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睡我吗_幽若(上)
unsv文学网 > 你想睡我吗 > 你想睡我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你想睡我吗》

 他倒被问住了:一个星期的航程,傅展大部分时间都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知是不是真有事情要忙,还是见了她尴尬,倒不如避而不见。。

  李竺不禁大笑——傅展就是那种刚被讥刺太过自信,就要说些更夸张的狂言的个性。

  他和李竺更谈得来,相应更怕傅展,乘傅展去买票时留恋地再三叮嘱李竺,环顾四周,“这里是我从小就听说的地方,但我一直没有钱来。”

  暂时甩开追兵,两个人的心情都很放松,他们很自然地就想走,却被老板拦住了去路。

  他们隔着H交换了一个眼神,她闷声不吭:对H这样的老手来说,当面争执可以提供的信息太多了。如果他还想着回归本阵营,眼下的一切也许就是不动声色的反审讯,所以她什么也不能说。不过,她理解傅展就像是傅展理解她——其实,介绍些局里的基本情况,出卖点具体人员的姓名,对H来说无关痛痒,不过,如果把系统的秘密卖了,那H可就真该死了,对于一些情报机构来说,只要能让他们看一眼软件的基本界面,能获取的信息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多。说完全部秘密以后,H的死活对他们来说的确无关紧要,即使他回归了本阵营,能带回去的信息也很少,可泄密的疑问却很多,他在系统的见证下被人缴械带走,回归后是否要面临重重审查?如果他们被捕以后告发了H,即使任务成功,H是否也要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更别提这个任务实在是危险得可怕,对追捕方和遁逃方而言都是如此,H借势脱身的可能性比回归原岗位的可能性大得多。——而且,即使他回去了,又能碍着什么事?

  一路上人们都在饶有兴致地打量他的箱子,还有人伸腿碰了碰,这让K不禁抿紧了嘴唇,但他反而挺直背,露出更加高深莫测的微笑,这些黑人打量人的眼神非常赤裸,每双眼睛似乎都在诉说一个故事:他们怎么残忍地对待误入达尔富尔的美国游客,把他们切成一片片送回家的那种。

  “护照快用完了吧?”李竺说,重要的东西还是傅展在带,但她心里也会暗暗在算,“台湾那两本现在也不能用了。”
  “再问问村民,找点线索,你们才刚从90年代离开没多久,想想当时我们是怎么办案的。”

  只是一夜情,并非玩不起,那说明不了什么,可以说是对压力的一种调剂,他们最近常常拥抱,依偎在一起,比什么人都亲密,但成年人分得清表演与真心。他们被迫相依为命,但,这种患难之情,回到正常生活以后,会不会持续下去,他们之间的……感觉,是不是浓厚到,值得持续下去?这个人值不值得她持续下去?

  “只有在这里,客户才最多啊。难道还在死人城的主街区?你以为那一带谁会有安全上网的需求,那些家庭主妇吗?”
  “他去年就定了这节包厢,不,”傅展说,他抻抻袖口,“我担心他看出我的西服并不合身,不属于这种场合。”

  这是亚当和玛丽会喜欢的歌,他欢快地唱着,宝贝你对我太好了,请不要让我遐想连篇——某种程度而言,它颇应景,不过傅展和李竺都不是那种因歌生情的人,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音乐,虽然过去这段时间过得很糟,但开车上路时,吹吹风,听听音乐的感觉还真不错。

  她的眼神被他捉了个正着,他们俩对视了一会,谁也没说话,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李竺抿抿唇:傅展清楚地知道她看出了自己的心态,但他却依然保持了沉默。
  “去哪?”

  “他们收到了消息,私下里有人在找一对年轻情侣,亚裔,附有照片——没化妆的那种。”

  “那你也不该出来,你们没别人了,但命只有一次。”李竺不客气地说。傅展没说话,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察。
  “视网膜辅助系统的装置在手表里,一样通过卫星电话上网。身上一般安装两枚摄像头,通常情况下,只开前置。能和这种辅助系统协作的探员不多,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否则很难和内勤配合无间。”

  这是个机灵的小伙子,胆子也不小,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他的老板现在就在汽车后备箱里被捆得结结实实——距离这很可能涉黑有枪的‘黑市’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他还能眯着眼很惬意地和她坐在一起喝茶,丝毫也不担心傅展在茶馆后厨发生什么意外,这个洗手间一去不回,然后他就得和李竺一起被抓起来酷刑拷打了。

  东方快车号在欧洲大陆上穿行,穿过湖水河流,穿过米兰的深深山脉,穿过阿尔卑斯山的落日,现在,它正往巴黎前进。景色依然很美,但夜已经深了,月下的原野看不到什么,只有列车交汇时偶然的灯光,这条穿越整个大陆的铁路干线是欧洲的血脉,现如今,它正运送着整座大陆上最富有的人群中的几个,去往欧洲大陆最浪漫的城市巴黎。
  “如果那样就看不见你的话,很好啊。”

  那铺天盖地的茫茫黄沙,大漠中的冷月,货轮上的夕阳,似乎又和眼前又圆又大的落日重合,她的思绪有一瞬间的飘忽,几乎没听清刘工的话,“……回归社会,肯定是比较困难,尤其是刚回去的那段时间,还是建议你低调处理,我了解了一下,你本来是做经纪人工作的,经常要在媒体前露面。为了安全起见……”

  她没继续说话,站在当地,眼神有点飘移,傅展盯着她,楼下传来阵阵欢笑——有人进球了。晚饭时喝的一杯啤酒和满满的烤鸡在胃里温暖的蠕动着,散发着热量,两个人都察觉到一丝什么——可以用很多话去形容和解释,但归根到底,那就是很简单的,什么。
  李竺就和傅展这样默默地坐在设备间里,不说话,腿盘得和东北大炕似的,眼睛间或一轮,对视一下又撇开:土耳其人来了又走,把厕格都查遍了,居然谁也没对设备间起什么猜疑。

  一边喃喃地说着,她一边捞起铁叉,在两个土耳其人的呼喝声中,迅速地拉下了卷帘门。

  但这焦虑是来自于一种笃定的预期:总是要买,总是想买,农村的要去县城,县城的要去城市,城市的要去省会,省会的就总望着超一线。这股心气劲儿叫人永远也不会满足,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国外不是这样的,国外总是现世静好,人们都很满足于自己的阶层,至于年轻人怎么过,好像似乎是没有人关心的。

  很少有人能拍到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全景,因为城市并未留出足够的广场景深,它挤挤挨挨地建在一片民居里。周围什么时候都挤满了人,这里比米兰大教堂更热闹,随时有人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抬着头,把头越抬越高,几乎要仰面摔倒地去看大教堂的尖塔。人们在这里逗留、挨挤,踩着肮脏的地面,这里有一股刺鼻的马屎味儿——和时代广场一样,有人在这附近运营马车,马粪兜的香氛蔓延开来,这就更有中世纪味儿了。

  “就把死亡带到哪里。”傅展说,他有点不满,“我更喜欢天启四骑士,谢谢。”

  这句话,倒是发自肺腑,就是傅展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一开始没带上李竺,这条路,他一个人很可能走不到现在。
  李竺垂下头,和傅展对视,两个人都没说话,也没动,像是陷入某种微妙的僵持,他们都很清楚心底对彼此的观感,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