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亿万大人物番外_绝杀之阵
unsv文学网 > 邂逅亿万大人物番外 > 邂逅亿万大人物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邂逅亿万大人物番外》

 “是的。”傅展温顺地说,他的眼神和她碰了一下,用口型说:‘Bambi?’,李竺耸耸肩作为回应,这是她冒上脑海的第一个化名,‘Bamboo’。。

  一个业已反复说明的物理常识:除了直接击中人体的子弹以外,跳弹与弹片也是很大的伤害源。它们虽然比不上刚出膛时的初速度,但依然能造成极大的破坏。

  “是啊,至少留了一命。”李竺也绽开一点笑意,这女人笑起来像茉莉花,小小的,一点一点,全然不似他人的明艳张狂,但留心看,也算是有点风姿。她若有所思地摩挲着瓶口。“我们有足够的钱给哈米德吗?”

  “算是吧,主要是说这一系列行动没有得到局长批准,总统也不知情,还提交了一系列证据什么的,反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有个啥黑客组织也跟着公布了相关的邮件,闹得挺厉害的——这不是在喀士穆看的,你记错了,我们昨天在达迈尔,达迈尔的华人宾馆里看的。”

  “意大利警察根本形同虚设,有什么用啊?你听1102房的那个小姑娘说了没,昨晚她就在万神殿附近等公车,你知道多可怕吗?一群人就这样冲过来,他们吓得大叫——但你知道警察都干嘛了?就在旁边两个警察,吓得动也不会动了,后来居然和她们一起跑……”

  这东西绝不仅仅是什么跨国公司的犯罪证据,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私活。

  一间坏掉的洗手间当然也未能幸免,虽然满地的积水让它成为最后的选择,但当恐慌发生时,没人会挑挑拣拣。随着局势的变化,几小时内它挤进过许多旅客,有人在他们旁边的厕格里抽烟——这很正常,上厕所——这有些尴尬,确实如傅展所说,相当的味儿,很多人用不同的语言在水池边大声交流,俄罗斯人最镇定,德语和法语听起来像是在吵架,还有外头时不时响彻的土耳其国歌。最挤的时候这里反而没人说话,充满了齐心协力,使劲发出的吆喝声——旅客努力顶着门板,不让暴徒进来,但随后宣告失败,人们被呼喝着赶到楼下去,当地人嚷着嘈杂的土耳其语,把洗手间巡视了一圈,确保每个厕格都没人逗留。这期间还发生了不少小规模的勒索案件,还有俄罗斯人瓮声瓮气的质问,与肢体碰撞声。
  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尽头锁着一扇铁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异常幽静,只有两个人站在铁门前,傅哥哥退后一步,仔细打量傅展,还是不肯开门,半天了啧一声,“老头子是怎么答应你的?你这个思想觉悟,明显还没过关么。”

  “不知道。”傅展说,“也许是不便使用官方力量——公然逮捕两个中国人,这后果大使馆承受不起,你该感谢我们不是非洲冈比亚人。我想美国大使馆是不会犹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在土耳其逮捕两个冈比亚人的,这里走。”

  “他不会,他会相信我的。”傅展很有把握地说。
  排了数十分钟,眼看胜利在望,店铺却毫无预警的关门,这感觉当然不好,排在前列的生气,排在中部的遗憾,排在队尾的迷茫中又不乏庆幸——还好损失的时间不多,议论纷纷中,他们逐渐向四周散去,李竺有点迷惑,“傅先生——?”

  可能是因为睡眠不佳,K的话也比以前多,他自言自语地说,“她的态度很有攻击性,要价很高,看来,仍未完全下决心,内心深处,她隐隐希望我们拒绝她的提议,这样她就没有别的选择,也不必背叛朋友了……”

  她是靠碾压的装备,丰富的常识赢的,而李竺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强烈地感觉到,这些素质也是她出身的社会培育出来的,真正动乱的社会养出来的人,现在都在地上躺着。
  不是李竺,他们现在也许就浸在水牢里,或者早被搜出U盘,死在海水里了。傅展的态度调整得也自然,“不是——你真的不知道吗?我以为你应该知道。”

  她有意问得高深莫测,好像已经从普罗米修斯那里听到了一个版本的答案,现在只想要两相印证,测试H的配合度。

  “会说阿拉伯语吗?”他问,“接下来打算去哪,中国大使馆?”
  沮丧是必然的,有那么一会儿谁都没说话,李竺打开车载音响,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顿时从喇叭中喷薄而出,几乎将他们冲到靠背上:黑老大对音响肯定也做了改造。佛雷迪没头没脑地对他们大喊,“因为我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从那不勒斯上船的两个客人就很喜欢到后甲板看夕阳——勇敢梅利号和大多数货船一样,总有几个舱位空着,一般来说,通不过客货两运的资质认证,不过这种往返于欧非之间的灰色货轮总会多带几个人,船员们都不会多问:从非洲往欧洲,最近检查得很严,但从欧洲出发,边境检查形同虚设。这种无法从正常途径出关的乘客他们也不敢多招惹,欧洲呆不下去,要去非洲那几个动荡中的国家,即使船员们多少都有些难言的过去,否则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货轮上打工,但他们也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

  李竺把手伸到背后,也捏了傅展一下,第一次,她的心情明媚起来:运气还算是眷顾他们,过去一周丧失的主动权,在数分钟内顺利回归,现在,他们只需要等待——
  “都是普罗米修斯在背后做的后勤。”傅展说,K想问个清楚也是情理中事。他会问就证明有兴趣,“不然你以为H是怎么被我们反蹲的?”

  诚然如此,但事实永远不会如此美妙,所以他依然只能无止尽地继续出差下去,金发男子叹一口气:作为行内人,他当然知道北京在禁猎区中醒目的红色。东京的警察颟顸庸碌,对命案只能束手无策,但北京不同,那里对他这样的金发凶手可一点都不友好。

  “——瞎说,”柳金夫人不管不顾地继续说,“也许你长得没有名模美,但我告诉你,亲爱的,小伙子——”
  她笑了一下,似乎是对他隐隐的怀疑感到不屑,亚当的睫毛扇了两下,他的表情更平静了,她看不出他是证实了自己的怀疑,还是相信了他们的动机。李竺心底有一丝凉意:她觉得他是起疑了。

  为什么要在乎生活?没人能改变,最终人们总要学着接受。李竺觉得喉头发堵,她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傅展把她拉到一边。

  真的吗?你在说的可是一个会享用‘歌剧院景法式大餐精髓’版法棍的人?

  但,真的问下去的话,怕是就真的无法回头了。——并不是说局势,而是自己的心态,也许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而她并没有做好开着车往荒芜之地进发的准备,从欧洲到埃及,越来越荒凉,但处境却越来越宽松,在这样的不毛之地,不可能有几辆车忽然横在面前,开始惊心动魄的追车大戏。她甚至觉得美国人可能根本没猜到他们已经准备跨境去了苏丹,她的选择并不永远都是十几分钟酣畅淋漓,肾上腺素中毒的大冒险,还有很多很多、很久很久在荒芜的土地上往前开去,不知下一个庇护所在哪的旅程,这沉闷和长久的忍耐与不适,才是选择的一大部分。

  “手机得和基站保持通信,管理基站的软件你猜是谁研发的,有没有留下漏洞?”傅展带她转了个弯,又顿住了脚步,眺望着远方街口:那里是中国大使馆的方向,他们甚至已可以看到国旗。李竺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那抹红色的魅力,她渴望地看了很久,傅展扯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

  几乎是相同的想法蹿过脑际,这点什么,被共同的哂笑压了下去:怎么可能会对她/他有点什么?
  “我对我的处境比你们都要清楚得多,”K已经镇定了下来,他像是为刚才的动摇感到羞耻,更有股恶狠狠的劲儿,咬着牙说,“也许你们是最后的赢家,你们会怎么说我?邪恶总是包含着自我毁灭的种子——这就是你们看待我们的方式,是不是?”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