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上路》
新书推荐:
第一章还是好朋友
第二章我不当天道之子许多年
第三章没名没分
第四章媳妇你可长点心吧
第五章[攻略遊戲]全員甦醒中
第六章逆命
第七章车王
第八章老子是妖猫
第九章梦醒桃花岛
第一十章海洋之吻
第一十一章我家剑灵不太对劲
第一十二章慰安妇回忆录之母与子
九郎知道端王刚才那样说,是有意想要支开荆国公主,便顺着那意思道:“确实还有些头晕,十一姐先去别处转转,我与五哥说几句话便也要回转凝和宫了。”。
双澄一愣,继而惭愧道:“是么……那你不要将我之前说过的话告诉他。”
冯勉知道九郎已然改变了主意,便微笑着应承而去。屋内静谧安然,几案上篆烟袅袅,窗纸间梅影横斜,然而九郎却心绪复杂起来。
官家一边在心底暗暗思量,一边恭恭敬敬向太后行礼,淮南王等人亦躬身问候。潘太后坐在位子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众人。殿上这一个个皆是赵家子孙,衣冠间蟠龙游蟒,各有风采,可如今在她看来,却只觉刺目异常。
延义阁中暂时安静了片刻,端王微微叹了一声,坐在了书案之后。阳光转淡,透过窗纸斜斜映在石砖地上,覆着薄薄一层金辉。
那人却只连连叩头,喊着“官爷饶命”。元昌揪住他衣襟,叱道:“你怎知我们是官府中人?是不是田进德曾向你说了什么?”
前几日见不到他就郁郁寡欢,恨不能成天与他说些无聊的话,被他牵过的手也舍不得洗。可如果不是她在他面前忽而开怀忽而撒野,或许以九郎的性格,也不会说出刚才的那番话。明明是自己主动接近了他,可到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即便跟着他回到汴梁,也无法与他再像现在这样自在相处……
“太后和官家会不会更加发怒?九郎怎么样?”双澄惴惴不安。
五岁时的那场重病使他几乎断送性命,高烧到昏厥再至迷迷糊糊醒转之后,右腿却完全不能动弹。纵使他渐渐长大后,为了能与平常人一样而日复一日地苦练站立行走,可右腿还是瘦弱无力……
他就这样在河间生活着。一所偏僻的小宅院,两名不甚熟悉的杂役,日子寂静如水,与寻常百姓相比或许已没有很大的差别。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嬢嬢忽然要臣留在宝慈宫,让臣有些意外。”九郎扶着床榻边缘道,“嬢嬢若是觉得身体不适,臣立即派人去禀告爹爹,让他……”
“掩人耳目而已,九郎总不能带个来历不明的少女启程。”端王扶着九郎肩膀淡淡一笑,“不过我看双澄扮作少年也还是显得太秀气……”他又低声与九郎私语几句,九郎先是微露意外之色,继而颔首,“那就听五哥的。”
丁述站定在檐下,略侧过脸,道:“你只需见机行事,不必顾惜我的性命。”
“冯高品!”双澄喜极飞奔,可到了院门口,却不见九郎身影。“九哥呢?!”她的心一落千丈。
双澄不安起来,暗中用力想要挣脱绳索,但越是挣扎,越觉酸痛难耐。少年曼声道:“休要白费气力,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话才有活路。”
他就这样时好时坏地在寺院里待了三个月,某天清早,白光寺中又来了一名陌生人,自言姓周,个子不高,细皮嫩肉。他一进庙门便找到了方丈,说书生已被某位官员征召为幕僚,随着上司离开了汴梁,临走前将照顾宋云的事情交托给了他。
“我是犯官之后,早已忘了自己的籍贯,连原来的名字也没多少印象了。”蕙儿恭敬答道。
孙寿明追问道:“你们口中的上司,就是亳州步兵指挥使?”
官家倒是一怔,此去邢州并不算近,原以为端王至少还有四五日才能返回汴梁,却不料他竟已赶了回来。略微思忖之后,才道:“让他进来吧。”
“是你自己提出要去追田二,我并未应诺你什么。”他态度冷漠。
“这阉人是仗着太后的势力才如此嚣张。”官家冷哂,“九郎难道当时就容忍了下来?”
此后这一年中,宝慈宫中点燃的熏香便都是“竹溪”,再没更换过。
蕙儿听了此话,也不由望向双澄。双澄考虑了一下,后退一步,叫蕙儿打开了门扉。
曲声为之停止,他静默了片刻,才慢慢转过脸。井畔的灯笼晕着微光,一明一暗,照出他的清隽眉眼。
“爹爹,爹爹饶我这一回!”一向趾高气扬的雍王顿时面如土色,跪下连连叩首讨饶。雍王生母袁淑妃也哭着过来求情,可官家寒白了脸色,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那是自然。你师傅闯出关卡打伤官兵,若是被其他人擒获,必定是要被囚禁入狱的。”他顿了顿,又道,“但我其实更担心的,是你的父亲……”
男子双眉一锁,叱道:“你可知自己抢的是什么?简直罪该万死!”
双澄心里嘀咕着,脸上没有显露出来,只是点了点头,便跟着其他内侍往偏院走。
元昌瞥了她一眼,忽而又疑惑问道:“我怎么听说你跟九殿下是从小就认识的,他从来没来过这里,你们怎么会相识?”
双澄一愣,继而惭愧道:“是么……那你不要将我之前说过的话告诉他。”
冯勉知道九郎已然改变了主意,便微笑着应承而去。屋内静谧安然,几案上篆烟袅袅,窗纸间梅影横斜,然而九郎却心绪复杂起来。
官家一边在心底暗暗思量,一边恭恭敬敬向太后行礼,淮南王等人亦躬身问候。潘太后坐在位子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众人。殿上这一个个皆是赵家子孙,衣冠间蟠龙游蟒,各有风采,可如今在她看来,却只觉刺目异常。
延义阁中暂时安静了片刻,端王微微叹了一声,坐在了书案之后。阳光转淡,透过窗纸斜斜映在石砖地上,覆着薄薄一层金辉。
那人却只连连叩头,喊着“官爷饶命”。元昌揪住他衣襟,叱道:“你怎知我们是官府中人?是不是田进德曾向你说了什么?”
前几日见不到他就郁郁寡欢,恨不能成天与他说些无聊的话,被他牵过的手也舍不得洗。可如果不是她在他面前忽而开怀忽而撒野,或许以九郎的性格,也不会说出刚才的那番话。明明是自己主动接近了他,可到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即便跟着他回到汴梁,也无法与他再像现在这样自在相处……
“太后和官家会不会更加发怒?九郎怎么样?”双澄惴惴不安。
五岁时的那场重病使他几乎断送性命,高烧到昏厥再至迷迷糊糊醒转之后,右腿却完全不能动弹。纵使他渐渐长大后,为了能与平常人一样而日复一日地苦练站立行走,可右腿还是瘦弱无力……
他就这样在河间生活着。一所偏僻的小宅院,两名不甚熟悉的杂役,日子寂静如水,与寻常百姓相比或许已没有很大的差别。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嬢嬢忽然要臣留在宝慈宫,让臣有些意外。”九郎扶着床榻边缘道,“嬢嬢若是觉得身体不适,臣立即派人去禀告爹爹,让他……”
“掩人耳目而已,九郎总不能带个来历不明的少女启程。”端王扶着九郎肩膀淡淡一笑,“不过我看双澄扮作少年也还是显得太秀气……”他又低声与九郎私语几句,九郎先是微露意外之色,继而颔首,“那就听五哥的。”
丁述站定在檐下,略侧过脸,道:“你只需见机行事,不必顾惜我的性命。”
“冯高品!”双澄喜极飞奔,可到了院门口,却不见九郎身影。“九哥呢?!”她的心一落千丈。
双澄不安起来,暗中用力想要挣脱绳索,但越是挣扎,越觉酸痛难耐。少年曼声道:“休要白费气力,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话才有活路。”
他就这样时好时坏地在寺院里待了三个月,某天清早,白光寺中又来了一名陌生人,自言姓周,个子不高,细皮嫩肉。他一进庙门便找到了方丈,说书生已被某位官员征召为幕僚,随着上司离开了汴梁,临走前将照顾宋云的事情交托给了他。
“我是犯官之后,早已忘了自己的籍贯,连原来的名字也没多少印象了。”蕙儿恭敬答道。
孙寿明追问道:“你们口中的上司,就是亳州步兵指挥使?”
官家倒是一怔,此去邢州并不算近,原以为端王至少还有四五日才能返回汴梁,却不料他竟已赶了回来。略微思忖之后,才道:“让他进来吧。”
“是你自己提出要去追田二,我并未应诺你什么。”他态度冷漠。
“这阉人是仗着太后的势力才如此嚣张。”官家冷哂,“九郎难道当时就容忍了下来?”
此后这一年中,宝慈宫中点燃的熏香便都是“竹溪”,再没更换过。
蕙儿听了此话,也不由望向双澄。双澄考虑了一下,后退一步,叫蕙儿打开了门扉。
曲声为之停止,他静默了片刻,才慢慢转过脸。井畔的灯笼晕着微光,一明一暗,照出他的清隽眉眼。
“爹爹,爹爹饶我这一回!”一向趾高气扬的雍王顿时面如土色,跪下连连叩首讨饶。雍王生母袁淑妃也哭着过来求情,可官家寒白了脸色,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那是自然。你师傅闯出关卡打伤官兵,若是被其他人擒获,必定是要被囚禁入狱的。”他顿了顿,又道,“但我其实更担心的,是你的父亲……”
男子双眉一锁,叱道:“你可知自己抢的是什么?简直罪该万死!”
双澄心里嘀咕着,脸上没有显露出来,只是点了点头,便跟着其他内侍往偏院走。
元昌瞥了她一眼,忽而又疑惑问道:“我怎么听说你跟九殿下是从小就认识的,他从来没来过这里,你们怎么会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