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江湖之师兄在上_变故
unsv文学网 > 一念江湖之师兄在上 > 一念江湖之师兄在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念江湖之师兄在上》

 九郎却依然跪着,只是右腿乏力,只能以手撑着地面保持平衡。潘太后将他扶起,又睨着犹在哭泣的荆国公主,道:“去年官家本要为她指婚,岂料她听闻对方是兴宁军节度使的次子后便执意不从,在官家面前连日哭闹,迫得官家只能将指婚搁置下来。如今年纪越发长了,却偷偷摸摸看些俚俗话本,可见心思浮动,更该早日婚配,免得再做出些荒诞事情,有辱宫闱!”。

  他信步上前推开门扉,小小厅堂陈设雅致,步入堂中,果然比外面要温暖几分。双澄站在墙边,觉得有暖意徐徐袭来,伸手一摸,讶异不已。“这墙壁怎都是暖的?”

  还未等他再度追问,冯勉已重重磕了个头,带着哭音道:“启禀九哥,双澄不见了!”

  他叹了一声,“算了,事情都已经这样,也不必再道歉。现下你务必叮嘱手下口风要紧,不能再被钱桦找出证据。毒打他事小,带兵阻截潘文祁却是违背律法的大罪,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九郎皱了皱眉,环顾四周,这庭院干净齐整,此时阳光正好,全然没有双澄说的那种阴森之感。他叹了口气,觉得是自己冷落了双澄才让她疑神疑鬼,便好声好语道:“你要是还觉得害怕,我就让冯勉再去选两个使女来,人多一些也许会好点……”

  “这样么?”老板捻着胡须,尴尬地看看她,压低声音,“那应该就是宫里的中贵人了吧?”

  九郎垂着眼睫,在之前自己写下的字迹边,仍是以食指慢慢写下了“燕双澄”三字。
  到了一处僻静的小巷,便有人上前迎候。他今日穿着一袭素白长袍,看上去只是个寻常人家的郎君,走在这小巷也不显眼。随着那人转了个弯,方才进了一户人家的后院。

  他深深呼吸,尽力挺直上身,“臣幼时在太清宫待了三年多,那时便偶然认识了双澄,可惜欢聚甚短,她便匆匆离去……臣在此之后病重,才被嬢嬢派人接回了汴梁。可是这些年过去了,臣却又在邢州遇到了她。从听到她名字、见到她的第一面起,臣便知道她就是九年前飘然远去的双澄,故此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相助于她……直至,将她又重新带回了鹿邑太清宫旧地……”

  他却摇了摇头,微一抬手:“你且退下吧。”
  潘太后闭着双目,轻轻倚靠于垫子,长出了一口气,道:“自然想过。当初兄长就曾提醒过我,说赵锴看似忠厚却暗藏心机,只是我当时憎恶李贵妃,便一心想废掉太子。”她说至此,不禁涩笑一声,“没想到,如今这官家倒是远比李贵妃还狠辣,竟想彻彻底底地过河拆桥。”

  马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钱桦浑身瘫软地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抬起头来。

  元昌有些茫然,不知为何九哥会这样反常。
  “一路上劳累过度,又加上冒雨赶路,所以病倒在床。”九郎微叹了一口气,“后来我走的时候她还没完全醒,可我只能先行离开。我让元昌等她恢复精神后将她送回以前的那所宅子,乐坊内毕竟人员众多,那间宅子地处僻静,倒是少人经过。”

  九郎略感意外,搁下手中书册起身站起。门外脚步声临近,光影交替间,一身锦衣的端王已踏入书房。

  老者看了他一眼,喟然道:“世人熟知的少将军乃是傅帅长子,可其实傅帅另有一子,却早已被人遗忘。”
  “不是宫娥。”九郎的声音有些低沉。

  “嬢嬢怎会答应……”九郎皱了皱眉,心中不再宁静。

  “等等!”双澄震惊不已地追上几步,“你刚才叫他太子?官家不是还没有册封太子吗?他又是什么人?”
  跌伤的是九郎,可她也看在眼中,痛彻心扉。

  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

  方丈怜惜这人年纪轻轻却得了疯病,心想着或许在庙中静养些时日能够使他恢复正常,便答应了下来。
  他满脸嚣张之色,双澄站在高楼之上,望着那紧追而来已将宅院四周封堵住的禁卫,身子一阵阵发冷。

  “我知道。”九郎低声道,“但眼下五哥不在王府,双澄住在那里我很不放心。而且万一我与双澄的事情被官家或者太后知晓,只怕会将五哥也牵连进来。”

  他低头看了看,摇头低声道:“这是宫中的东西,我不能再拿。”

  “任兄,我倒是也没料到,你会对双澄这般呵护。”短暂的静默之后,他才缓缓转过身,挥手示意周围的黑衣人往后退避,又含着笑意望向丁述。“当初我被迫将双澄托付给你,本想着你一个武人要照顾这个孩子实属不易。这十六年来,你对她视如亲女,真是让我感激万分。”

  淮南王一怔,然后微笑起来。“自然不会,令嘉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她很快便能回到你身边。”

  官家本就不喜这个儿子,经由袁淑妃等人枕边风一吹,便听了天师之言,将令嘉送出了汴梁。
  天明时分,雨势渐小,碧色檐角还缓缓垂落水珠。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