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abo]_“隐匿贤者”
unsv文学网 > 白鸟[abo] > 白鸟[abo]
字体:      护眼 关灯

《白鸟[abo]》

 苏萧老实回道:“下官不知。”。

  这孩子跟他母妃是两个性子,一点也不相像,他这是像谁呢?皇帝微微地皱起眉头,这孩子倒是……很像自己,越来越像。

  那烙铁之术乃是鬼门关前的最后一搏,若过程之中有任何差池,伤及经络,被烙之人必死无疑。加之行此术之时,那烙铁直烧得伤口处皮焦肉黑,极为可怖,在场之人甚至能闻到皮肉焦糊的气味,被烙之人必经受极大的痛苦,哪怕是彪形大汉,口涎直流鬼哭狼嚎之人也不在少数,故而军士们私下里头谈论起烙铁也不禁个个脸色一变。

  文九恍然大悟:“必然是救命的粮食!”

  “我本英雄兮——”剑声霍霍生风,剑势凌厉,“奈何时不与兮——”这高声的吟唱透着刻骨的凄凉,直要人怆然泪下。

  郑溶袍袖一拂:“退敌又有何难?六弟可曾学过兵法?兵法上曾有一策——”他看着郑清迷惑的表情,不觉唇角微扬,“——围魏救赵。”

  苏萧知他是一诺千金,这银香的事总算是有了交代,便是哪一日她上了黄泉路,也不会有什么搁着放不下的心事,那一碗孟婆汤,她也能仰着头一口气便喝下肚去。
  郑溶两个字如同冬夜寒潮一般,夹杂着漫天风雨,朝着她扑头盖脸砸来,将她全身上下浇得荒凉透骨,她止不住那一阵胜似一阵的寒意,只听见空气中自己的声音冷淡到了极点:“邱大人到底想问什么?”

  他知她犹豫,便用手在她身后,轻轻地将她往前一推,她果然不出他所料,果然便向郑洺投了诚——她的身世,她的彷徨,她的苦痛,她的家仇血恨——每一环都在他的算计当中,郑洺只当是她同郑溶一道儿骗了他,可哪里会料到她也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她的眼神一缩,仿佛被他方才的那一句话深深地刺痛,拔刺见血,她的呼吸中带了些几不可见的凌乱:“既有血仇,当是血债血还。”
  长公主郑淣道:“大师请直言便是。”

  初夏已至,柳丝拂面,紫燕呢喃,黄莺展翅,昨日间隔壁人家的王婶子瞧了银香女红功夫好,便央了银香给她半岁的小侄子做一套虎头鞋,今日间趁着日光正好,银香便搬了一张小几子,坐在院子里那颗槐树下头的石头桌子旁边起那虎头鞋的花样子。

  殿上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垂首侍立,唯有上头皇帝一阵咳嗽喘气之声,皇帝推开一旁的内侍捧上来的茶盅,只朝着下头的两位皇子抬了抬下颚,继续问道:“你们两个,到底哪个愿意不辞辛劳替你们妹妹走这一趟?”
  他心中颇有些戚戚然,再转眼看了看郑溶,见他虽是面若寒冰,却与方才神情已是大不同了。

  今日正轮到文九在别院当值,来报信的小安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儿都没喘匀,只慌慌张张地说殿下带了一个面生的少年回来,殿下前襟上是血红一片,也不知是殿下受了伤还是少年受了伤。文九闻言大惊,当即同妙仁先生闻讯匆匆赶至远思阁,却见阁中门户大开,两人对视了一眼,文九在门外高声禀告道:“殿下!文九求见!”

  况且这计谋中重要的一环,是苏萧这一招棋。
  顾侧微微侧回头去,心中几不可见地长叹了一口气,自己方才到这里的时候,这个人已经不知道喝过多少壶玉酿春了,那凉亭摆的矮几子上搁着好些空酒壶,冰轮当空,他一脚踏进这凉亭,只觉脚下玉色满地,他定睛细细看来,却见这地上汪了一汪清流,映照着一轮冰月若碎琼一般,他轻轻地摇了摇头,怕是三里之外也能闻到这玉酿春的香味罢?这样的绝世佳酿难道是被人这样糟蹋的么?

  “你说是哪一个!”他有些口不择言,“你这些时日,天天与他相伴,现下还要来问我是哪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小溶子终于要动手鸟。。。。
  东房那个地儿果然比苏萧原先坐的地方好得多,向阳宽敞自是不说,而且靠着前院,也就是说,平日里哪些人到礼部来来去去串门子走过场,坐在这个位置上,多而不少也能知晓一二,不似在原先的那个地儿,就算是蹲得长出绿霉来了,也没人知道这长了一身绿霉点子的,到底是个人还是只千年的王八。

  顾侧站立良久,只觉身后风声远远地传来,仿佛林子里头有什么夜行之兽惊动了伏在草丛密林之中的流萤似的,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道:“德舆,你可曾想清楚了?”

  平福嘿嘿一笑:“家爷说的话,奴才就怕忘了,每日睡觉前都要背几遍,老早就滚瓜烂熟了。”
  他将苏萧缓缓抱起来,慢慢站起身来,脸上表情是郑洺从未见过的决然,落在郑洺身上的目光带着森然寒意,仿佛许久未曾舔舐人血的千年宝剑,泛着冷冽至极的寒光。

  话说那客人本来在席面上就喝得微带了几分醉意,兴冲冲进得房门,本想着是一场神女会襄王的巫山云雨,春宵一度,哪里料得到眼面前,方才还笑吟吟的佳人突然把脸一变,就成了索命的厉鬼,举了把剪子便要取他的性命,他连滚带爬地跑出厢房,饶是这样还是被明晃晃的利剪划花了半张脸。

  那一日春风徐徐,烟柳初绿,她用了格外多的时辰来梳洗装扮,身着湖白罗衣襦裙,额上一点梅花花细,鬓上簪着一支极雅致清约的翡翠簪,小巧的翡翠耳环如同一点柳芽一般在她的耳畔悄悄地萌发出一抹翠色。

  五年前,苏筝家破人亡,抱屈初嫁,那时候她方是碧玉之年,她的天塌了下来,以为全部的依仗便是自己,自己却懦弱至极并没有挺身而出保护于她;五年后,她生死未卜之时,出手舍命相救的人又不是自己,却是另外一名男子,他并不畏惧那人的权势与地位,可那人一句冰冷的质问却足以让他愧汗怍人。

  苏萧忙道:“乡间小食粗鄙,怕是入不得王爷的法眼。”

  她知夫家极是不满这桩婚事,可现而今她无依无靠,能依仗的,唯有那未曾谋面的夫婿。况且,她私心里总还想着,邱家二公子与阿兄有同窗之谊,若他是个明理之人,定会信她,定会信她自小仰仗的阿兄,绝不是那种为着中饱私囊而视大义为无物的小人。
  她的下场会是什么?狡兔尽而走狗烹,飞鸟尽而良弓藏,敌国破而谋臣亡,况且她还远远没有资格成为他眼中的良弓谋臣。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