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弟是暴君_行差踏错
unsv文学网 > 我的表弟是暴君 > 我的表弟是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的表弟是暴君》

 皇帝有了几分兴趣,脸色渐渐和缓了几分,却听他一一闲闲道来,“如今四方皆定,天下和美,农门传的是风调雨顺,仓稻已熟,个个心喜今年必是丰年。士子人人称道今年新开恩科,大选贤能,恨不能立时鲤鱼跃龙门,报效国家。那些文人么,大多议论的是江阳水患已平,乱象已正,江阳百姓安居乐业。”。

  程朋抬眼望去,却见青娘追了那人的背影而去,叹息道,“让青娘一见倾心,岂会是个泛泛之辈?周二爷如今莫非是连青娘的眼光都不如了?”

  见郑溶摇头,苏萧细细解释道:“在戏班里,除了有让男子扮作旦角的乾旦,也有让女孩子扮作生角的坤生。通常这种女扮男装的坤生在南地较为常见,南地女眷众多的望族,家中都会备有这类家养的戏班,以供家中女眷日常娱乐之需。可是女子扮作男子,到底在身高上不如寻常男子,所以那些扮作坤生的女孩子往往会穿一种靴子以增加身高,此靴名唤登云靴,比平常的靴子要高上三寸,若是没有两三年功力,穿上登云靴别说如履平地,就算是站立片刻也难以坚持。方才下官发现太监中有一人,身量不高,脚下穿的正是一双登云靴。殿下请看,这石径雪水初融,甚是湿滑,她随着众人转身行走时,步伐轻快,下脚却十分的稳当,所以下官怀疑那人不仅是个女子,还是个来自南地戏班的坤生。”

  郑溶面上神色不辨喜怒:“侍寝之人?”

  她清清楚楚知道,在这里听到的每一句话,即将成为新帝史官笔下那简练而冰冷的文字,供万世诵读。

  他本与往常一般,并未直接跟在郑溶身边,只远远地在人群之中护卫着郑溶,他离靶场甚远,见由靶场押出的一名壮汉在突然之间挣脱了铁链,抡着几米长的粗铁链在人群之中横冲直闯,又见十几名巡防营的将士都拦他不住,不由心中着急,不动声色地往那处挤了过去,却见那处突生变故,那壮汉并不朝着坝上走,反倒直接奔了堤坝之下而去。

  郑溶见她衣冠不整便追了来,虽是极早的清晨,可也难免有旁的人撞见她这幅春困未醒的模样,心中不知为何极是不快,不由微微地皱眉道:“你又是在胡闹什么?”
  一句未了,皇帝的声音冷冷的在殿中响起来:“方才内侍来报,丽妃半个时辰前撞柱而亡,已是认罪伏株。现下御林军已奉了朕的手谕带兵围了丽妃府上,既是犯上作乱,谋害君王的大逆不道之罪,少不得灭了九族斩了满门。”

  那日里,杜夫人领着贴身丫鬟直奔杜尚书的公房,顿时,礼部六司只听得哭声震天:“你个老不死的!你到底把我的祯儿弄到哪里去了?你今日不给我说清楚了,我就不活啦……呜呜呜……我那苦命的儿啊……为娘可有七日没见到你了……你爹这个狠心的老王八蛋,打得你连自己的家都不敢回啊……老不死的,你把我的心肝还给我啊……我的祯儿啊……”

  浪头一个接着一个朝着苏萧的面上打过来,亏得她还算是反应灵敏,反手死命地抓住了那人伸过来的胳膊,只拼了命地朝水面上探出头去,可惜水流极为湍急,不过是刚刚冒出一点头,那四周的浪头又将她摁入了水中,几个来回下来,她已是手脚无力,心中暗想今日恐怕是逃不过这一劫。
  两人亦放轻了脚步,随那人迈过了垂花门,再拐过几条曲径,脚下的石头径转了一个弯儿,面前突然大为开阔,只见一大片粼粼波光,连同空气中都微微带着些凉凉的水汽,顿时让人全身舒爽起来。

  “苏姑娘,你……”

  云霞笑道:“公子让奴家来猜上一猜,公子怕是个官宦人家的公子罢?”她见那景公子并未反驳,心中不免得意,继续娓娓道来:“公子,您满脸风霜,想必路途劳累,可却彬彬有礼,与小女子品茶论琴,奴家便知道您断断不会是那些跑南闯北的生意之人。”
  落花逐落水,残红尽散去。他觉得他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慢过。日子便是这样在他心上,一天天地捱了过去。

  那语气那举止,不沾染半点脂粉之气。

  一旁的刘许沉笑道:“苏兄身子大好,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我凑个趣,索性今日便给苏兄弟接风怎么样?”
  苏萧?那日冷风中的寥寥身形不由自主陡然浮现在瑞亲王殿下的眼面前,他只顾着千里之外的水患,倒实实地将她忘记了,她一个女儿家,哪里能受得住这样的日夜颠簸?尊贵的瑞亲王殿下方才正要冲口而出的斥责不知何故便这样无了声息的偃旗息鼓,半晌方才闷闷道:“罢了,将人抬到本王的车舆上罢。”

  她初来乍到,不解司里面的机关,京里的官员个个是人精,惯会见人下菜碟的,分配差事的官员见她是新进的,又无什么背膀靠山,眼睛一斜,分给她的事儿既是最累人,又是极不讨好的,乃是司里的老人们都不愿意接的苦差事。给她指的座儿也是背光的朝阴地儿,因为常年不见阳光,那地方总透着一股子阴冷潮湿的味道。夏日里倒还好说,只怕是到了冬天,打冷飕飕的风口子上坐着,这滋味才够人受呢。

  她想要什么?她这样将自己置身于险境,到底要的什么?
  话到此处,两人沉默半晌,郑溶方缓缓说道:“给你说个故事罢。我那母妃自幼长于塞外,她十六岁那年,外翁奉旨入京,她缠着外翁一道儿入京。也是那一年,初回京城的将门之女在明晓山中遇上了微服出行的皇帝,”他的嘴角慢慢地衔起一抹讽刺的笑容,“我母妃并不知那是皇帝,只道是个普通的小官吏,她素来又是个敢作敢当的性子,既是情窦初开,两下里都有了意,外翁乃是一品将军,母妃料定外翁是不能同意这门婚事的,便与那小官吏约定私奔,从此一辈子浪迹天涯。”

  这郑丁果然也争气,专心习练功夫拳脚,二十年来功夫拳脚在别处不提,只说在这昌安城中已然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他视郑求为恩人,对郑求披肝沥胆忠心耿耿,前些年郑求又做主为他娶了妻,也算是立有家业。郑求无论到哪里都要随身带着他,郑丁从一个街头的小乞儿变成了郑求身边的贴身护卫,郑求又对他极为放心,府中的日常事儿,这郑丁倒能做半个主,久而久之这昌安城中倒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府丁爷的大名。

  这样的话实在是说得让苏萧心急,忙暗暗丢了个眼色给王旬,转头道:“王兄寒窗十年,功名倒在其次,苏萧却知他不愿辜负的是年少高志,更不想白白误了几年青春光阴。”
  “不仅昌安,各地仓粮均是告急。”

  那池家小妹见状,忍不住追问道:“那人年纪轻轻,看着容貌甚好,又同杜家哥哥在一处,看样子必然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二姐姐为何如此看轻于他?”

  对面的人并不说话,半晌方笑道:“大师乃一代国手,目光如炬。”

  郑溶端坐于大堂的正位之上,下头两旁置了一溜排儿的座位,官员们均按品级分坐两旁,坐在左边最上首的自然是昌安巡抚郑求大人,依次下来苏萧则排到了最末的几个位置上。

  郑溶闻听此言大惊,伸手一把揽住她的身躯,猝然将她旋过来,她的身躯荏弱不堪,再无半点力气,她衣袖下手腕冰凉,郑溶只觉手中濡湿一片,蓦地一掀她的衣袖,一点锐光从她的手中滑落,那锐利到极点的刀刃上尚留着一丝殷红,狠狠地刺痛了他的眼。

  郑溶大惊,陡然抬头:“父皇!”
  他的唇舌就在她的耳边,几乎要将她的耳垂含入口中,暧昧到了极致,可说出来的话却让她只想逃到天涯海角:“本王甘之如饴。”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