滛乱竹楼_洞天入口
unsv文学网 > 滛乱竹楼 > 滛乱竹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滛乱竹楼》

 郑清却是个孩子心性,三言两语下来便将要去找皇帝求情的事情丢到爪哇国,一时又嚷着要去鼓楼上头去看烟火,郑溶觉两人离席太久,只催着他回席,他却又央着郑溶带他去围猎,直磨得郑溶点了头,他方不情愿地跟着郑溶回到了大殿之中。。

  苏萧这才发现,自己几步远的地方,搭着些柴火,一簇火苗在上面兀自跳动,上头还架着一只半旧的铜铸水囊,水囊上头挂着一条乌黑的银链子,在火光下闪闪发亮,这水囊估计是郑溶常年随身的器物,那跳跃的火光映照在郑溶的脸上,仿佛要将他平素里的那些棱角都化开了来,只余下唇边一抹极其温柔的笑意。

  一番言辞掩饰下来,他心中早觉剜心之痛,酸楚难当,当下便要转身而去。

  他望着她,仿佛这一刻他早已等了千年,他慢慢地举步走了过去,走到她的面前,就那样低头去看她,少女瘦弱的肩膀藏在广袖宽袍之中,让他几乎忍不住要将她就那样一点点地按在怀中,嵌入他的心上,从此抵死纠缠,至死不休。他听见自己低哑的声音:“阿萧……”

  郑溶悠悠道:“私奔那日,那小官吏果然如约而至,母妃欣喜不已,只道是他明知自己是贵女,却能为了同自己在一起而抛弃了前程功名,一心觉得找到了托付一生的良人。那小官吏对母妃说,两人要回家一趟,让母妃见一见家中老母。”

  两个侍女动作麻利地支起了炭火炉子,银炭上的火苗子一簇一簇地往上跳,空气中飘荡起星星点点的火星子,那烙铁插在银炭之中,不过片刻,便被烧得通红,三个人沉默不语,整间屋子里凝重得只听得见炉火里头的银炭燃烧之时炸开的细小的噼啪之声。

  郑溶端坐于大堂的正位之上,下头两旁置了一溜排儿的座位,官员们均按品级分坐两旁,坐在左边最上首的自然是昌安巡抚郑求大人,依次下来苏萧则排到了最末的几个位置上。
  郑溶往她面前凑近了些,目光灼灼逼视得直要她不敢再抬头:“苏萧,你可情愿?”

  可不知何故,只过了三个月,初来乍到的邱远钦对三皇子一派敬谢不敏,与二皇子之党却是越走越近,态度如此泾渭分明,引得杜五都不禁开口劝说一二:“三殿下不止一次在人前对你多有赞誉,你为何冷颜面相对?二皇子为人虽颇为亲和,可同皇子走得太近难免招惹麻烦,于你仕途多有不利,况且你过于厚此薄彼,行事到底有些不妥当。”

  这一眨眼的功夫,便是二十余年过去了。皇帝用手叩了叩雕龙金案,咳嗽几声,稳了稳神道:“虽是国事,可说起来也是帝王家家事,你们兄弟几个也说说,哪个辛苦走一趟,去送一送仁孝长公主?”
  郑求冷哼一声,道:“他这样的皇亲贵胄能真懂什么赈灾的事儿?自从他这次来督察赈灾,不过是仗着自己早些年有些军功,便跟要学猫拿耗子一样,他以为自己是猫,将咱们通通都作了耗子了。他又怎会知道是五年前的陈米?便是去年年前收进官仓的新米,凭着昌安天潮的气候,纵然有些霉变也是在所难免的,他以为这样挑刺儿,便抓住了咱们的甚么把柄了么?”

  矫诏登基!她浑身冷透,只觉得心中寒气一阵阵地朝上涌动。这天大的秘密,如今被她参透,俗话说得好,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她紧紧地抓住苏萧的手,道:“小姐怎么会因为瑞亲王殿下受伤?”
  郑溶躬身接过那张纸,定睛一看,那洒金宣纸上头乃是皇帝最擅长的青烟体,写的正是他昨日从郑洺那里听到的那两句打油诗——苏郎眉间一抹春,胜似帐外千万兵。

  却见郑溶终于抬眼去看那床榻上的人,目光中的怜惜之意几乎不可掩饰,他轻轻地吸了一口气,良久方道:“将那烙铁给我。”

  往事若青烟拂面,她缓缓地抬起头来,脸色苍白,可目光中却含着一点惨淡到极点的决然,他曾在她的耳边低念——玲珑骰子安红豆,刻骨相思知不知——哪里有什么刻骨相思,若是有,也是她一个人的相思刻骨而已,事到如今也不过是心若死灰罢了。
  他就知道,定是那个悍妇。

  邱远钦急道:“你这样冒名入仕已是险恶至极,那个人不是你能动得了的,他有多少双眼睛替他看着?他有多少双手替他卖命?你无异于是往虎口里送!况且你还想左右逢源,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

  杜五向来是甚豪气的一条好汉,也不顾众人的起哄声,给自己斟满三杯酒,一饮而尽,豪爽道:“你们擎等着听夫子庙的钟声儿吧!”当下扔下黑白子,既不牵马,也不要家丁奴仆跟随,只揣上一把短剑,独身奔了玉子山而去。
  皇帝嘴角略微勾动了一丝笑意,一双眼睛淡淡地扫过下头的几个儿子,道:“丽妃妄图下毒加害于朕,索性贵妃护驾有功,及时宣召太医救治,现下已并无大碍。”

  老太爷见他进了祠堂,当着他的面先点了三炷香,稳稳当当地插在供案的香炉里,沉水拐梆梆地敲在冷冰冰的石砖地面上:“我看苏家这次怕是凶多吉少。苏家的这门亲事,咱们家不能联,过两日你就去苏家,把亲事退了。”

  邱远钦借着光亮看清那姑娘的脸,心下咯噔一声,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如八月间的惊雷劈中了他,心下悚然一惊,几乎要出得一身冷汗,他极力稳住心神,趋上几步,试探道:“苏大人,这位是……”
  苏萧摸了摸银香的头发,这丫头将那头如瀑青丝松松地挽成一个时下京中女子最常见的斜月髻,上头簪着一朵淡黄色的兰花,端是一个娇俏动人,青春年少的年纪,她也曾有过这样娇俏动人的年纪,也曾有过那样明妍灿烂的爱恋。

  先头,刚才救人的男子一听到她要拜谢他家主人,忙推辞不允,百般推脱不掉,就直接掉头而去。她仗着喝了酒,觍着一张三寸厚的脸皮儿,说什么也要死拽着人家的衣裳,非要向恩公当面致谢。人家走得健步如飞,她跟在后面走得踉踉跄跄,一个不留神,摔得自己左手臂儿血流如注。若不是人家怕她再跌得个狗啃泥,只怕早就几个箭步将她甩开到九霄云外去了。

  矫诏登基!她浑身冷透,只觉得心中寒气一阵阵地朝上涌动。这天大的秘密,如今被她参透,俗话说得好,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郑溶躬身接过那张纸,定睛一看,那洒金宣纸上头乃是皇帝最擅长的青烟体,写的正是他昨日从郑洺那里听到的那两句打油诗——苏郎眉间一抹春,胜似帐外千万兵。

  老僧摇头:“殿下胸怀大志,胸中沟壑不是老僧所能揣测。老僧这棋,表面上看虽然占了上,实则门户大开。原本布局太过凌厉,引了人忌惮,加上攻式尽在明处,已是强弩之末。既然败象已显,又何必一逞刀剑之快,拼却已有的半幅河山,落得个下场潦倒呢。”

  “她们都议论着,咱们长公主大嫁典仪之时,身上那一身名贵绣品到底要耗费江南多少绣娘多少精力。”见皇帝忍不住失笑摇头,又道,“除了那些贵女之外,便是那些卖货郎,也很是关心长公主的良辰吉日。”
  那人道:“二殿下说了那郑溶不是好对付的,这些年来却是女色佳人一概不近的,怕是也不会让苏大人轻易近他的身,那郑溶的书房寝殿更是十二分的禁地,若是苏大人能月夜潜入书房,找一两封郑溶与驻节北疆那些将军的密信,或者知晓他与朝中重臣关于长公主联姻之事一星半点的密谈,便是为殿下立下了大功劳。”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