接着又叹气:“罢了,和你说这些,你也不明白,横竖,活一天算一天,若连个快活都活不成,那还活个什么劲儿?”
  宁榴打个哈欠,满面笑容地瞧着青娘,此刻瞧青娘瞧的更仔细了,宁榴很喜欢青娘此刻面上没褪去的红色,有一种难得见到的娇羞。

  青娘淡淡说出这么一句,众人却已惊讶,那日的事,除了参加酒席的那几个人,并没人晓得,况且这样事情,说来说去面子上是不好看的,因此三老太爷特地叮嘱了,不许一个人走漏风声。

  “那潭水,和树林,又是怎样……”青娘抬头白宁榴一眼:“那就是后来的事了,大概四五十年前吧,还是婆婆活着的时候和我说的,说张家又出了一个举人,想着要把祖上的规矩给立起来,那一年,有人好赌,又勾搭上族里一个他要称婶子的寡妇。于是举人就集合全族,把这两人沉了潭。谁知两天后就出事了。举人赴宴回来路上,在驴上跌倒,扶起来就没有气。那时候起,大家就说,这潭里有冤魂。都是冤魂来索命。再加上这树林发的越来越茂密,再没人敢进去纳凉!”
  狗叫声突然响起,从村头一直响到宁榴耳边,宁榴默默地在心中说了声,来了。果不其然脚步声杂沓,还有火把的光在墙外闪着。

  青娘的头微微摇了摇,接着就笑了:“姑姑,我晓得的,可是我若就这样走了,岂不让他们心里高兴。”

  “我先头丈夫已经没了,现在的丈夫又被你们抓起来了,大伯你又不管事,难道我就等着帮我丈夫收尸不成?”青娘也不甘示弱,对着张秀才就是一通乱嚷。
  这几句话,说的青娘的心沉甸甸的,青娘看着吴大哥的灵牌,眼里的泪又涌出来,青娘用手把泪擦掉:“逼死了人,难道他们……”

  三姑婆长叹一声:“你说,也不是我们背地里说人,青娘这大伯子,也是斯文和气的,还有她大哥也是疼她的,村里的人更不必说。可她那副样子,哎呀呀呀,我都不好的说,对谁都是一脸别人欠了她几百两银子的神情。”

  张二叔已经呵呵一笑:“因此呢,侄媳妇,你要是守呢,这是美事,我们自然是准的,我和你大哥也商量好了。你要守,就要从族里择一个嗣子给你。”
  四老太爷正要端起酒杯,吴管家就道:“我们大奶奶来了!”这话一出口,众人都惊讶,三老太爷可没忘记,就在半年前,郑大奶奶就是这样把众人请来,哭诉一番之后,逼众人更改原先的决定,众人尽管想着这边的钱财,可也晓得要背上个逼死寡妇的名声,毕竟还是不大好听,因此就随了郑大奶奶。

  吴娘子还是眼巴巴望着郑大奶奶,外面已经传来问话:“大奶奶在家吗?二奶奶遣我来拿身契!”

  丫鬟会意,应是走出。郑大奶奶唇边的笑容更冷,和自己斗,郑明德也好,他媳妇也罢,都还年轻着呢!
  郑六奶奶的面更加红了,亲亲热热地拉了青娘的手:“就是这话呢!说起来,我那日回去之后,仔细想了,说来说去,你们家的事,都是那些下人在那挑拨离间,彼此挑唆,为的是好丛中取利,这会儿呢,二爷好容易回来了,原本就该好好的过,谁晓得又有挑唆的下人了,倒闹的你们妯娌之间失和,因此我想着,今儿正巧逢了初一,就想约了二嫂,去给大嫂拜年,免得大家亲妯娌,倒生疏了。”

  三姑婆不由恼了,还勾起了旧恨,对青娘院墙就喊:“呸,别人在说话,你听了这些做什么?再说了,你晓不晓得别人要不要娶媳妇?”

  青娘把菜放好,就从厨房里拿了一壶酒出来,笑吟吟地道:“今日这顿,谁家要吃完的,总要留到明年,这才叫年年有余!”

  青娘停下说话,宁榴往那两座墓看去,这两座墓是石头修建的,比周围的土堆要好一些,不过明显不符合青娘所说,曾为官的人的墓。

  张二叔只当没听到张秀才这嘲讽,对秀才娘子道:“方才你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你也晓得,咱们家呢,人口也就这么多,别说祠堂,就连族谱,也有几十年没修过了。这什么改姓换名的,这会儿也难做,因此,我有个折中的法子。”

  “二婶婶,这是我们家送来的几个枣,你尝尝,可中吃不中吃!”郑全媳妇听说青娘有了喜,也来探青娘,她带了一小篓枣来。青娘让绿儿接了枣,唤喜儿倒了茶,对郑全媳妇笑道:“这两日,不是绸缎庄重新开张,你兄弟也去城里忙去了,想着你也该和大哥往城里去了呢,还想着来探我?”
  “姑姑,我晓得!”青娘说了这么一句就对吴氏道:“这次的事一出来,再想安安稳稳地守,就由不得我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